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牙科医生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与防范

2010-02-09 09:51方来胜浙江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14400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2期
关键词:医疗事故磨牙病历

方来胜 (浙江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14400)

医疗纠纷是由于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疗单位双方对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认识不一致,而向司法机关或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控告所引起的纠纷[1]。笔者结合近年来收集的基层牙科医生纠纷案例,对基层牙科医生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1 典型案例

案例1 患儿男,13岁。因左上侧切牙畸形并在邻位有一形态相似的多生牙而就诊。X线检查示侧切牙畸形加邻牙多生。当天接诊医生建议拔除多生牙,家长说考虑一下。第二天换了一个医生接诊,因临床经验不足,把畸形牙与多生牙一块儿拔除,引起纠纷。

案例2 患者女,45岁。因龋齿要求拔除右上第二磨牙。接诊医生检查见右上第一磨牙残冠、第二磨牙残根,于是将右上磨牙全部拔除,引起纠纷。

案例3 患者女,38岁。因拔一颗左下磨牙,患者反复诉“左侧半个头痛,左侧颞颌关节疼痛”。反复到省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治,没有结果。患者认为疼痛因拔牙所致,引起纠纷。

案例4 患者女,65岁。因左下第一磨牙牙髓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根管治疗,半年后诉左下唇仍麻木、无知觉。反复到省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治,被诊断为麻醉后遗症。

案例5 患者女,51岁。因食物嵌塞而就诊于某个体诊所。接诊医生给予上下全口烤瓷固定修复。修复后患者诉无法嚼碎食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案例6 患者女,49岁。右下龋齿补牙,手术过程中,有二次颞颌关节脱位,医生让患者靠墙坐在地上复位。患者在半年后诉右侧颞颌关节疼痛、右侧半个头痛,多次去上海、杭州大医院诊治,无果。

案例1至4都以医疗机构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调解、适当经济补偿解决。案例5由消费者协会调解,适当经济补偿解决。案例6提请地、省两级医疗事故鉴定,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2 分析

案例1与2都是误拔牙齿,手术时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认定构成四级医疗事故。案例3与4因为在上级医疗机构多次诊治无法明确诊断,这对于基层牙科医生来说是医疗技术水平所限和临床经验不足,无法解决情有可原,体现医患沟通不到位。案例5由于个体医生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淡薄合理设计理念,有过度医疗之嫌,造成患者不满意。案例6因医生操作不尽合理,使患者总体感觉医疗不当所致。

3 讨论

3.1 基层牙科医生易引发医疗纠纷的隐患之处 ①基层医疗机构一般是规模小、科室设置不全,对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某些方面的规定,基层医疗机构根本无法做到。如某些突发病例基层牙科医生无法有效抢救而发生意外,从而引发医疗纠纷。②由于基层牙科医生技术力量相对较弱,且平常以诊治常见病、多发病与慢性病为主,医生容易形成经验主义,而不注意仔细观察、辨证分析病情及其细微变化,这样就容易误诊或延误患者及时治疗。

3.2 基层牙科医生易产生医疗纠纷的直接原因 ①工作责任心不强,不重视医疗文件的书写及管理,病历书写潦草、随意涂改。对一些易引发医疗纠纷的环节记录不全,甚至个别案例无任何记录,不严格执行首诊负责、疑难病例会诊、讨论等各项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了病历开放制度,将病历作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重要依据。因此,业务科室病历缺损、涂改等直接影响到病历在法律上的证明效力。基层牙防卫生机构很可能仅仅因为一份病历问题,而输掉一场本不该输的医疗官司[2]。②法律意识薄弱。在临床工作中,不按照诊疗常规操作,常会出现无诊疗记录、无手术记录、无检查报告单的“三无”现象,导致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因缺乏重要举证材料而陷于被动局面。③技术水平不高,忽视“三基”培训。部分医生临床基础理论薄弱,专业知识匮乏,知识面及思维狭窄,临床经验缺乏,对临床上疑难杂症不能很好的鉴别以致漏诊误诊;技术不熟练基本功不扎实,造成对患者身体的损伤。④医疗告知不当。医生交代病情不及时、不充分,未能用患者及其家属能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没有详细地向患者说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没有向患者告知可能选择的治疗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劣;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估计不足,不能详细说明与告知;意外情况须改变治疗方案时,没有告知患者,致使患者一旦没有得到预想的治疗效果,就会以剥夺患者知情权为由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3.3 基层牙科医生防范医疗纠纷的基本措施 ①全面提高基层牙科医生的法制观念,做到学法、知法、守法、信法开展医疗活动。依法严格准入,医生执业必须取得相应资格才能上岗。②提高业务素质及服务质量,是减少医疗过失、防范医疗事故的关键所在。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只有提高医务人员医德水平和责任心,才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④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是防范医疗事故最基本的措施。严格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涉及诊疗活动很多环节。下医嘱、处方或治疗时,应坚持三查七对;用药前要询问过敏史,尤其是使用毒麻药品时更要反复核对。严格执行首诊负责、三级检诊、会诊等制度,可以大大减少误诊、漏诊等。⑤健全病历管理制度。病历是医务人员对医疗活动的真实、全面、客观的文字记录,是医疗举证的法律依据,又是进行医疗鉴定和调解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平时应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可减少医疗纠纷。⑥加强医患沟通,详细向患者说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告知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劣、价格和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开始手术。⑦加强医护质量监控,重点是对工作流程的质量监督,监督的内容包括医务人员执行法律法规、诊疗操作常规、职业道德情况等,并对医务人员的违规违法行为及时纠正。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明确各科室及人员的具体职责,落实事故防范的具体措施,减少医疗过失的危害后果。

综上,笔者认为基层牙科医生的医疗纠纷大多是可以避免的。

[1]王传益,李博. 最新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实务全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466-649.

[2]李曙光,江欲红. 依法加强医院管理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1,8(4):296-297.

猜你喜欢
医疗事故磨牙病历
强迫症病历簿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到私人诊所就医出现意外,算医疗事故吗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潘耀平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罪
医疗事故鉴定怎么改进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