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红芪研究现状①

2010-02-11 05:39杨林谭玉玲
中外医疗 2010年5期
关键词:红芪内皮细胞黄芪

杨林 谭玉玲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红芪(Radix Hedysari)也称为“独根”,是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干燥根。红芪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尿消肿之功效,生用可治自汗、盗汗、浮肿等。炙用可以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肚、气虚及一切气虚血衰之症。

1 红芪的药用历史及品种

红芪与黄芪同科异属,在我国西北地区多以红芪代用黄芪。梁·陶弘景在论述黄芪时提到:“又有赤色者,可作膏贴,俗方多用,道家不须[1]。”可知红芪的应用已有很长的历史。红芪由于产地不同,分为四种,除多序岩黄芪外,还有北部产西康岩黄芪(H. limprichtii Hlbr.);太白岩黄芪(H.vicioider Turcz.Var. taipeicum Hand.-Mazz.);山西岩黄芪(H.smithianum Hand.-Mazz.)[2]。自1985年自版《中国药典》开始,将红芪单列为一种中药。以甘肃产的多序岩黄芪为红芪的主流品种,质量最佳,应用也最久。

2 红芪的活性成分

2.1 多糖

红芪多糖组成复杂,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得到的多糖提取物组成不同。这些多糖均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五种单糖组成。

2.2 黄酮

有研究证明[3~6],可以分别从红花岩黄芪和多序岩黄芪中分离得到芒柄花素、金雀花异黄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等化合物,并且可以用1H-NMR、13C-NMR、1H-1H COSY等现代波谱分析技术进行鉴定。

2.3 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红芪含有21种微量元素,1/3具有明显生理活性,其中Ca,Mg,Fe,Zn等13种元素均为生命活动所必需,Ca和Mg含量甚为丰富[7]。此外,红芪中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2.4 皂苷

贾志强[8]用乙醇回流提取红芪根、茎、叶中的总皂苷,结果表明红芪叶中总皂苷含量高于根。因此,红芪地上部分的开发可以扩大药用植物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 红芪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3.1 红芪多糖

文献常见到的红芪多糖提取方法有水提醇沉法,索氏提取法等。最新研究采用微波-超声波提取红芪多糖,测得多糖含量比常规法高出两倍多[9],与常规法相比具有时间短,操作方便等优势。常用的测定方法是苯酚硫酸法、硫酸蒽酮法等。此外最新研究[10]用 HPLC、ELSD检测器测定了红芪药材中红芪多糖含量,结果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此法为红芪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3.2 黄酮类的分离提取及测定方法

红芪黄酮类提取方法报道较少,一般采用乙醇渗漉法提取,经SephadexLH-20柱色谱,制备薄层得到化合物晶体。采用HPLC法测定中药红芪中异黄酮类成分[11],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4 红芪药理作用研究

4.1 抗自由基

有研究表明[12]红芪多糖(HPS)可明显地消除自由基和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对大鼠力竭运动后恢复期氧自由基(LPO)和抗氧化酶(SOD、GSH—Px)3种指标值均明显增加。黄酮类化合物可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

4.2 减轻糖尿病并发症

胰岛素抵抗(IR)是指胰岛素分泌量在正常水平时,刺激靶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生理效应显著减弱,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病理机制,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金智生等[13]的研究表明HPS可以减轻IR,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和西药二甲双胍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有相似的疗效。

4.3 免疫调节[14]

研究发现HPS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能完全纠正强的松龙(PDS)的抑制作用,促进体内淋巴细胞转化,对环磷酞胺(CY)或PDS所致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显著的纠正作用。

4.4 抗肿瘤

HPS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可使癌细胞发生皱缩、变形,关于其对肿瘤细胞是否具有诱导其凋亡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15]。姚宝泰等[16]研究表明中剂量的HPS对荷瘤小鼠S180抑瘤作用最强,这是由于表达在免疫细胞表面的此类受体是有限的。

4.5 内皮细胞损伤保护

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而高血糖是造成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基本原因。陈彻等[17]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证明红芪总黄酮对高糖致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6 对心血管作用

HPS在治疗血管生成障碍性疾病方面具有确切疗效。刘凯等[18]研究发现5万分子量以下HPS具有较好的促进鸡胚CAM血管生成作用。同时,红芪醇提物可明显降低正常大鼠的全血比粘度,红芪水提物可明显减轻正常大鼠体外血栓的湿重,对血栓长度及血沉等指标有一定抑制趋势[19]。

5 红芪药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学者对红芪的研究始于60年代,近年来在研究红芪对疾病影响机理的同时,也对红芪为主的复方进行研究。目前市场上的红芪产品都为复方制剂,如复方红芪颗粒剂、红芪口服液等。已有动物实验证明,复方红芪提取液(处方组成有红芪、赤芍、当归等)具有促进外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的作用[20]。

目前已经对红芪的药效和药理学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但很多药理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清楚,以后应该着重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为新剂型的开发提供依据。

[1]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二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696.

[2]中国医学科学院中药所.中药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87.

[3]王伟,陈伟,陈虎彪,等.红花岩黄芪化学成分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33(3):205~205.

[4]王伟,陈虎彪,王文明,等.红花岩黄芪黄酮类成分研究[J].药学报,2002,37(3):196~198.

[5]海力茜,张庆英,梁鸿,等.多序岩黄芪化学成分研究[J].药学学报,2003,38(8):592~595.

[6]徐建军,海力茜.新疆红芪化学成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5.

[7]段志兴,孙丽君,郑海金.红芪根中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6(2):9~82.

[8]贾志强,董其祥,周小英.红芪根、茎、叶中总皂苷含量比较[J].西北药学杂志,2001,16(4):157.

[9]刘宝剑,郭彦生,刁鹏飞.微波-超声波提取与常规法提取红芪多糖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03~9722.

[10]李冰,封士兰,刘小花,等.HPLC测定红芪药材中红芪多糖的含量[J].中成药,2008,30(5):716~718.

[11]Yi Liu,Hu Biao Chen,Yu Ying Zhao.Quantification and Stability Studies on the Flavonoids of Radix hedysari[J].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6,54(18):6634~6639.

[12]赖红梅.红芪多糖、力竭运动对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8,15(1):87~91.

[13]金智生,李娟娥,张东鹏.红芪多糖对实验性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和C肽分泌作用的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24(1):14.

[14]毛小娟,王军志.红芪多糖和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9,5(6):367~372.

[15]李世刚,张永琦,赵健雄.红芪多糖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6):35~37.

[16]姚宝泰,赵健雄,王学习.红芪总多糖体内抗肿瘤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7):627~629.

[17]陈彻,杨雅丽,楚惠媛.红芪总黄酮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医药学报,2008,36(1):19~21.

[18]刘凯,钟栩,李应东.红芪多糖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J].中医研究,2008,21(12):14~16

[19]寇俊萍,朱海容,唐新娟,等.红芪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4):22~24.

[20]张殿英,姜保国,徐海林,等.复方红芪提取液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杂志, 2001,8(2):82.

猜你喜欢
红芪内皮细胞黄芪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不同生长期红芪无机元素动态特征探究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黄芪是个宝
对比研究8批红芪多糖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的药效
雌激素治疗保护去卵巢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机制
红芪替换玉屏风散中黄芪对SAMP8小鼠抗免疫老化作用的比较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陇南红芪饮片的三A分级标准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