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做法

2010-02-14 01:15靳改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10年9期
关键词:水保全市

靳改平

(林州市水务局,河南 林州 456550)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属海河流域,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自古就有“太行山门户”之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市土地面积 2046km2,辖16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04万人。境内沟壑纵横,山势险峻,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是典型的北方石质山区。2000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 800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9%。恶劣的生态条件,严重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存环境,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为了彻底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建造适宜于人们生活生产的环境,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治水新高潮,取得了辉煌的治山治水业绩。治理中我们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积极调整治理思路,克服发动难、投入难、巩固难的“三难”障碍,实现了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使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采取了如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1 转变思想观念,理清工作思路

结合林州市实际,我们积极引导群众从被动参与治理到主动投入治理,将过去的“政府补补、群众动动,政府不补、群众不动”转变到“政府引导、群众联动,政府服务、群众自动”的良性循环轨道上来,有力地推动了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

实际工作中,我们跳出就水保抓水保的小圈子,把水土保持与“三农”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把小流域治理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把水土流失治理开发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钱袋子”工程和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实行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基本农田、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水保经济林建设为基础,因地制宜,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植物、工程、农耕三大措施并举,治山、治坡、治沟统筹兼顾,形成因害设防、层层拦蓄的综合防护体系,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在此基础上,通过建基地、扶龙头、活市场,修建自然和人文景观,全面实施水保经济林品牌战略、水保产业化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战略三大战略,把水保事业做大、做强、做优。

2 创新融资机制,保证治理资金投入

多年来,我们在治理资金筹措、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逐步建立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保证了水保资金的投入。

(1)用足、用好、用活上级资金和地方财政投资。2000年以来,我市共争取使用国债资金 500余万元,市政府每年拿出机动财力的10%、农发基金的 70%,乡镇每年拿出机动财力的30%和土地承包费的15%,用于水保生态建设。在资金使用上我们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实行以奖代补、先干后补、多干多补,并向重点小流域和重点项目倾斜,支持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项目村和项目人,有效地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2)捆绑使用资金,集中财力搞项目建设。在水保生态建设中,我们把水保工作与农建杯赛、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林业开发等项目的资金捆绑起来,作为农建工作的重头戏、农业综合开发的突破口、扶贫开发的好项目、林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加大了各块资金的投入力度,从而保证了水保资金的投入。

(3)加大招商引资和市场融资力度。我们采取拍卖、个体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开发治理“四荒”,并将“四荒”使用年限规定为30~50年不变,认真落实“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确保承包者的合法权益。近几年来,共吸纳产改资金1000余万元。任村镇前峪村申秋成在国补资金 2万元的支持下,认准水保走到底,自筹资金120余万元治理华龙山133hm2,建立了核桃、花椒、药材种植基地,近年来年产值达到100万元,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 20余人,成为全市有名的“水保庄园”户,受到了安阳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在市场融资方面,水河村通过招商引来资金 2000余万元,以水保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为基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全力推进“四大”战略工程:①计划投资 600万元建设 533.33hm2的生态科普植物园10个,即自然生态园、针叶植物园、藤本植物园、观赏树木园、木本花卉园、草木花卉园、落叶树木园、观赏植物园、苗圃园、草本中药园,目前已投入 200万元。②投资1000万元建成以苍龙庙、苍龙洞、宋代古战场遗址杨家寨为轴线的苍龙山风景区,现已完成投资300余万元。③投资100万元建成以水河山庄为核心的写生基地,年接待写生人员 5000余人。④投资 50万元建成了丰乐园越野车俱乐部和苍龙潭金鱼垂钓中心。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和省人大副主任王明义分别于1995年和2002年视察了水河村,对水河村的水保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4)实施以工补农。通过每年春节举办建筑工队长联谊会和乡镇企业厂长、经理茶话会的机会,向他们发出支持水保工作、投资发展民营水保的倡议,并制定优惠政策,对为水保生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工队长和企业领导授予“光荣匾”和“水保功臣”等荣誉称号。多年来,许多建筑工队长和乡镇企业领导致富不忘桑梓,积极投资发展民营水保,不但使自己的闲散资金得以滚动发展,而且还解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近 5年来全市建筑业、乡镇企业投入水保生态建设的资金达3000多万元,解决了 5000多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 周密组织实施,确保治理质量

(1)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市四大班子包区责任制、乡镇领导目标考核制、水务部门督查指导制、旅游部门负责帮助农户推销水保产品的做法。根据全市小流域治理实际,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别与所在地乡镇的主要领导签订小流域治理责任书,明确治理任务和质量要求,并将工作完成得好坏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工作业绩的主要依据,记入个人档案,并规定乡镇领导在水保经济建设、带动群众致富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要给予提拔重用。

(2)出台政策,划定重点保护区。经对全市生态进行调查,向全市发布了重点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三区”公告。对重点保护区(生态自我修复区)严格实行“七严禁”管理,即严禁采石采矿、严禁毁林开荒、严禁在陡坡地铲草皮挖树兜、严禁乱砍滥伐、严禁放牧、严禁建房、严禁烧荒,采取“造封飞(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飞播造林)一起上,乔灌草相结合”的做法,共实施飞播造林 5.33万hm2,总投资 400余万元。积极实施了生态移民,1980年以来生态移民搬迁达100余户 500余人,为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奠定了基础。

(3)认真贯彻落实水保“恢复治理”和“三同时”制度。市里规定,任何生产建设项目在可研阶段,必须编制并上报水保方案,并确保水保方案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近年来,全市共编报批复各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200余个,并严格按方案要求完成了水保防护工程建设。

(4)搞好集中治理规划。集中治理规划包括全市总体治理规划和小流域治理单项规划。2000年,对全市所有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低的地区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彻底摸清了水保底子,制定了详细的治理规划并分期分批实施,做到目标明确、安排有序、治理到位。“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0km2,“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300km2,全市水土流失土地将得到基本治理,使保土效率达到80%、蓄水效率达到50%、植被覆盖率达到40%。

(5)把好治理质量关、资金使用关和治后管理关。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治理效益的发挥,对每项建设工程都成立了相应的质量监控小组,专门负责工程质量的全程监督,若发现质量问题一律推倒重来。与此同时,水利部门加强行政监督,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与服务。工程建设中特别重视对建设原材料的把关,凡投资超过 5万元的治理项目,原材料由市招标办统一招标购买。水保治理资金一律实行专账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截留。工程竣工验收后,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后续管理的指导,确实做到建管并重。

4 发挥水保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在科学的治理理念和发展思路指导下,全市“三大战略”强力推进,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水保乡镇和水保庄园户,全市种植“大红袍”花椒和新品种核桃 9300hm2,发展传统的柿子、杏、苹果、梨、桃和中药材各 4600hm2,年创产值超过亿元。经济林的发展给水保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以水保治理成果为基础,先后建成了五龙洞国家级森林公园、万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天平山、柏尖山、白泉、水河等数个市级森林公园,打造了红旗渠风景区、太行山大峡谷风景区等数处 4A级风景名胜区,红旗渠景区还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南省文化产业先进单位。全市水保旅游年可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 4000余万元,居住在景区的群众现在有的当起了导游,有的经营起了旅游纪念品生意或开起了饭店、旅馆,经营者年人均收入可达 2万元。

生机盎然的特色水保林和气候宜人的水保风景区,已经成为调动群众参与水保治理开发积极性的催化剂,仅2000年以来全市就营造水保林11000hm2、经济林 4000hm2,实施封山育林13700hm2,兴修梯条田1300hm2,打旱井、水窖 6万余眼,治漏和新建库塘300余座,修建流域内交通道路 50余km,共计投工 2000余万个,投资 5000余万元。

5 结 语

通过转变治理观念、创新融资机制、科学组织实施、巩固治理成果,林州市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综合治理开发中,牛岭山、柏尖山、皇后、金环沟、水河等 5条小流域先后被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林州市 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水保生态修复试点县(市),并被确定为2008—201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县(市),多次被省水利厅、安阳市水利局授予“水土保持工作先进单位”。林州市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面积大大减少,生态环境大为好转,在经济、生态、社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益。面对新时期水保工作的要求,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目标,突出小流域治理、特色水保、生态修复工作,狠抓执法监督、管理服务、水保融资三大体系建设,努力把全市水土保持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水保全市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难题及解决措施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库区水保治理项目整体委托初探
2017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7年1—5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