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业发展呼唤长效机制

2010-02-13 21:42杨冬赓
中国农业信息 2010年7期
关键词:棉农棉花生产

文/杨冬赓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产量约占世界产棉总量的1/4以上,棉花消费量约占世界棉花消费总量的1/4。同时,我国又是世界最大的棉花进口国,棉花进口量占国内纺织需求总量的1/3,占国际棉花贸易量的2/5左右。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仅次于粮食。我国常年棉花生产涉及4000多万农户、1.4亿农民,纺织服装加工提供了2000多万个就业岗位。因此,棉花生产不仅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还是我国棉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看,2009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495.2万hm2、棉花总产量637.7万t,分别较2008年减少13.9%、14.9%。尽管2010年棉花价格较金融危机前出现较大幅度的提高,但2010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没有明显增长趋势,反常的气候条件也势必影响我国棉花总产量。严峻的形势将一个首要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国棉花产业战略定位不清晰,产业发展方向、增长目标以及与其他农产品的关系不够明确。延伸下来,就是当前棉花生产发展面临很多制约,生产保护机制尚不完善,稳定棉花生产和保护棉农利益的长效机制尚待建立。

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看,随着2001年我国全面放开棉花市场,在棉花产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的同时,棉花和其他农产品比价关系也在发生不断变化。持续增进我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对近年来棉花产业发展历程进行全面总结,并提出下一步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的战略。从统筹棉花产业上下游各环节、棉花与其他农产品的关系入手,科学定位国内国际棉花市场,准确把握棉花生产消费走势,进而确定未来一段时期棉花产业发展方向与目标。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指出,棉业迈步从头越应确立4个努力方向:第一,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创新发展。在世界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纺织业要保持国际竞争力,就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的条件。第二,转变棉业发展方式,促进创新发展。我国千家万户的棉农需要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对接,实现产业化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小、弱、散的棉花流通企业,需要加快联合、整合,培育一批能够承担产业化重任的龙头企业,形成现代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棉花流通体系;棉纺织业应从粗放型生产方式向现代集约型方式转变,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第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支撑创新发展。我国国情决定了棉花生产的发展,只能走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路子;流通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标准化的棉花加工体系、物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流通效率;纺织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创新自主研发,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科技和品牌对纺织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四,继续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创新发展。我国棉业要始终坚持市场开放原则,加强与国内外棉业组织的合作和交流,建立公正的全球棉花贸易规则,同时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公平的棉花贸易秩序。

按照纺织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我国对棉花进口的依存度将达到50%左右。对此,中国棉花协会通过调研后认为,我国棉纺织业应立足国内棉花市场,大致维持2/3国内、1/3进口的格局,才能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在国际市场拥有话语权,同时也有利于规避棉花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稳定棉农收益。因此,当前必须树立忧患意识,从长计议建立促进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棉农棉花生产
棉花是花吗?
棉农
用旧的生产新的!
棉花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塔城地区纤检所干部深入农田助力棉农春耕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