2007年宁洱6.4级地震救灾纪实

2010-02-02 06:07白仙富李永强曹彦波陈征山非明伦
中国应急救援 2010年3期
关键词:宁洱灾民普洱

龚 强 白仙富 李永强 曹彦波 赵 恒 曹 刻 陈征山 非明伦

前言

2007年6月3日05时34分56.0秒,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生Ms6.4级地震。此次地震是继1996年丽江Ms7.0地震以来云省震级最高、强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普洱市历史上就属于地震高发地区,据地震部门统计,1990年以来,当地已经发生过25次Ms5.0以上地震。此次地震由于震级高、震源浅,且震中位于人口密集的城镇,破坏性极大,共造成普洱市3人死亡、313人受伤,其中重伤28人,40.3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民房倒损36万间,其中倒塌9万多间,重损12万间,轻损15万间;医疗卫生用房受损面积达5.5万平方米;教学楼受损面积达26万平方米;城区居民以及办公楼受损面积达51万平方米。共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9860万元(其中,普洱市宁洱县115600万元,思茅区49760万元,景谷县10620万元,墨江县5690万元,江城县3210万元,镇沅县1050万元,澜沧县930万元,孟连县630万元,西盟县560万元;临沧市临翔区1130万元;西双版纳州景洪市680万元)。

此次地震震感强烈,波及宁洱县全县2个乡镇7个乡,全县3.5万余户,18.6万余人不同程度受灾,城乡房屋受损严重。新民街是宁洱县城区最老的街道,许多房子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他们也成了此次地震最大的“受害者”,300米长街一片狼藉:满眼都是倒塌的墙壁,见光的屋顶,还有满地的瓦砾废墟,再也没有了昔日热闹的踪影。地震还对普洱市的道路交通、电力通信、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毁坏。公路受损447条,达6000公里;各类水利工程受损25127件;储水工程246件;中国移动普洱分公司宁洱基站中断8个,景谷基站中断2个,中国联通普洱分公司基站停电54个,中断27个;全县电网受损严重,已经全部瘫痪;宁洱县境内的东洱河、西洱河水库等中型水库出现裂缝。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各级政府、各部门紧急行动,谱写了一首壮丽的应急诗篇,此次应急行动对云南地区今后中强地震的应急行动是一个雏形范式,为总结经验以利再战,将本次地震应急行动纪实如下。

1. 紧急抗震抢险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很快作出指示,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灾区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救灾工作,全力抢救人员,妥善安排转移群众的生活,抓紧恢复水、电、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

6月3日上午7时,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作出批示,要求按照地震应急预案迅速展开救援,最重要的是弄清人员伤亡情况,全力救治危重伤员,千方百计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省长秦光荣、副省长孔垂柱、省军区副司令员刘廷贵、武警云南省总队政委于建伟等率省直有关部门迅速赶赴灾区。

震后9分钟,云南省地震局将震情报送省委和省政府值班室,并立即启动《云南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一级响应,成立前、后方指挥部。6月3日6时15分,云南省地震局由皇甫岗局长带队的二十人第一批工作组出发,前往震区,监视震情、了解灾情。

6月3日上午8时35分,中国地震局派出地震现场12人工作组,乘飞机赶赴震区,中国地震局岳明生副局长于3日下午到达昆明,听取震情汇报后立即赶往震区,指导震区抗震救灾工作。中国地震局还组织有关专家召开紧急会商,研判震后趋势。

6月3日,民政部紧急启动三级响应。17时30分由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带队,国家发改委等十几个部委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国务院工作组抵达灾区,协助当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6月3日23时,民政部常务副部长李立国率领国务院抗震救灾工作组到县城安置点慰问灾民。6月4日上午,李立国又亲临灾区现场看望灾民,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6月3日,民政部紧急向灾区调拨中央救灾帐篷5000顶,为支持灾区做好转移群众临时安置工作,6月4日又向灾区增拨10000顶救灾帐篷。

6月4日,民政部会同财政部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费2700万元,帮助云南普洱地震灾区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

地震发生后,省民政厅立即取消休假和一般性出差,成立救灾应急领导小组,24小时值班,并向灾区紧急调运帐篷2000顶、棉被2000床、新衣服2000套快速运抵灾区。

6月4日,省财政厅紧急下拨普洱市抗震救灾补助经费1000万元,专门用于灾区群众紧急抢救、转移和解决灾民吃、穿、住、医等生活困难。

省安监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要求普洱市宁洱县境内及附近矿山的生产人员全部撤离作业坑道,并加强巡查和管理,避免出现次生灾害。

省建设厅针对宁洱县城城市管网受损,漏水严重,水压较小的实际,立即征调昆明3辆工程抢修车和1辆地下管网监测车抵达灾区。

省交通厅工作组深入地震灾区现场指导进行公路抢修保通工作。

省军区组织部队官兵450人、民兵预备役部队800多人奔赴地震灾区,开展清查受伤人员、组织排危除险、帮助搭建帐篷、搞好保卫巡逻等工作;武警云南省总队4个支队970名官兵抵达灾区,立即前往受灾较重的宁洱镇、凤阳镇的5个村积极投入抢险救灾。

普洱市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胡吉安带领工作人员奔赴地震现场,指挥抗震救灾,拨付紧急救灾应急资金100万,帐篷、粮食等救灾物资也陆续运抵灾区。

思茅军分区派出3000多名边防官兵和民兵,展开紧急救援。宁洱县、乡、村干部采取分片包干包点的办法奔赴抗震救灾前沿。灾区的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抢救工作抓紧进行,部分通信设施恢复了使用,磨思公路经交通部门紧急抢修,6月3日恢复通车,宁洱——德化公路正在抢修中。

6月4日,湖北省备灾中心接到了民政部关于向云南紧急调运4000顶帐篷的通知后,迅速启动物资紧急调运预案,当日下午5时即组织火车紧急调往云南地震灾区。从广西也调拨了5000顶帐篷用于救灾。

在大部分房屋已经倒塌、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已经中断的情况下,当地政府组织灾民转移到县中心广场。6月4日17时,已搭建起救灾帐篷4230顶,简易防震棚11000间。同时,发放大米200吨,食用油1万瓶及大批方便面、面包、牛奶等基本生活用品,确保重灾区有“七个一”,即每个家庭有一顶帐篷、一袋米、一桶油、一箱水、一床被子、一只电筒、一包蜡烛。死者善后全部得到妥善安置,28位需进一步诊疗的重伤员被全部送往普洱市医院。

6月5日上午,宁洱县城的茶源广场搭建起了一大片帐篷。灾民住进了政府为他们提供的赈灾帐篷。在茶源广场上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医院和驻军的医疗队、应急移动通信车、保险公司营业点、快餐供应点、治安巡逻队等为灾民们提供各种服务。志愿者穿梭往来,为灾民服务。灾区群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有子弟兵的保护,我们不害怕!

6月5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到地震灾区看望受灾群众。16时,温总理来到广场。走进一家又一家的帐篷,温总理都认真询问灾民的居住情况,细细地叮嘱大家,现在天热了,雨季已经到来,要注意防暑、防病。他一步一停,和无数的群众握手交谈,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是日,总理一连走了5个小时、看了5个小时。在灾情最重的横寨村,他鼓励大家“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在,就能克服千难万险,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在受损严重的新平小学,鼓励学生“挺起不屈的脊梁,地震震得垮房屋,震不垮我们的意志、信心和勇气!”

2. 赈灾行动

此次地震震级高、震源浅,民房倒损和转移安置人口多,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恢复重建任务艰巨。在民族地区,灾民的贫困程度相当严重,自救能力弱。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6月3日下午17时,地震刚刚过去10多个小时,中国红十字总会调拨由云南省红十字会组织的首批150顶帐篷、2500床棉被、35吨大米等救灾物资运达灾区。铁道部、上海市委市政府专门发来慰问信,并分别捐款200万元,支援云南省灾区建设;中国石油化工云南石油分公司捐款300万元,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捐款100万元;云南省烟草公司捐款300万元;昆明市捐款100万元。据统计,本次地震中国务院、云南省人民政府和普洱市、宁洱县两级政府分别投入2700万元、2400万元和1100万元。救灾投入费用共计6200万元。

国家开发银行获悉灾情后,立即启动应急贷款工作程序。国开行云南分行在地震后第一时间与普洱市政府取得联系,了解受灾情况和应急资金需求。在普洱市确定需要3000万元应急贷款资金之后,云南分行在6月4日一天之内完成了贷款评审、合同审批、资金需求申报等工作,6月5日上午将贷款资金发放到了普洱。

从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到各省区市,从云南省省直部门到各州市,全社会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如暖暖的春潮,源源不断地涌来。

3. 恢复重建

6月4日下午,在现场办公会上,民政部常务副部长李立国提出抗震救灾的指导意见。他指出,宁洱县的灾情是严重的,主要是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民房损毁比较严重,由于抢险救灾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及时、得力,人员伤亡并不多。在救灾工作上,要继续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防止余震和次生灾害造成新的损失,并结合做好灾情评估、危房鉴定、恢复重建规划等工作。

6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灾区后一再嘱咐:“不能让群众长时间住在帐篷里,不能让刚出生的孩子回不了家,最迟在春节前,一定要让灾区人民搬进新居,这是一项硬任务!”

在宁洱地震灾区,生活保障、预防余震、基础设施恢复、复课和高考保证、生产恢复等都在有序进行。

驻军和武警官兵奋战在灾区的废墟中,帮助灾民们重建家园。

为保证灾区群众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宁洱县工商、物价等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监管市场,平抑物价,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在县城,前几日萧条的街道人气回升,大部分店铺重新营业,县城农贸市场的停车场货物往来繁忙,为当地市场提供各种蔬菜、水果等日用消费品。

云南省市县各级医疗机构为切实做好灾后疫情防范工作,迅速抽调34名防疫工作队员,组成8个现场消杀组,一是对宁洱、同心2个重灾乡镇8个点12个自然村310户及6所中小学校开展外环境消毒,喷洒面积达5万平方米;二是开展应用水源消毒,对9个集中供水水源和105个农民自取水水源进行消毒;三是紧急调运各种消毒药品和喷雾器,包括消毒灵55件、敌敌畏20件和大量喷雾器材;四是加强震区疫情监控监测,随时掌握疫情动态。

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为灾区人民恢复了通信。曼连乡芹菜塘村是震后灾情较为严重的村寨之一,为曼连乡及附近村民提供移动信号服务的基站位于大猫山山顶,50米高的基站铁塔依然屹立,但基站机房的四周却一片狼藉,机房外的围墙坍塌,散落的砖块凌乱不堪,室外的空调机也被墙体倒塌时的砖块砸坏,驻守的机房人员使用蓄电池和发电机供电,用最短的时间恢复了基站的通信能力,保障了灾区人民与外界的沟通,互报平安。

6月5日,宁洱地震灾区除了10个行政村外,灾区大部分地方电力主干网络已经恢复通电。宁洱地震造成云南宁洱、墨江、景谷3个县城的电网瓦解,这次地震对云南电网的破坏程度,是近1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发生后,云南电网公司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并组织了1300多名电力员工投入地震灾区一线进行抢险工作。他们制定了4套灾区保供电方案,确保宁洱城区安全供电,安排人员24小时守候在医院、广场、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等重要场所,并调配了2台400千瓦的发电车、1台200千瓦的发电车、4台发电机,确保这些重点区域能够安全供电。

交通部李盛霖部长要求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帮助云南地震受灾地区修复必要的公路通道,以利抗震救灾。6月5日交通部派出专家组前往地震现场,由公路司副司长李华带队,对灾区受损的公路、桥梁恢复重建工作进行调研和技术指导。

6月7日,为使679名当地考生能如期参加高考,教育行政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派出两个小组深入重灾区帮助师生抗震救灾;及时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十县区对高考考点进行排查,确保考点安全;请专家迅速鉴定考点考室校舍,并作出能否使用结论;加强试卷运送、保管、保密措施,确保试卷安全;在重灾区搭建预备考场,以防万一。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使地震灾区的高考得以顺利完成。

云南省政府多次召开宁洱“6.3”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现场办公会,认真落实中央重要批示精神,紧紧围绕让灾区民众“有住处、有衣穿、有饭吃、有病看、有学上”开展恢复重建工作。从7月6日起全面进入实施阶段。灾区恢复重建方案确定为:国家和云南省计划安排6.317亿元资金,用于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以确保2008年春节前全部灾民搬入新居,2008年底灾区恢复重建全面完成。

民房的恢复重建,主要采取就地恢复和修复加固,并以灾民自建为主、统建为辅。民房建设的资金安排,以受灾程度为主要依据,实现城乡居民同等待遇,并对倒塌和重损民房给予重点补助,对受灾的城乡低保户和农村特困户等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农村灾区统一规划、分户建设、统一采购主要建筑材料,给农户提供多种建筑样式的选择,并采取以农户自建为主,政府补贴、社会各界支持的原则。及时开展灾区的建设规划及进村道路的恢复重建和临时校舍的搭建工作。

4. 给姚安地震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的建议

在时隔2年多的2009年7月9日,云南省楚雄州的姚安县也发生了6.0级地震,其震级、深度、余震情况、受灾人数,包括在季节、气候上都有相似之处。《宁洱6.4级地震政府应急处置与群众个体认知调查》项目组提取了宁洱地震发生后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为姚安地震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一、 党委政府一定要妥善安排好灾区人民群众的生活。

云南目前正值雨季,受灾群众处在露天环境,生产生活面临诸多困难,加上灾区的地质条件,容易引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要注意转移安置灾民到较安全的避震场所;姚安属国家级贫困县,本来基础建设能力就弱,加之震后灾区基础设施损毁又严重,民房、教育、电力、交通、通信、农田水利等要尽快恢复,特别现在是收烟、烤烟的时节,党委政府要在这方面给予大力的救助和扶持;灾区受灾需安置群众达20万人,衣物、食品、药品以及灾后疫情防治等一定要有保障,各级干部要分区分片包干包点,学习宁洱经验,真正确保重灾户的“七个一”,即:有一顶帐篷、一袋米、一桶油、一箱矿泉水、一床被子、一支电筒、一包蜡烛。

二、 恢复重建一定要作较长期的打算。

恢复重建要抓住机遇,不能简单重复搞 “发放补助,低层次恢复”,而要借重建的机会把城乡统筹和历史文化发展放在一起规划,按照群众自筹、社会救助、国家支持的原则,搞好房屋和城镇化建设。宁洱震后探索出来的既符合国家救灾政策又切合宁洱实际的“统规自建”,即“统一规划,分户建设”的模式,在姚安地震恢复重建中是值得借鉴和运用的。就如宁洱县县长饶明勇所说:“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发挥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而不是由政府简单地包办完成。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让老百姓知道重建也是自己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另外要遵循“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尤其对于下一步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应该有着更科学的统筹,不可以“多拉快跑”,否则出现问题,得不偿失。宁洱县在重建方面的技术指导文件有《云南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和《云南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术导则(试行)》。“条例”和“导则”可以用来指导姚安震后的房屋和公共设施恢复重建工作。

5. 结语

中华民族具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秀传统。改革开放30年,祖国繁荣昌盛,经济日益发展,综合国力日益提高,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在抗击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政府的执政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水平以及社会制度和人民的力量等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宁洱地震应急行动可对未来云南中强地震处置起较好的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宁洱灾民普洱
宁洱县咖啡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宁洱县10500人次皮肤病患者情况分析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宁洱县录制洞经音乐
党是灾民铁靠山(三首)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普洱”音义考

中国应急救援2010年3期

中国应急救援的其它文章
紧急集结向着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