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牛肉明年重回中国百姓餐桌

2010-02-11 10:32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0年6期
关键词:餐桌上餐桌通讯社

阿根廷是最早向中国出口牛肉的国家之一,但是2001年,由于2次暴发口蹄疫,阿根廷的牛肉销路大受影响,中国也禁止进口阿根廷的牛肉。这些年来,阿根廷为了争取恢复牛肉出口作出了很多努力,而阿根廷牛肉极有可能会在明年重新回到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

阿根廷国家通讯社美洲通讯社2010年11月30日透露说,正在中国进行访问的阿根廷农牧渔业部部长胡利安·多明格斯和中国方面签署了协议,明年阿根廷的牛肉将可以回归中国老百姓的餐桌。

阿根廷农业部的官员说,阿根廷的牛肉各项卫生指标都已经达到了中国方面的要求,所以明年开始,阿根廷的牛肉将得以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中国每年进口牛肉产品多达140万t,市场潜力巨大。阿根廷恢复向中国出口牛肉后,主要出口产品将定位于高档牛肉和牛内脏。

阿根廷全国总人口3700多万,牛的存栏数却达5000万头。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阿根廷的肉牛完全是露天放养的,不吃人工饲料,因此牛肉质量很高,牛肉占其每年出口肉类的85%,所以阿根廷也被称为“牛背上的国家”。在阿根廷,牛肉的地位等同于面食于意大利,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阿根廷人把牛肉按照等级、部位分成十几档的价格销售。国人最爱、价格也比较贵的牛腱子在这边售价恰恰是最便宜的,原因就是阿根廷人烹调牛肉方法就是——“烤”。把切好的大块牛肉放在铁制架子上,下面铺上红彤彤的木炭,最原始的烹制方法是把牛肉的嫩和木头的香融在一起,光是闻着就让人觉得幸福。也正因为这样,带着筋膜的牛腱子就不那么受欢迎了。眼肉、通脊、小排等等都是阿根廷人的挚爱。不过“牛背上的国家”的牛皮自然不是吹的,虽然牛肉被分成了不同档次,但即便走进阿根廷街头巷尾任何一家小餐馆,也能吃到令人食指大动的美味牛肉。

猜你喜欢
餐桌上餐桌通讯社
色彩缤纷的腊月餐桌
餐桌上的甜蜜进化史
餐桌上的“餐桌”
“二战”的胜负难道在餐桌上早已决定?
餐桌上的宇宙
速度不是一切:国外新闻通讯社如何使用用户指标?
大餐桌,小小船
小餐桌上来点“鲜”
侦探通讯社
侦探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