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疟疾并发肺炎肾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2010-02-11 05:39白云珍
中外医疗 2010年5期
关键词:抗疟药疟原虫疟疾

白云珍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中医医院 云南 玉溪 653300)

我县由于地处亚热带地区,每年7~9月都会收治许多疟疾患者,疟疾发病实属常见,但患疟疾的同时并发其他病变,实属少见。近几年,由于预防工作到位,疟疾发病已逐渐减少,但由于我省邻近边境,外出越南、缅甸打工者较多,输入性疟疾也逐渐增多。我院曾经收治1例“疟疾并发肺炎、肾炎”的患者,通过临床精心护理,该患者住院20d后痊愈出院,现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周玉芬,女,年龄34岁,因发热伴头昏头痛半月,咳嗽,恶寒5d入院。入院时查T85.2℃,P97次/min,R23次/min,BP90/60mmHg,体检体表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脾脏不肿大,心脏(-),实验室检查Hb1049/L,WBC6.3×109/L,血涂片未要检到疟原虫,胸部X片回报:左下肺炎变(建议抗炎治疗后复查)。诊断:左下肺炎,予以抗炎治疗,1周后患者出现尿少,颜面及踝关节浮肿,咳嗽加重,急查尿常规:BL03+,PR03+,LEU1+,体温波动在38~40℃之间,发热以下午为甚,微恶寒,再次涂片查疟原虫,未查到,后加用卡氏法,检出“间日疟”,即给蒿甲醚针80mg肌注,口服伯喹、氯喹8d疗法,患者次日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抗疟药疗程结束时患者咳嗽减轻,查胸片提示“炎症吸收”,颜面及双下肢浮肿消退,复查尿液BLO1+,出院后随访半年无复发。

2 讨论

疟疾病在全国分布很广,以间日疟最多,通过蚊虫传播,自然条件中的气温、雨量、湿度、树木生长等因素都会影响按蚊的繁殖,故我国南方多疟疾。疟疾肺炎、疟疾肾炎近期报道发生率为3‰~10‰,以疟原虫感染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症状为突出的临床综合征,其机理与疟原虫有毒代谢产物经血循环到达该部位有关,其相关也有疟疾肝等之说,其发病机制尤为复杂,还待进一步探讨。通过该病例,我们总结出:对于原因不明的发热,咳嗽,小便异常,经抗炎治疗无明显好转,尤其在出现典型发热时,应反复查找疟原虫以便确诊,治疗本病同时治疗并发症。

3 护理体会

3.1 体温观察

该患者入院后因对症滥用降温药,且按抗炎治疗,使发热无规律,热型不易观察,影响了临床诊断。后停用降温药,使用物理降温,每4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体温呈典型的间歇热,并在发作前2h使用抗疟药,病情逐渐好转,体温正常平稳后观察改为1d2次。同时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和血压。

3.2 基础护理

持续发热使患者自理能力下降,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多饮水,饮食上给于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按医嘱给于静脉输液,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鼓励患者早晚用温水漱口,出汗后协助患者及时更换衣裤,并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同时做好防蚊措施。

3.3 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抗疟药副作用大,病人有恶心欲呕,交代病人进食后再服药,并做到服药时在场,在服用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青紫及溶血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同时严格掌握输液速度。

3.4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入院时误诊,持续高热不退,病情无明显好转,心理负担重,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针对这些,我们对患者进行了“个别护理”,把她当做自己的姐妹,多关心、多开导,及时为她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帮她建立起战胜疟疾的信心。

猜你喜欢
抗疟药疟原虫疟疾
人文教育融入药理学教学
中国荣获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能迅速杀死传播疟疾蚊子的转基因真菌
2019 年世界疟疾日
——“零疟疾从我开始”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
非洲“两苏”地区疟疾预防与治疗
类人猴疟原虫:另一种可能感染人类的灵长类疟疾病原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