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涨跌各异 玉米调整后仍然趋坚

2010-02-13 21:42
中国农业信息 2010年7期
关键词:临储籼稻玉米价格

1 玉米价格易涨难跌

1.1 玉米产区价格持续坚挺,销区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1.1.1 玉米收购市场供不应求,产区玉米价格持续坚挺

由于2009/2010年度国内玉米大幅减产,玉米现货价格不断高企。2010年5月份以来,随着农户手中余粮的进一步减少,市场粮源竞争愈显激烈,收购市场价高量稀的情况更加凸显。

1.1.2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倒挂,销区市场价格涵待补涨

自2009年12月中旬以来,东北港口玉米市场价格走势一直强于南方港口,两地玉米价格倒挂的现象也持续至今。目前东北港口玉米平舱价走势坚挺,大连港内玉米平舱价在1960~1980元/t,锦州港优质玉米平舱价在1970~1980元/t。按此计算,广东港口到货成本应在2070元/t左右。而据了解,近期广东港口内优质玉米报价呈小幅上扬态势,主流成交价目前维持在2060~2080元/t,报价有不断走强的趋势。

1.1.3 临储玉米拍卖持续火爆,后市继续看好

2010年5月25日,国家有关部门将临储玉米的竞价销售数量由80万t再度增加至100万t,是2010年度首次投放量的两倍。从完成的竞拍情况来看,该次拍卖延续了2010年2月份以来玉米拍卖总成交量(含跨省移库玉米,中途临储玉米停拍一周除外)逐周回升的态势,再次向市场暗示着用粮企业对玉米采购的积极性依然高涨,也反映出贸易商及加工企业对后市行情的强烈看好。

1.2 相关政策扶持或进一步推高玉米价格

1.2.1 东北临储玉米竞价销售交易细则修改,或助推市场提价收购

2010年5月13日,新修改的东北临储玉米交易细则出台。细则规定:“参加竞价交易的买受人为自愿报名参加的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区)的饲料加工及养殖企业。同一买受人累计购买玉米的数量不得超过新粮上市前企业自身的需要量。买受人所购买的玉米仅限于企业自用,不得转卖。”那么被排斥在外的南方饲料企业和东北深加工企业两大需求主体只能通过市场渠道进行采购,势必会加剧当前玉米市场供应紧张的气氛。为更大可能地争取粮源,各企业极有可能提价竞购,引发价格继续上涨。

1.2.2 商务部实施第三批冻肉收储,对饲料消费市场起到一定稳定作用

早在2010年4月13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第一次冻肉竞价收储后,生猪价格即在连续3个半月下跌后出现回升。进入5月以来,由于生猪消费处于淡季,猪肉价格再度下跌。5月20日,商务部启动2010年第三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计划,以保护生猪养殖户利益、稳定国内生猪市场价格。这对近期持续低迷的生猪养殖市场形成利好,对饲料消费将起到一定稳固作用。

1.3 不利天气影响新年度玉米收成

2009年11月以来,东北地区持续低温严寒天气,部分地区较往年均值偏低4~6℃之多,严重影响了当地备耕整地的进度,导致2010年东北地区春播普遍推迟。其中辽宁各地大田作物始播期比常年同期偏晚5~7天,吉林比常年推迟7~10天,黑龙江南部较常年偏晚10~15天、北部偏晚一周左右。播种时间晚对玉米产量大致有两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受生长成熟期时间限制,农民只能选择相对单产水平较低的早熟品种;二是玉米生长期晚,遭遇秋季早霜的可能性会增大。

1.4 进出口形势变化对市场冲击将有限

据市场传闻,政府正在考虑取消玉米淀粉和酒精5%的出口退税,以此遏制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旺盛需求;此外还有消息说国家有意放开对玉米进口的限制,增加进口配额。可见随着玉米价格的节节攀升,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也在不断增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价格涨势。但在供需基本面利好的支撑下,玉米市场强势格局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2 市场购销清淡,小麦偏弱震荡

2.1 终端消费低迷,小麦购销不旺

2.1.1小麦表现疲软,因面粉消费持续平淡

2010年以来我国面粉消费始终低迷不振,这也是粮食市场、特别是玉米市场价格持续攀高,而小麦却表现疲软的主要原因。

2.1.2 饲料消费仍然不畅

由于2010年猪粮比价不断走低,养殖户亏损严重,导致生猪出栏率高、饲料消费前景堪忧。作为饲用玉米的替代物之一,小麦2010年度的饲料需求亦非常有限。尽管中央目前启动第三批冻肉收储,对饲料消费市场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但收储效应短时间内仍无法传递到小麦购销市场上来,饲料用小麦消费仍然受到限制。

2.1.3 托市麦成交量连续下滑

小麦收获前夕,往往是加工企业加大补库的时期,但2010年由于消费受阻,其购销市场始终表现平平。此外由于小麦竞价销售量供大于求,近期竞拍成交量连续下滑。

3 南旱北寒的灾害未对小麦主产区产生影响

2010年以来,我国气象灾害频频发生。但由于小麦的主产区在黄河、淮河流域,西南大旱以及北部频繁的降温暴雪对其影响并不太大。尽管持续低温造成积温不足推迟了小麦收获期,以至于遭受到雨季对小麦丰产的不利影响,但总体来说损失都不算严重,小麦丰产仍然可期。

3.1 政策底部支撑籼稻期价

前段正处于储备粮食出库轮换期,又随着夏季到来,大米进入需求淡季,同时受国家加大拍卖投放量调控影响,籼稻经历了一轮大幅下跌行情。后段为准备新季稻谷收购工作,粮食购销企业也存有加大出库的意愿,籼稻供需形势总体仍较宽松。

但由于2010年国家将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将2010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每50kg分别提高到93元、97元、105元,政策总体抬升了2010年稻谷的底部价格,这对籼稻期价形成有力支撑。

3.2 连续下跌后市场有反弹需求

经历前期大幅下跌后,籼稻面临超跌反弹需要。同时受政策底支撑,后期向下调整空间十分有限。近期宜关注期价探底后的反弹机会。

4 后市展望

总体来看,减产背景下玉米市场供不应求的基本面奠定了其上涨的基调,近期在政策宏观调控以及技术回调需要下,期价存在一定的回落风险,但中长线将保持趋涨的态势。而小麦在连续丰产以及市场购销热情不足的局面下仍将维持偏弱运行。早籼稻则因风险得到释放,以及政策底的支撑,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走势将以反弹为主。

猜你喜欢
临储籼稻玉米价格
从稻名演变看籼稻的起源
2021年无为市优质中籼稻品种比较试验
玉米价格每吨暴涨千元 背后发生了什么
玉米价格开始上涨了
市场先弱后强 玉米价格是否大幅上涨
籼稻抗倒育种研究
我国玉米临储收购量创新高库存压力凸显
政策将成玉米市场“引路者”
今年玉米临储政策或提前公布
江西省粳稻种植面积突破6 666 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