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慢性积累性毒性初探

2010-02-11 05:39李全有
中外医疗 2010年5期
关键词:木通毒副作用炮制

李全有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中药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以其独特的治疗效果被人们的广泛接受并应用。随着中药在临床上应用的不断增加,有关中药毒副作用的报道大幅上升,中药运用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慢性积累性毒性是目前研究重点。

1 中药慢性积累性毒性发生原因

(1)药物本身的毒性及用量不当。许多中药本身就是有毒性的,主要是来自于其所含的生物碱、苷类、萜及内酯类、重金属等,病人在服用时不注意剂量,往往超剂量或长期服用使体内药物蓄积过多而导致中毒。有患者因牙痛服用牛黄解毒片治疗,擅自增大药量,引起胸闷、呕吐、稀便等不良反应,且牙痛未见好转[1];再如人参为滋补佳品,但长期服用可出现精神错乱、纳呆、消瘦等[2]。(2)药物的品种和基源。我国中药资源丰富,易造成品种和基混乱。不同产地、科属的中药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毒性均不同,如不加区别地运用,极易产生毒副作用。如木通,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含马兜铃酸,其长时间低剂量给药可在体内蓄积并可导致肾损害;而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主要成分为绣球皂苷和糖苷等;木通来源于木通科植物或其同属植物的干燥藤茎,主含木通皂苷,有利尿作用,无肾毒性[3],经临床验证合理应用后者是安全有效的。(3)药材不经炮制或炮制不当。服用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的中药,也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炮制不仅可以降低毒性,而且可以改变药性、提高疗效。(4)药物配伍、联用不当。长期以来,人们由于受“中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使用中药时存在很多问题。这里有二方面的问题,即中药本身配伍违反“十八反、十九畏”等原则会产生毒性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另外有些中西药也有配伍不当导致药效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有报道因服用六神丸时合用感冒通片而致急性肺水肿[4],又如人参与藜芦同用,藜芦的毒性就会超过它本身毒性的好几倍,极易引起中毒[5]。(5)患者体质差异问题。中医药强调辨证论治。不同种族、民族、性别、年龄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营养状态、环境和生理病理状态情况下,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有时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如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服用3g葶苈子即产生不良反应[6]。

2 对中药慢性积累性毒性的防治措施

(1)根据中医药理论合理用药。中药的治病防病,必须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精华所在,是中医药治病的原则。同一种病不同证候用药是不同的,如果违背了辨证论治的理论而滥用中药,辨证有误则药不对证,会使机体阴阳偏盛偏衰更趋严重,不但达不到治病效果,甚至会导致严重的毒性反应。所以一定要加强对中医理论学习,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在坚持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意用药剂量和配伍,综合考虑年龄、性别、体质等各种因素,并采用合理的煎药和服用方法。(2)加强对中药的审核和管理。一是要加快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通过建立专属性、有害物质和多指标含量测定的鉴别方法,进一步完善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为中药;二是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建立中药的不良反应监督机制,重视中药不良反应的回顾性研究。通过上述2个措施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另外还要注重对中药炮制的研究,规范中药材炮制方法,依法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确保炮制品质量。(3)注意中药的合理配伍和炮制。中药绝大多数为配伍用药,古时已有“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的记载。中药的毒性可通过恰当的配伍以减轻或消除,如半夏畏生姜;药理研究也证明对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常配伍甘草来缓和毒性。同时中药的炮制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要提高疗效、防止中药毒副作用的发生,必须严格遵循《中国药典》的炮制规范及传统的炮制方法。(4)加强中药毒性的研究。从中药传统毒性及现代毒理学2个方面对中药的毒性进行研究,特别是运用现代毒理学的手段、方法对中药的有毒成分、中毒机制进行研究,是科学指导用药的重要途径。(5)加强宣教,纠正“中药无毒副作用”的错误认识。因为对中药不良反应认识不足,片面认为“中药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药食同源”,从而造成中药滥用等现象,其实是药三分毒,任何中药都是有偏性的,中药治疗疾病就是利用中药的偏性来治人体阴阳偏盛,如果应用不当偏性也会成为毒性。医务人员要注意要求患者严格遵守医嘱,提醒患者注意用药注意事项,纠正人们“中药无毒副作用”的错误认识。

[1]秦正光.对合理应用巾成药的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1,11(10):449.

[2]古云霞.1993、1994年中药不良反应综述[J].中国中药杂志,1995,16(1):628.

[3]周方钧.木通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8,14(4):223.

[4]张志刚.六神丸合用感冒通致急性肺水肿1例[J].中国医药学杂志,1999,19(6):49.

[5]林显云.浅析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J].海峡医学,2003,15(3):80.

[6]张红梅,王志军,张志臣.中药不良反应的成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0,3(1):66~67.

猜你喜欢
木通毒副作用炮制
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及其在猪临床上的应用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木通的新生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静心的毒副作用
静心的毒副作用
白木通籽油的精炼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