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起点上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写在第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年会举办之际

2010-02-15 06:17本刊编辑部
中国科技产业 2010年12期
关键词:产学研时期国家

■ 本刊编辑部

在新起点上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
——写在第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年会举办之际

■ 本刊编辑部

在全党全国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时刻,第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年会在北京举办。置身这一新的历史起点,回顾总结“十一五”时期的产学研合作态势,规划部署“十二五”期间产学研合作事业的深入推进,对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中央在新形势下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的重要部署,我们应深刻认识其重要内涵,准确把握其发展路径。近年来,中央在战略层面多次提出要加强产学研合作,目的就是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总体上看,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呈现出日益活跃的态势,产学研合作无论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是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已日益显现出其重要作用与深远影响。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一批具有示范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在加紧构建,基于国家战略产业发展需求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和新模式的探索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一五”期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应运而生。促进会成立三年来,坚持“三个服务”(为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服务、为加快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服务、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服务)的基本宗旨,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及产学研界的共同努力下,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还远未解决:一方面,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亟需科技支撑;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大量成果束之高阁。这说明,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亟待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来破解。事实上,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合作主体(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科技中介)、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知识产权、思想认识等诸多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综合施策、多管齐下,从国情出发进行系统设计,才能把中央关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方针和部署落到实处,使我国经济在“十二五”时期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按照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当前尤需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要在全面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完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上大有作为。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是我国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各级各类产学研合作组织,都要以不同方式支持和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三大载体”建设,着力在国家战略层面构建和发展一批由企业主导,科研机构、高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打造更多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加快形成定位高端化、主体多元化、推进梯次化、模式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新格局。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要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大有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调结构、转方式取得很大成效,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核心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紧紧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立足于有效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和品牌战略,以支持和参与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示范基地和创新服务平台为主要抓手,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开展集成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环节,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要在破解产学研合作难题、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上大有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以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重要标志,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和模式创新取得实质性突破,但制约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产学研合作内部机制远未完善。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紧密结合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建设,深入研究产学研相结合的信用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和责任机制,积极探索在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重大技术创新的有效模式和途径,谱写我国新时期产学研合作的崭新篇章。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现市场导向下的技术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紧密融合,是完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根本要求。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任务,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加强产学研合作,着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与活力;大学和科研院所要创新发展理念和思路,面向国家战略产业需求和企业技术应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产学研合作,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为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要正确有效地发挥政府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各级政府要积极发挥协调引导和支持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要创新管理和资源配置方式,加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的政府采购力度。对产学研联盟等组织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大力推进产学研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是我国坚持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道路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立足于提升我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的能力,坚持自主、合作、共赢,共创共享全球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国际合作与互动;要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国际化进程,整合集成和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创新资源,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培育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品牌的创新型企业。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也是产学研合作事业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让我们以第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产学研时期国家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