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治疗8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①

2010-02-11 05:39马卫芬
中外医疗 2010年5期
关键词:抗凝溶栓心电图

马卫芬

(云南省师宗县人民医院 云南 师宗 655700)

急生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所产生的[1],其病情重,变化快且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静脉溶栓疗法是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溶栓治疗可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组织,限制梗死范围,维持心肌功能,并降低死亡率。在溶栓治疗中正确、及时、恰当的护理,是溶栓成功的重要一环。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日共收治AMI病人84例行溶栓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84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16例,年龄45~69岁,发病时间在6h内,年龄小于70周岁有典型AMI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清酶变化,其中下壁心肌梗死64例,前壁心肌梗死18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例,无静脉溶栓的禁忌证。

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mg,每日1次;尿激酶150ut,半小时内滴入。在滴溶栓药物1/2、1、2、4、6、8h各复查1次18导心电图,每隔2h行心肌酶谱及其同功酶、凝血酶原时间测定。12h后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以后每12小时1次,持续7~10d,然后改为口服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

3 护理

3.1 用药前的准备

(1)一般在患者入院10min内立即记录18导联心电图,以便与用药后的心电图相比较。

(2)患者收入CCU病房,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每半小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药物,建立2~3条静脉通路。溶栓药应选微粗静脉输注,以保证药物输入。做血常规、血小板计数,检验凝血指标等。

3.2 心理护理

及时了解患者和家属的焦虑程度,耐心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使之能正确对待疾病,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与精神紧张,使患者能密切配合治疗[1]。对溶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介绍,使患者及家属有正确的认识。

3.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心电图波形的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患者对疼痛的叙述、疼痛的部位、持续的时间、放射的部位及诱发因素,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仔细观察患者是否有口腔粘膜出血、鼻腔出血、血肿、淤斑、血便、血尿等出血倾向,同时观察齿龈有无出血、注射部位有无出血,避免不必要的肌肉注射,以免增加出血机会。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溶栓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如频发室性早搏、多源性室性早搏、室速、窦缓及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1]。本组有20例出现室性早搏,1例出现室颤,3例出现Π-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经积极的对症治疗,及时消除了心律失常。

3.4 疗效观察

观察患者溶栓治疗是否有效,主要从以下方面判断。症状消失:许多患者在治疗初期有剧烈胸部疼痛,血栓溶解后胸痛可在2h内基本缓解或消失。心电图的改变:在溶栓中随血栓的溶解,抬高的ST段在2h内下降50%。心律的改变:血栓溶解后,缺血心肌的血供恢复,血清灌注的短时期内可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血清酶学反应:由于缺血部位心肌得到血流再灌注,部份坏死的心肌细胞释放的酶随血流到循环血液,使酶的峰值提前。

3.5 抗凝治疗的维持

为保证再通的冠状动脉不再发生血流堵塞,抗凝治疗的维持十分重要,在抗凝治疗的维持期间,仍需严密观察有无出血现象的发生,密切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3.6 做好基础护理

在抗凝治疗初期,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充分的休息,可降低心肌耗氧量,使心肌处于最低代谢状态,有利于损伤心肌的修复和病情恢复。避免不必要的翻动,限制亲友探望,防止情绪激动,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进食低脂、低盐、低胆固醇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蜂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4 结语

本组冠脉再灌注符合溶栓成功指标,结果76例溶栓成功,6例无效,2例死亡,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护理,我们体会到溶栓治疗,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发生了一场革命,溶栓疗法发挥最大作用的最佳时间是胸痛发生后的6h内,且用药越早,效果越佳。所以予取抢救时机是成功所在,护士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快按医嘱输入溶栓药,并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的波动,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对病人的早期恢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1]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22~126.

猜你喜欢
抗凝溶栓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76》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