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情感共存
——读巫达的《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

2010-02-09 16:53张铃雨
关键词:民族志人类学族群

张铃雨

理性与情感共存
——读巫达的《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

张铃雨

随着全方位的世界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迁移和交流早已摆脱了“跋山涉水”的境遇。在大都市,来自全球各地的人们一起工作生活;在“边缘化”地区,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形成的各个族群由此所带来的族群性和族群认同问题,已成为人类学、社会学界所关心的重要课题。在中国,对少数民族的研究长期以来基于“民族”这一概念的基础之上。近十多年来,学界引进了“族群”这一概念,从而为这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民族”和“族群”这两个概念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四川尔苏人的民族志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 3月)就是一本从人类学族群理论的层面上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不可多得的著作。

该书是作者巫达在 2004年提交给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全书基于作者从 2002年 4月到 2003年 1月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的实地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上,运用了人类学传统的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田野调查方法。由于作者本身出生于甘洛县的彝族家庭,从小的生活环境使得他能够以彝语、汉语和少量尔苏语与当地人进行交流沟通,同时作者收集了大量的口述史、家谱等书面档案资料,掌握了极其丰富的尔苏人第一手资料。

导言部分对本书所涉及的族群研究理论进行了综合概述,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当前人类学界的族群研究方向和研究视角。其中包括人类学的族群研究理论背景、中国的族群研究、海外人类学对中国的研究等等,以及尔苏人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合论述。此外,作者还在这一部分介绍了自己研究地点,研究方法以及《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这本书的整体脉络。在该书的第二章“尔苏人民族志概述”中,作者对所调查的两个县的尔苏人所生活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人口分布、语言文字、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婚姻家庭、传统服饰、交通运输、生产方式、学校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接下来阐述尔苏人的族群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作者将第三章的标题命名为“族群性、民族与国家”就可以看出,这一章主要讲述中国的民族概念的形成,以及中国的民族政策推行情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分别考察布尔日-尔苏族群和藏民族的形成发展情况。从历史记忆、社会关系等线索中挖掘认同的形成原因。在第四章“尔苏人对藏族的认同建构”中,作者集中笔墨阐述了尔苏人怎样从“番族”认同为“藏族”。分析了尔苏人认同于藏族的形成过程的主要因素,分别从政府和民间两个层面对尔苏人的藏族认同进行了讨论。第五章“个人日常认同实践”里作者对作为个体的尔苏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认同情况进行了考察,对尔苏人在不同情况下选择的认同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形成这种认同的原因。在最后一章“结论”里,作者总结了族群利益、国家政策、神话历史、民族精英以及尔苏人的族群内心情感是如何发挥作用,从而使得尔苏人形成对藏族的认同。

作者从“理解中国境内的人数较少的族群的认同变迁及族别归类存在的遗留问题”(第1~2页)这一现实意义出发,通过介绍尔苏人的族群性以及尔苏人对藏族的认同形成过程探讨族群性即族群认同的建构模式。作者采用多重视角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等因素,并将结合历史观逐步阐述尔苏人建构和创造他们的藏族认同的过程,以及他们认同藏族的原因,以及这种认同的形成与族群的分层、性别、教育背景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作者将对尔苏人的族群性与认同放置于“建构论”的框架中,综合运用族群认同理性选择、族群内心情感、族群形成过程、族群关系、文化涵化、族群意识、历史记忆、族群互动、族群边界等理论及国家权利对于族群分类的作用等相关族群理论知识考察尔苏人的族群认同的建构过程。作者通过回顾中国的民族概念的形成以及少数民族政策的推行情况,阐述尔苏人在国家号召下形成对藏族认同的过程,解释在国家语境的民族概念与人类学语境中的族群概念的分歧和冲突。从理性选择和族群情感两个方面论述尔苏人选择认同藏族的原因以及他们是如何建构对藏族的认同的。作者还从日常生活中的个体体验出发考察其认同情况,他们在什么情况下认同自己是尔苏人,什么情况下认同自己是藏族。尤其是作者对于女性的认同情况的考察,摆脱了从前民族志对女性的忽略,往往以单一性别视角考察认同问题的弊端。从巴斯 (Fredrik Barth)的族群边界理论出发,作者还向我们展示了尔苏人与周围的彝族人、汉族人的关系,在族群之间的互动中阐述尔苏人对自己的族群抉择和建构。

本书从尔苏人的角度论述其族群认同建构过程,实现了田野调查民族志的“本土化”。这与以往人类学所强调的“本土化”有极大不同。以往的“人类学本土化”很大程度上侧重理论的“本土化”,在实现与国际人类学接轨的过程中大多局限于理论验证层面上。作者认为“中国人类学界应该对西方学者的一些理论和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明确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需要与西方学者进行‘对话’”。(第 51页)作者致力于这样的学术理念,也将这种学术理念贯彻到其实践中,在他针对尔苏人所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尔苏人的族群认同在理性选择和群群内性情感上并不是此生彼亡的,相反,这两个方面综合决定了尔苏人的族群认同。而西方学者在讨论理性选择和族群内心情感时往往将两者置于相互对立的位置上。从这一点上看,作者通过对尔苏人族群认同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西方对话的环境,深化了族群研究理论。

《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既是一部优秀的尔苏人族群性和族群认同建构方面的人类学民族志,同时又是将田野调查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力作,对人类学研究有诸多启示。今天,许多传统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纷纷被颠覆或被取代,然而对于人类学来说,建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的民族志是这一学科的根本与灵魂。巫达先生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既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民族志,又是一部充满理论探索的人类学理论著作。该书不仅对资深人类学者有参考作用,对于初入人类学门槛的学子来说,这也是人类学族群研究方面难得的入门书。

(作者系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邮编:200444)

(责任编辑:常 英)

猜你喜欢
民族志人类学族群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民族志、边地志与生活志——尹向东小说创作论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新兴族群的自白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再读《学做工》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