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花复春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2010-02-07 03:49王洛临罗文汇
中成药 2010年10期
关键词:浸膏小檗黄柏

王洛临, 罗文汇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95)

双花复春颗粒由金银花、黄柏、黄芩、赤芍、大黄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降火排脓,化湿行瘀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痤疮、毛囊炎、脓疱疮、脂溢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根据处方中各药材所含的成分以及药理作用分析,黄柏、黄芩分别单独提取干浸膏,金银花等其它药材采用水提醇沉提取干浸膏。为确定合理的提取工艺条件,保证该制剂的质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与单因素分析方法,进行了提取工艺的优选。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二元泵、Agilent1100工作站(美国安捷伦公司);Bp211D电子分析天平(德国,sartorius);RE-52AA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MYB型调温电热套(2 000 mL,浙江新华医疗器械厂);ZK-82A真空干燥箱(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

1.2 试药 小檗碱对照品(批号:110713-200208)、黄芩苷对照品(批号:111595-200604)和芍药苷对照品(批号:110736-200732)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购得;双花复春颗粒所用药材均由广东广弘药业有限公司购得;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黄芩提取工艺优选

2.1.1 加水量的筛选 试验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双黄连颗粒项下黄芩部分的制法,即黄芩(黄芩苷含量为10.77%)加水提取3次,第1次2 h,第2、3次各1 h,试验只需对未明确的加水量进行单因素比较筛选。并参照双黄连颗粒中黄芩苷含量测定法,测定各加水量提取所得干浸膏中黄芩苷的含量,计算黄芩苷提取率。结果见表1。

表1 黄芩不同加水量提取结果

结果表明:试验2和试验3黄芩苷提取率无差异,因此,黄芩提取加水量确定为第1次加12倍量水,第2、3次分别加10倍量水。

2.1.2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验证 按最佳工艺条件提取3批,分别收集提取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测定干浸膏中黄芩苷含量,计算干浸膏得率和黄芩苷提取率,结果见表2。

表2 黄芩提取验证结果

2.2 黄柏提取工艺优选

2.2.1 因素水平的设定 根据药材成分性质,影响提取因素有乙醇浓度、加液量、回流时间、回流次数,其因素水平设计见表3。

表3 因素水平表

2.2.2 样品制备 取黄柏药材(小檗碱含量8.6%)9份,每份60 g,按L9(34)正交试验安排提取,减压回收乙醇浓缩,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并计算干浸膏得率。

2.2.3 小檗碱含量测定 取研细的干浸膏0.1 g,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黄柏项下含量测定进行,计算小檗碱提取率。结果见表4、5。

表4 正交设计试验结果

表5 方差分析表

结果表明:因素C(回流次数)对试验结果影响显著,因素A(乙醇浓度)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而因素B(溶媒用量)和因素D(回流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显著,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C>A>D>B,考虑到节约成本,最优提取工艺确定为黄柏用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加6倍乙醇,回流1 h;即 A2B1C3D1。

2.2.4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验证 称取每份120 g黄柏药材,按最佳工艺条件制备3份样品,测定干浸膏中小檗碱含量,并计算平均干浸膏得率和小檗碱提取率。结果见表6。

2.3 金银花、赤芍等其余药材提取工艺优选

2.3.1 因素水平的设定 影响药材水提取的主要因素有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其因素水平设计见表7。

表6 黄柏最佳提取工艺验证结果表

表7 因素水平表

2.3.2 样品的制备 取金银花、赤芍(芍药苷含量3.93%)等其余药材9份,每份162 g,按L9(34)正交试验安排提取,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并计算干浸膏得率。

2.3.3 干浸膏中芍药苷含量测定

2.3.3.1 芍药苷含量测定 取研细的干浸膏0.5 g,照《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赤芍项下的含量测定进行,计算芍药苷提取率。结果见表8、9。

表8 正交设计试验结果

表9 方差分析表

结果表明:因素A(加水量)对试验结果影响显著,因素C(煎煮次数)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而因素B(煎煮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显著,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C>B,最优提取工艺为金银花、赤芍等其余药材分别加12倍水提取2次,每次1.5 h;即A2B2C2。

2.3.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注入0.862 8、2.157、3.451 2、4.314、6.471 μg 芍药苷标准品的溶液,测得峰面积。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作图,其回归方程为Y=1 734.990 52X-374.006 48,相关系数r=0.999 49。

2.3.3.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及结果考察 称取本处方中除赤芍、黄芩、黄柏外的各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1 h,制备干浸膏。按上述测定法制备样品,并注入色谱仪。结果表明,阴性对照溶液在芍药苷相应位置无吸收,处方中其它药味对本测定无干扰。

2.3.4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验证 按处方比例称取每份162 g药材,按最佳工艺条件制备3份样品,计算平均干浸膏得率和小檗碱提取率。结果见表10。

表10 最佳提取工艺验证结果表

3 讨论

处方中药材含有小檗碱等碱性成分和黄芩苷、大黄酸等酸性成分。因此,将处方中黄柏采用单独提取干浸膏后再混入,可避因共煎而引起上述成分在提取过程中产生沉淀而被作为杂质除去。

黄芩、黄柏和金银花、赤芍等其余药材的提取工艺验证结果表明,提取工艺参数稳定。由于水提取液中含有大量植物碎片、淀粉等杂质以及黄芩苷具有几乎不溶于冷水,难溶于冷乙醇的特点。因此,黄芩单独提取干浸膏后混入,可避免黄芩苷因醇沉而被作为杂质除去。为本方的下一步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蒋国良,吴 珂.黄柏提取工艺的优化[J].医药导报,2007,26(7):792-793.

[2]郑虎占,董泽宏,余 靖主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

[3]中国药典[S].一部.2005.

猜你喜欢
浸膏小檗黄柏
甬优1540再生栽培留桩高度试验总结
小檗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
贵州野生小檗属植物土壤与植株微量元素相关性及富集特征
美丽的黄柏山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交泰丸中小檗碱联合cinnamtannin D1的降血糖作用
黄金分割法结合动态设计优选盐黄柏提取工艺
黄芩苷-小檗碱复合物的形成规律
TLC法快速辨别与真伪鉴定川黄柏和关黄柏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