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做法与成效

2010-02-14 01:15王友平王立琼
中国水土保持 2010年9期
关键词:水保坡耕地工程

王友平,王立琼

(巴中市巴州区水务局,四川 巴中 636004)

1 巴州区“长治”工程概况

位于川东北边远山区的巴中市巴州区,属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渠江水系,幅员 2562.17km2,辖 48个乡镇,总人口1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4万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河流切割深,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达1576.71km2,占总面积的61.54%。1997年以来,实施了以“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秀美山川”为主要内容的 “长治”工程,到目前共治理了白花溪、龙潭河、龙洞沟、狮儿河、司城河、石硖河等 23条小流域304km2的水土流失面积,其中改造坡耕地3648hm2,栽植经果林 4560hm2,营造水保林 6080hm2,种草 912hm2,保土耕作 2128hm2,封禁治理13072hm2,建蓄水池3648口、沉沙池 8200口、排灌沟渠183km,修田间作业道193km,整治堰塘136口,建沼气池3200口。治理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战略目标,确立了“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家园”的总体思路,将治理水土流失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基本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子。

2 巴州区“长治”工程的主要做法

2.1 在治理上采取 “五个结合”

2.1.1 坡耕地改造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对 25°以下的坡耕地,采取垒砌石坎、夯筑土坎或建土石混合坎等方式建成台阶式水平梯田。改造后的土地,一是立足实际,面向市场,建成各具特色的旱作梯田、水稻梯田、果园梯田、经济林梯田;二是对土壤瘠薄且土地等级较低的土地,种植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经济价值高的牧草;三是利用地埂光照好、通风等边际优势进行立体开发,将其加宽加固加高后栽植桃、梨、枇杷、李等经果林,树下套植金银花、黄花、菊花等药材。

2.1.2 坡面水系建设与农村生产条件改善相结合

合理布设拦、引、蓄、灌、排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把排水沟、灌溉渠、引水渠与沉沙凼、蓄水池、塘库融为一体形成“长藤结瓜”,做到能排洪能灌溉,并配套建好田间作业道路,形成农田灌溉渠系化、作业道路网络化、农田耕种现代化。对缺水村,在修建蓄水池时充分考虑人畜饮水问题。

2.1.3 庭园水保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针对农户住房大都倚山而建,房前屋后的土地破碎、荒芜且水系紊乱,一遇暴雨极易垮塌、崩裂甚至发生滑坡的实际,发动千家万户将房前屋后的空隙地、荒草坡、零星地用卵石、块石或条石砌坎,筑台垒土,改造成规范连片的台阶地,平整增厚土层,理通水系,因地制宜地栽植各种经济果木、花草、药材,建成小果园、小花园、小药园、小桑园,并配套建好微型水池,池内可养鱼、鳝。同时,改泥泞路为石板路、碎石路,改土灶为瓷砖节能灶,改人畜混厕为人畜分厕,改土猪圈为标准化砖舍圈,并引自来水、建沼气池,最终形成地坎相连、院户相通、居住安全、产业兴旺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家园。

2.1.4 人工治理与生态自然修复相结合

在地广人稀、水土流失不太严重、降雨充沛的山区,实施以封禁治理和退耕还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实施了如下四大工程:

(1)生态移民工程。采取政府免费提供宅基地、户均补助5000元建房资金、改造撂荒地为基本农田、推广实用新技术、提供低息信贷服务、帮助寻找发展项目等措施,将居住在海拔1000m以上的群众移向公路、沿河地带居住,使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得到休养生息。

(2)以电代柴工程。与电力部门联合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大力发展小水电,以调整群众生产生活的能源使用结构、降低薪柴使用比例,促进林草植被快速恢复。

(3)以煤代柴工程。通过降低煤价、运输费等优惠政策,鼓励群众用煤炭取代薪柴。

(4)以气代柴工程。鼓励农户大建沼气池,以减少对薪材的砍伐,且每口给予 500元的补助。

2.1.5 种草涵水保土与发展养殖业相结合

为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在“长治”工程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把种草涵水固土同发展养殖业相结合,给治理区群众提供黑麦草、聚合草等饲草种子和种植技术,为村民养鱼、养牛、养羊、养猪、养兔培育饲草基地,促进水土保持和养殖业的同步发展。

2.2 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四个原则”

2.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治理规划编制和措施布设中充分考虑生态系统承载力并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以建设经济发达、生态高效、人居和谐的环境为目标,做到工程、林草、农耕三大措施优化配置,确保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

2.2.2 规模治理原则

在项目区的选择上坚持集中连片和地域上的连续性,对成片的坡耕地打破行政界线实行重点治理,切实推进大示范基地建设。白花溪小流域 90hm2的黄金梨园,司城河小流域100hm2的台湾椪柑园等基地建设,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又培育了特色产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2.3 产业开发原则

将水保工程建设作为农、林、牧产业化和旅游发展的基础,以水保工程建设促产业开发,以产业开发巩固水保成果,使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达到了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2.2.4 科技支撑原则

始终将最新工程技术和农村实用技术应用到水保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邀请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多次来巴州区培训、讲课,引进推广最新名优果树,严格实行壕沟爆破整地、大窝定植、分层施肥、细土垒根、限高拉枝、适时治虫、异花授粉和节水灌溉等技术。

3 巴州区“长治”工程的主要经验

3.1 行政推动,部门配合,目标考核

3.1.1 政府出台配套政策

区委、区政府把小流域治理作为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举措,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关于抓好“四荒”开发治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发布了《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将水土保持作为政府行为和全民的义务来抓。

3.1.2 大力加强宣传发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面向领导、面向社会、面向建设单位大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增强全民水土保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1.3 协调整合相关项目

在坚持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主的前提下,组织水利、农业、林业、扶贫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共同选点规划,经政府协调将相关项目统筹安排,形成规模治理。

3.1.4 严格目标考核

区政府与乡镇、乡镇同村社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水土保持与各级政府工作目标和干部任期工作业绩挂钩,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2 多种模式,各界参与,形成合力

3.2.1 户自治理模式

对于分户受益的坡耕地、经果林、水保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农户庭院的水土保持,实行统一规划、分户建设、水保部门指导、政府以奖代补的运作方式,户自治理、户自管理、户自所有、户自受益。

3.2.2 集体投劳集资治理模式

村民委员会根据“一事一议”程序规划的治理项目,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向群众公示投资投劳数量和项目质量、进度要求后,由村委会组织实施。

3.2.3 招投标治理模式

对集中连片的坡耕地改造、经果林栽植和公益性水利、道路、沟渠等工程采取公开招标建设。

3.2.4 股份合作治理模式

一是对联户受益的坡耕地、经果林、水保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鼓励村民联户建设,实行股份制合作,按投资投劳比例和土地折股,按股受益;二是吸引民营企业,按照股份合作方式治理水土流失。

3.2.5 租赁治理模式

为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开发“四荒”治理水土流失,对租赁搞开发的业主,政府给予资金补助和信贷、税收、技术、种苗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4 巴州区“长治”工程的主要成效

4.1 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截至目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已下降到1272.71km2,强度流失面积被消除,年可减少泥沙流失量 90多万t,林草覆盖率提高了21.6百分点,涵养了水分,减少了干热风和霜冻的危害,净化了空气,控制了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形成了因害设防、层层拦截的综合防护体系,建成了泥不下山、水不乱流、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良好生态环境。

4.2 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项目区群众达到了十有:耕作有路、蓄水有塘、排洪灌溉有渠、饮水有源、养鱼有池、养畜有草、吃果有树、照明有电、洗澡有水、做饭有气(沼气)。改变了“用水难、耕作难、行路难,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艰难困苦条件。

4.3 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通过治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改变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了抗旱抗灾能力,合理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培育了特色产业;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提高了村民的种养技术,实现了地增产、人增收,项目区土地产出率比治理前提高了 51.2%,村民人均纯收入比治理前增长了31.4%。

4.4 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

在庭园水保建设中,以改造房前屋后的坡台小地和整治遍地开花的小规模畜禽养殖、畜禽粪便随意排放、秸秆四处焚烧为突破口,建果园、药园、花园、蓄水池、养鱼池、机压井、排灌沟渠、作业道,治理了脏、乱、差,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根本改变,项目区成了“山顶青松翠柏,山腰梯田层层,沟壑林草郁闭,地埂药果成行,庭园花果簇拥,房舍卫生整洁,水池星罗棋布,道路沟渠四通八达”的生态乐园。

猜你喜欢
水保坡耕地工程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助力建平县脱贫攻坚
子午工程
工程
资阳市雁江区:防治并重 建管结合 创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
工程
河南省坡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