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重症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暴发原因分析及控制

2010-02-11 05:39刘湘宁
中外医疗 2010年5期
关键词:含氯消毒液铜绿

刘湘宁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院感科 贵州 六盘水 553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3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在16~73岁。均为术后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气管内分泌物培养均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5例患者中,5例均行胃肠减压术,3例有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行脑室引流,1例胸腔引流,均有多部位侵袭性操作。

1.2 实验室检验

5例患者共送标本15份,均检验出铜绿假单胞菌。

1.3 环境监测

对重症病房内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及诊疗用品、感染患者床头柜进行采样、消毒后的吸引器连接管进行采样共送标本17份。

1.4 现场对2名护理人员,要求正确的吸痰操作;1名医生现场换药。

2 结果

2.1 5例患者共送气管内分泌物培养,12份标本连续培养均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2.2 考核结果

2名护理人员操作均不规范,其中1名护士吸痰后未洗手又对另1名患者进行吸痰操作,吸痰管未做严格消毒重复使用,医生换药过程中污染与未污染物品放置一处。

2.3 流行病学调查

5例患者均在同一病房,时间隔在13d内感染,此病房长期有散在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此次集中暴发为首次,与此病房内患者密度高、家属陪护多、病人病情重有关,5例患者均有多处置管,如上胃管,气管切开等,损伤了呼吸道天然免疫屏障,细菌乘虚而入,造成呼吸道感染[1]。患者病情较重,免疫力低下,病房内极易造成交叉感染,细菌或病毒可通过咳嗽、打喷嚏以飞沫的形式引起传播。医务人员在护理及诊疗操作中,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及手卫生依从性差,也是造成此次暴发的原因之一。

2.4 监测结果

17份标本监测,共有2份标本为阳性结果,一份为消毒后的吸引管,另一份为感染患者的床头柜,虽未做分子生物学鉴定,因在同一病区相隔时间不长,可判定有同源性。

3 控制

(1)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附则》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称为医院感染暴发[2]。按规定报告院领导、医务处、护理部等部门,各部门履行职责,共同控制铜绿假单胞菌在该病区的感染及传播。

(2)铜绿假单胞菌为非发酵菌中的假单胞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正常人皮肤、肠道和呼吸道中,为条件致病菌,临床常见的有脑膜炎、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败血症等[3]。减少病房内床位的安置,减少陪护,陪护人员进出时穿隔离衣、换鞋进入,空气消毒机由每日消毒2次,增加为每日3次,病房内用1∶1000mg含氯消毒液擦拭3次,如有污染随时消毒处理,彻底消灭卫生死角,房间湿式清扫,用1∶500mg含氯消毒液每日拖地2次。每月用3%过氧化氢溶液,按20mL/m3喷雾,密闭2h,达到有效杀灭空气中的致病菌,保证空气质量。

(3)对感染患者进行床旁隔离,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使用的诊疗护理用品使用后认真清洗、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吸痰前后应洗手及手消毒,口腔吸痰管与气道吸痰管分开放置,避免混用。使用后的呼吸机、雾化机螺纹管,氧气湿化瓶、面罩等用1∶1000mg含氯消毒液侵泡消毒,晾干备用。

(4)加强重症病房内的人员培训,加强无菌操作技术、手卫生的管理,培训后考核,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对病人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控制措施,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重症病区内得到有效控制,除今年1月份有1例外,至今未有检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阳性病例报告。

[1]邵宜波,马红秋,都鹏飞.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49~50.

[2]王羽,张宗久,周军,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00~101.

[3]张卓然,叶本善,白惠卿,等.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4~215.

猜你喜欢
含氯消毒液铜绿
2022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B卷参考答案
合理施用含氯化肥可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新型含氯(氟)的A2B型咔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
84消毒液的安全使用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泡在“消毒液”里也腐败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