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庭园水保工程定额补助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0-02-14 01:15唐婉秋
中国水土保持 2010年9期
关键词:南江县庭园水保

唐婉秋

(南江县水务局,四川 南江 636600)

南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总面积 3 383 km2,辖 48个乡镇 522个村,总人口 70.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59.34万人,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势北高南低,沟壑纵横,峰峦交错,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农业发展落后、地质条件恶劣,导致当地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5◦12”汶川地震后全县有水土流失面积1 210.8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35.8%,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了南江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庭园水保的发展历程

1.1 庭园水保的涵义

庭园水保是以农户居住的庭园为中心,在庭园及庭园四周,以小型工程为主,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核心,实行综合防治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因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谁建设、谁受益的特点,且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符合农民意愿,从而深受农民欢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2 庭园水保的发展

早在 20世纪 90年代,为了改变我县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农民增收困难的状况,南江县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文明新村、大力贯彻农村“五改三建”(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池、建园、建家)政策。根据县委、县政府对农村中心工作的部署和农民群众的需要,我们在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户庭园环境整治结合起来,把“五改三建”的内容有机融入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以农户为单位形成了庭园水保的雏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的同时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收入等方面有了更为迫切的需要。南江县与时俱进强调庭园经济规模化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开发房前屋后,着力培育开发南江核桃、南江金银花等具有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的庭园经济大户,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水土流失防治庭园化、管理民营化、效益多样化之路。

2 庭园水保工程定额补助提出的背景

2.1 农民生产生活的迫切需要

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的地形地貌,降雨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的特征,造成了南江县水旱灾害频繁。为了解决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县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截至 2009年底,全县各类水利工程蓄、引、提水总量 7 058万 m3,其中有效水量5 040万 m3;人均库容 86 m3(2009年全省人均库容 107 m3,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 1/4);有效灌溉面积 1.01万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 55%,人均有效灌溉面积 0.017 hm2,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 2/3(全省人均有效灌溉面积 0.029 hm2,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2/3)。工程性缺水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在庭园水保工程规划初期征求群众建设意愿时,项目区群众要求建设蓄水池、生产道路、排灌沟渠等与他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程,且建设积极性高涨,主动要求投工投劳。

2.2 政府农村中心工作的要求

水土保持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以田园、村庄为规划对象,进行山、水、田、林、路等的综合治理,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凸显新农村建设整体效益,南江县新农村建设由政府主导、部门配合,整合项目资源集中力量开展。自 2004年以来,南江县整合多个部门的项目打造了一大批农村经济示范点、片、圈,例如空山庙小流域集中建设了农村产业经济示范带,金星小流域建立了产粮经济示范圈,平桥河小流域建设了庭园有形象、产业有规模的新农村示范片。在政府的主导下,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必然要增加庭园水保工程的投入。

2.3 水土保持行业要求

按照水土保持行业要求,水土保持规划应遵循“预防为主,生态优先,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规模治理,注重效益”的原则,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植物、农耕三大措施优化配置,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地方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多目标、多功能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但是,如果在项目实施中对群众建设意愿和政府中心工作要求照单全收,那么在目前治理投资一定的情况下必然会顾此失彼,违背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初衷,甚至有“越俎代庖”之嫌,不符合水土保持因害设防、因需施措的行业要求,会影响面上治理工作和小流域治理任务的全面完成。

3 庭园水保工程定额补助的方式

(1)坡面水系工程定额补助方式。对于以户为单位建设和落实了管护责任的坡面水系工程,原则上按照小型水保工程设计规范进行规划设计,遇到有农户要求增加工程规格尺寸或数量的,可在行业要求许可的范围内对设计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对标准设计工程量进行核算,将此部分投资作为“定额补助”。对于设计内容调整后超出“定额”部分,一方面可由受益农户自行筹集资金解决,另一方面可折算成劳动工日,再由农户按工日数投劳到池坑土方开挖、材料人力运输等力所能及的建设任务上来。

(2)经果林工程定额补助方式。经果林工程与坡面水系工程定额核算的办法一样,超出定额部分可由受益农户自行筹资或投劳到经果林整地、栽植等方面。后期管护则由政府主导,由农户按种植株数缴纳一定的管护费用,交由村委会聘请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管护。

4 庭园水保工程定额补助的优点

(1)夯实了水保项目的群众基础。庭园水保工程定额补助方式的推行,保护了群众建设水保工程的热情,调动了群众参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积极性,使群众在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从而真正把水保工程当成产业来建、家业来管,有利于治理成果的管护和效益的长期发挥。

(2)服务了全县农村工作大局。推行的庭园水保工程定额补助方式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使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服务了全县农村工作大局,促进了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

(3)规范了水保项目的规划实施。推行的庭园水保工程定额补助方式在满足群众意愿和服务新农村的前提下,采取了科学的补助方式,保障了水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4)巩固了综合治理成果。庭园水保工程定额补助方式的推行使有限的治理资金用在了刀刃上,促使群众进一步加大投劳和筹资,在工程量增加而治理投资不增加的情况下巩固了治理成果。

5 结 语

庭园水保工程定额补助方式为实现水保行业要求、群众建设意愿、政府工作要求三者的有机统一找到了切入点,保护、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实现了群众参与式管理,规范了项目规划实施,巩固了综合治理成果,是山区农业县庭园水保综合防治的有益探索。

猜你喜欢
南江县庭园水保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里巷庭园
南江县近50年(a)降水年变化特征分析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南江县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繁育技术探讨
对南江县退耕还林工程的调查分析
日本庭园的物象与心境
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