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烟叶区域划分中的几个问题

2010-02-12 23:42唐远驹
中国烟草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烟叶特色区域

唐远驹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贵阳 550003)

特色烟叶的区域划分就是确定特色烟叶的地域分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特色烟叶的区域定位[1]。特色烟叶的特色定位以后,确定在哪些地方可以生产这类特色烟叶,哪些地方生产这类烟叶风格特色突出,这种地域分布的确定,是特色烟叶开发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从特色烟叶开发程序上讲,烟叶风格特色定位尚未完全明确,讨论区域划分尚为时过早。但各地特色烟叶开发工作的实际进展,烟叶资源配置的改革,工商联办基地的建设,都需要特色烟叶的区域划分。而且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进行了区域划分工作[2-3]。另一方面,从中式卷烟作为发展方向提出以来,工、商、农、科围绕特色烟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4-5],虽然尚待深化、拓展、提高,但也为特色烟叶的区域划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探讨特色烟叶的区域划分,对当前特色烟叶的开发是有实际意义的。下面就区域划分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1 特色烟叶区域划分的意义

中式卷烟的原料基础是中国的特色烟叶[6]。特色烟叶区域划分直接关系着特色烟叶的生产和原料的保证,无论是对卷烟企业还是对产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特色烟叶区域划分是烟叶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

卷烟企业要获得效益的最大化,必须实现各类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烟叶原料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要作好烟叶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烟叶资源得以充分合理的利用,首先必须清楚各类烟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也就是要弄清各地烟叶的特色和区域分布,卷烟企业才能根据品牌对优质特色烟叶的需要,找准产区,作好规划,“主动参与,深度介入”,建好基地。否则烟叶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实行烟叶资源优化配置,必须以特色烟叶的区域划分作为前提。

1.2 特色烟叶区域划分是烟叶生产合理布局的基础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农产品生产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和生产的效益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作为中式卷烟原料的特色烟叶生产,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必须进行特色烟叶的区域划分。只有在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卷烟工业大品牌的需要,结合烟叶生产的效益,进行合理布局,使卷烟工业的原料有所保证,烟农的收入有所保证,烟叶生产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所以,特色烟叶的区域划分,是烟叶生产合理布局的重要基础。

1.3 特色烟叶区域划分是彰显烟叶特色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条件

要彰显烟叶特色,提高烟叶质量,必需根据不同的特色烟叶所分布的区域,明确不同分布区域的生态条件,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同的适用品种和栽培技术,形成技术标准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才能实现特色烟叶的规模化生产。可见,特色烟叶区域划分是彰显烟叶特色、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条件。

2 关于特色烟叶区域划分的依据

2.1 烟叶的质量风格特色是特色烟叶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特色烟叶区域划分,既不同于单纯的生态区域划分,也不同于一般的种植区域划分,它是为了满足卷烟工业配方的需要,按照烟叶质量风格特色的不同,对烟叶产区所作的区域划分。因此,烟叶的质量风格特色是特色烟叶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要完成此项工作,首先要对烟叶的风格特色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明确烟叶质量风格特色之所在。并按照烟叶的质量风格特色,对各种烟叶进行同类合并,异类分开。在此基础上,以特色烟叶的类型分布为依据,对烟叶产区进行区域分割。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7]。不同的卷烟企业,由于品牌风格的不同,对烟叶质量风格特色有着不同的需要和认识,对特色烟叶的分类是不相同的。有以传统的清、中、浓的香型分类的;有按省、市、县地域分类的;也有的以地域和传统的清、中、浓香型相结合进行分类的。对类型的解读各企业也不完全一样,有时相差很大。例如烟叶的香型,不同企业对同一产区有时出现完全相反的划分。但对各产区的烟叶或经常使用的烟叶,在各企业的分类系统中都有一个归属。从企业开发产品的角度讲,这种划分是无可非议的。但对产区特色烟叶的开发来说,常常造成目标不明、无所适从的局面。因此,对使用同一产区烟叶的厂家,对产区烟叶的质量风格特色的表述和分类,应加强沟通,求同存异,达成共识,以便于产区特色烟叶的质量目标定位和区域划分。除了上述清香型、中间香型、浓香型的分类外,近年来一些地区提出新的香型,例如皖南的焦甜香,湖北的淡雅香,云南和四川凉山的清甜香。这是中式卷烟发展的需要,是特色烟叶研究向纵深发展的结果。虽然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明确,但这对于特色烟叶的研究开发是有意义的。

烟叶的理化特征是描述烟叶质量风格特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从对特色烟叶进行区域划分来讲,这是一个很理想的能定量的重要依据。虽然众多学者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常规成分:现在常用的6种或7种成分)的适宜区间、某些微量的和烟叶香味有关的重要的化学成分或组分以及烟叶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3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迄今为止,在实际应用中相当困难,难以找到稳定性很强、分辨率很高的特征性指标。这些研究结果,可以用来对烟叶风格特色进行诠释,还无法作为判别标准。

主料烟、填充料、调香料、调味料的分类,是烟叶在产品配方中用途的分类,并不表征烟叶具体的风格特色。例如,清香、浓香、中间香的烟叶,每种都有作为主料用的,也都有作为填充料用的。一个地区的烟叶 ,一株烟上的烟叶,有作为主料使用的,也有作填充料使用的。各个厂家和不同产品对主料烟、填充料、调香料、调味料的使用也不相同,相对性很强;同一烟叶在不同产品中用途也不一定相同。因此,这种分类不好作为特色烟叶区域划分的依据。

2.2 烟区生态条件是特色烟叶区域划分的重要依据

生态条件是形成特色烟叶的最重要的因素,烟叶的风格特色是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形成的[6]。进行特色烟叶区域划分,生态条件当然是重要依据。由于生态条件的各种因素多数能够定量表达,便于建立分区指标体系和进行生态相似性分析,在区域划分、边介走向和未种烟区域的类型确定等具体操作中,往往作为主要指标。必须指出,生态条件只有在烟叶的风格特色和生态条件诸因素的关系明确的基础上,才好作为特色烟叶区域划分的重要依据。烟区生态条件包括气候、土壤、水体、大气及生物等。这些都有很多的论述[8-9],这里只就在实际中和烟叶风格特色相关较明显而又容易被忽视的一些因素作一些讨论。

烤烟大田全生育时期各气候因子的总量或平均值,这是满足特色烟叶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基础。各生育时段的分配量,对于满足烟株各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10-11]。过去我们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较多,多以这两类指标作为生态分区依据。而对各气象因子的匹配和组合研究较少,而这种综合的影响对烟叶的风格特色来讲可能更为重要。不同地区各个气象因素的变化形态以及相互组合类型是不相同的,这种不同变化形态的气候要素的组合构成烤烟的不同气候生态类型[12-14]。不同的气候生态类型下生长发育的烟叶往往有着不同的风格特色。利用气候生态类型进行分区,与烟叶风格特色吻合度可能更好一些。

在烟草的立地条件中,我们多重视土壤、地形地貌[14-15],而对地质背景的作用重视不够。大量的事实说明,一些有特色的农产品往往和地质背景有着重要的关系。特色烟叶的形成也和烟叶产区地质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花岗岩、片麻岩、变质岩以及燧石灰岩发育的土壤,生产的烟叶往往质量优良,风格突出。而硅酸盐岩区和和碳酸盐岩区发育的土壤产出的烟叶质量风格特色明显不同[16-17]。

在土壤的诸因素中,我们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肥力给与了重视,而对土壤的种类却重视不够。不同类型的地带性土壤上生长的烟叶,有着不同的质量特色;就是同一类土壤,由于土壤的母岩和发育程度不同,烟叶的质量特色也明显不同[18]。

3 关于区域划分中的分级

一些烟区考虑到既要保留大的统一的风格标识,又要把地区间的差异表达出来,提出了二级分区的问题。即对同一质量特色类别区域内进行再细分,划为一级区和二级区(有的叫亚区)。特色烟叶分区是在特色烟叶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特色烟叶分类不是细微差异的区别,而是本质差异的划分;不是量上的或次要特征的不同,而是要有明显的、主要特征根本上的区别。在同一特色类别区内,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可能的。了解和认识这些差异,并找寻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必要的,这可为彰显特色、提高质量和合理利用烟叶资源提供更充分的依据。但是,类型过多过细的划分,并不利于大企业、大品牌对烟叶原料的使用。因此,二级区(亚区)的划分似可以从下面3个方面考虑。

一是要看烟叶本身在风格特征上有多大差异。如果有明显的本质上的差别,就应该另成一类,而不必考虑和大区的风格标识相同。如果没有明显的本质上的差别,也就是说在风格特色上是相同的,就没有必要进行二级分区。因为风格特色一样,类型相同,既使有某些细微上的差别,但使用上是一样的。这种过细的区分实在没有必要。

二是看卷烟工业上的需要。有的卷烟企业在烟叶的使用上有某种要求,需要将某些地区的烟叶分开;另外一些企业可能又没有这个要求,不需分开。烟叶生产部门应该满足各企业的不同要求,但不一定非要单独划成区。如果多数卷烟企业特别是大品牌大企业,有区分的要求,可以作为二级区加以划分。但要通过共同研究,明确区分的特征,给以恰当的命名。

三是看烟叶生产上的需要。由于生态条件或者是生产技术上的某些不同,虽然为同一风格特色,但在烟叶质量或风格特色的显露上,存在一些差异。为了彰显烟叶特色,可以进行分区。但是,这种二级分区不属于特色分区,而是生态或生产技术分区。目的是便于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不同技术要求,以提高烟叶质量,彰显同一风格特色。在分区时应加以特别说明,并要给以恰当命名,以免造成误会。

4 关于典型区和类型区

在烟叶质量风格特色的研究中,常常可以见到某些区域烟叶的风格特色非常突出而且稳定,另一些区域的烟叶也具有这个风格,但并不突出。我们把烟叶的风格特色非常突出而且稳定的这类区域称为某类型的典型区,把具有这个风格、但并不突出的这类区域称为某类型的类型区(非典型区)。典型区和类型区烟叶都具有本类型烟叶基本的质量风格特色,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只是表现出典型性上的区别。或者说是某些质量特征上的差别而非风格特色类型上的差别。典型区和类型区是在烟叶生产和工业使用中被发现和认同的。典型区和类型区的确定,对特色烟叶的研究和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典型区烟叶具有本类型烟叶质量风格特色的典型特征。典型区域内烟叶生产的生态条件优越,生态条件和品种、栽培调制技术等的配合和优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烟叶的质量特色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典型区的面积相对较小,可能是插花性的分布。但它是这一地区质量风格特色的典范,是这一地区的招牌,是发展的方向,研究的重点。保持和稳定烟叶质量风格特色,是典型区特色烟叶生产的主要任务。典型区选取的烟样称为典型样,因为它具有本类型的典型特征,所以它是研究本类型风格特色、形成机理的必需材料。

类型区(非典型区)烟叶也具有本类型烟叶的质量风格的特征,由于某些生态因素的影响,或者品种遗传因素的关系,或者栽培调制技术的原因,烟叶的风格特色在某些方面,没有典型区的烟叶那样典型突出。但是类型区的分布面积比较大,多是连片分布。类型区是大品牌烟叶原料最主要的提供者。为了彰显风格特色,要通过类型区和典型区的对比研究,找出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提出有效措施,提高质量、彰显特色,这是类型区特色烟叶生产的主要任务。卷烟品牌规模化生产的原料评价和大面积生产烟叶质量风格评价,必须选取类型区生产的烟样。我们称在类型区选取的烟样为代表样。因为它才能代表当前大面积生产水平下的、供给工业规模化使用的原料烟叶的质量风格特色状况。

5 关于特殊类型

生产实际中,在一个大的区域内,由于特殊的气候或者生产技术上的某种影响,或者不明的原因,在个别地点、个别年份出现非本类型的烟叶,这是常有的事。对待这种事情,要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作好记录,区别对待。如果是个别年份、个别地点出现,且面积不大,可以忽略不管;如果是经常出现,且面积较大,有开发价值,则应作另类划分。需要注意,在同一生态区域内,不要把类型划得过多,因为这并不利于工业上的使用。

6 关于分界线

特色烟叶区域划分中分界线的确定是一个必要的但又是相当困难的事。因为不同风格特色烟叶在交界区域往往交错分布,有时甚至呈跳跃式分布,要想通过烟叶样品的评吸、分析鉴定结果来划定分界线是很困难的。通过对气候、土壤、地貌等生态因素与烟叶风格特色的关系的分析,利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区域划分是比较科学的,分界线也较容易确定。但仍需和实际进行比对,因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有时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还需进行调整。实际工作中,区域划分的最终,往往是用最接近生态分区线的某一级行政区域(县、乡、村)的边界线作为分界线。这既保证了区域划分的科学性,不脱离划分的原则和指标;又保证了行政区域的完整性,便于计划安排和生产管理。特色烟叶区域分界线,是一个有一定依据的、人为划分的、比较模糊的区间,仅仅提供了一个大体的可以控制的范围。对相邻两个类型来说,这里烟叶风格特色可能都不会显明,是一个过渡过性区域,并非经纬分明。生产实践表明,即使边界上的少量交错,对规模化的工业生产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我们不必在分界线的精确性上下过多的功夫。

[1]张虹,苏建东,程多福.中国特色烟叶开发之路[N/OL].东方烟草报,2005-06-09(3).

[2]马莹,胡元才,田野.黔西南烟叶品质分区初步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07,28(4):29-33.

[3]李锡宏,林国平,黎妍妍,等.恩施州烟叶生产区域划分及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31-435.

[4]李继新,潘文杰,田野,等.贵州典型生态区烟叶质量特点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1):62- 65.

[5]程浩,孙福山,翟所亮,等.特色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烟叶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2):21-25.

[6]唐远驹.试论特色烟叶的形成和开发[J].中国烟草科学,2004,25(1):10-13.

[7]唐远驹.烟叶风格特色的定位[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3):1-5.

[8]陆永恒.生态条件对烟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7,28(3):43-46.

[9]许自成,黎妍妍,肖汉乾,等.湘南烟区生态因素与烤烟质量的综合评价[J].植物生态学报,2008(1):226-234.

[10]彭新辉,易建华,周清明.气候对烤烟内在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1):68-71.

[11]王晖,邢小军,许自成.凉山烟区主要气候因素与烤烟质量特点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7(4):420-425.

[12]黄中艳,朱勇,王树会,等.云南烤烟内在品质与气候的关系[J].资源科学,2007,29(2):83-90.

[13]唐远驹,张建平.上海主要烤烟生产基地质量生态类型的初步划分[J].中国烟草科学,2006,27(3):1-5.

[14]李丹丹,毕庆文,许自成.湖北兴山烟区土壤养分和烟叶质量特点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3):455-459.

[15]李锡宏,林国平,黎妍妍,等.恩施州烤烟种植气候适生性与土壤适宜性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5):18-21.

[16]毕坤,王尚彦,李跃荣.农业生态地质环境与贵州优质农产品[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15,42-64.

[17]曾群望,杨双兰.云烟生产的土壤地质背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3:16-20,98-119.

[18]赵巧梅,倪纪恒,熊淑萍,等.不同土壤类型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36(1):23-26.

猜你喜欢
烟叶特色区域
特色种植促增收
分割区域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完美的特色党建
区域发展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一种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平滑度的方法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