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0-02-10 06:53董岩赵智赵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嗜铬细胞危象心率

董岩,赵智,赵华

(中国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 1.泌尿外科;2.手术室,沈阳 110001)

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Pheochromocytoma

董岩1,赵智1,赵华2

(中国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 1.泌尿外科;2.手术室,沈阳 110001)

为提高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安全性,回顾性分析3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例的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方法,认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例32例。其中男性10例(32.2%),女性22例(67.8%),年龄29~63岁,平均43.6岁。临床上均有高血压表现,其中持续性高血压阵发性加剧17例(53.1%),阵发性高血压15例(46.9%),发作时血压波动在(160~270)/(120~210)m m Hg,高血压发作时所有病历均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胸闷、心悸,出现晕厥8例(25%),伴严重心率失常4例(12.5%),并发高血糖4例(12.5%)。

1.2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尿3-甲氧-4-羟杏仁酸增高25例,血、尿儿茶酚胺测定增高29例。B超、CT检查均提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其中位于左侧18例(56.3%),右侧14例(43.8%),肿瘤直径3~16c m。

1.3 治疗结果

本组32例病例经过术前护理,状况良好达到手术要求,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全部为嗜铬细胞瘤。术后经严密观察,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术后血压降至正常29例(90.6%),血压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3例(9.4%)。无高血压危象、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发生。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由于肿瘤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使患者情绪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轻微刺激甚至安静情况下均可能出现血压极度升高,严重可出现晕厥或心血管意外,危及患者生命。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患者思想压力,舒缓紧张情绪具有重要作用:(1)首先应保持病房内安静,尽量减少不良刺激。(2)护士对待患者应热情,主动与患者沟通,以便了解患者顾虑,并向其耐心简要地讲解该病的特点、手术方法及麻醉方式。让患者更多地了解疾病,减少担心。(3)如患者情绪不稳定或手术前夜紧张无法入睡,可给予适当镇静安眠药物治疗。

2.1.2 生活护理:由于患者血压较高,应给予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冷硬食物,鼓励患者多食水果蔬菜,忌烟酒。收缩压在200m m Hg以上者应嘱患者绝对卧床,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血压波动引起心力衰竭或心脑血管意外。指导患者练习咳痰,为术后患者早日咳痰作准备。保持患者大便通畅,便秘时,应用开塞露。

2.1.3 监测护理及药物应用:密切检测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术前要求血压控制在120/80m m Hg左右,心率控制在80次/m i n左右。术前常规采用α-受体阻滞剂,一般为酚苄明10m g,每8h1次口服。如血压控制效果不好,可逐渐增加酚苄明的剂量,一般可增加到(20~40)m g/d。如心率超过100次/m i n,给予β-受体阻制剂,如心得安,每次10m g,日3次口服控制心率。一旦患者发生高血压危象,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心电监护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并根据医嘱给予相应处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β-受体阻制剂之前,必须先服用α-受体阻制剂,在血压得到控制之后再服用β-受体阻制剂,否则容易加重血压升高,进而出现肺水肿。应督促患者按时吃药,不能随意停药,告之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体位性低血压,应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方法,以免发生晕厥,造成意外。

2.1.4 补充血容量:由于嗜铬细胞瘤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使周围血管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微血管壁缺氧,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血容量减少,再加上使用α-受体阻滞剂,血管床扩张,手术摘除肿瘤后,回心血量及有效输出量递减,患者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低血容量休克[1]。一般手术前3d按照医嘱给予输血、平衡溶液、生理盐水,每日在2000m l左右,以改善组织灌注量和微循环。

2.1.5 术前准备:经过降压和扩容治疗后[2],血压控制在120/80m m Hg左右,心率<90次/m i n,血细胞<45%时可行手术。术前应禁食水12h,灌肠,并备血术中使用,准备好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

2.1.6 预防高血压危象:嗜铬细胞瘤的患者术前术后均有可能发生高血压危象。术前患者一般血压较不稳定,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常因变动体位、用力排便排尿、情绪激动、灌肠刺激等引起,所以应尽量避免诱因,护士指导患者变动体位时应缓慢,排便排尿时应有家属陪护,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一旦发生高血压危象,应立即通知医师,应给予立喜定,并密切关注患者血压、脉搏、心率变化。

2.2 术后护理

2.2.1 常规全麻术后护理:全麻未清醒者应去枕平卧,一般术后6h可垫枕头。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导致误吸。持续低流量吸氧[3]。

2.2.2 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变化。建立2条静脉通路,一条用微泵调整药液控制血压,另一条用来输液、输血。备好抢救药物,并根据患者血压变化,调整控制血压药物的使用,术后24~72h设专人护理。每小时记录1次,如出现病情不稳定,需及时通知医师,并每15m i n记录1次。

2.2.3 保持引流通畅:固定引流管和导尿管于床边合适位置,应防止患者在意识不清醒时将引流管拔出。定时挤压引流管内引流液,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和尿液的量、性质和颜色,每小时记录引流量和尿量,按时倒掉引流液和尿液,及时更换引流袋。

2.2.4 预防感染:术后密切监测患者体温,术后3d体温持续38℃以上,并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应考虑感染的可能。肾上腺血管丰富,手术中可能止血不彻底[4],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溢脓,如有波动感,需拆除部分缝线引流。做药敏试验后,选择敏感抗生素抗炎治疗。患者术后卧床无法翻身时,应定时给患者按摩受压的皮肤,防止褥疮发生。患者术后清醒后即鼓励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血氧饱和度。早期麻药药效未完全消失,此时咳嗽疼痛明显感觉较差;早期痰液量少并且湿润,容易咳出;最重要的是有利于肺的膨胀,不宜发生肺炎和肺不张。患者血压平稳后鼓励患者经常更换体位,轻扣患者后背,协助患者排痰。必要时上腹带,咳痰费力时可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2.2.5 激素替代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后,肾上腺皮质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损伤,导致肾上腺功能不足而发生肾上腺危象,需要及时补充皮质激素。患者术后24h常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酸痛、腰痛、疲乏无力,甚至嗜睡,体温升高,脉搏减慢。应立即通知医师,给予氢化可的松200m g/d静滴,能有效地防止本病的发生[5]。通常第1天,100m g,2次/d,第2天,上午100m g,下午50m g,以后逐日减量。注意每次在30m i n内滴完。

通过总结分析本组3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体会到该疾病主要症状是高血压及代谢的改变,维持血压尤为重要,术前对高血压造成影响的因素应全面了解,术中术后血压监测及其他身心方面的护理要细心。我们认为虽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风险较大,但只要充分认识其病情特点及疾病的变化特点,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密切的术后观察护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针对性的给于护理和药物治疗,防治并发症,能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使患者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获得有效的治疗。

[1]付巍,孙晖,丁丽君.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6):61.

[2]朱礼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前术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3(24):825.

[3]卢金凤,刘爱云,孙吉花,等.52例嗜铬细胞瘤术前术后的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2004,13(7):540.

[4]黄玉红,陆杰荣,杨玲.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J].广西医学,2006,28(11):1839-1840.

[5]陶小琴,杨晓玲.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监护[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4,7(11):31-32.

(编辑 裘孝琦,英文编辑 陈 姜)

R473.73

A

0258-4646(2010)11-0976-02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8863)

董岩(1978-),女,学士,护师.

赵华,E-mail:HUAZHAO1961@163.com

2010-04-19嗜铬细胞瘤是临床上较少见的功能性肿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嗜铬组织的肿瘤,其中大部分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约占75%。其特点是肿瘤或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分泌大量儿茶酚胺,从而引起血压升高、代谢紊乱、血糖升高等表现。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法,但风险很大,因此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现对其护理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猜你喜欢
嗜铬细胞危象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肝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单、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分析*
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肾上腺意外瘤:乏脂性腺瘤及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