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的应用

2010-02-16 13:18天津中医药大学王芬
中国轻工教育 2010年4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青年教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 王芬

知识管理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的应用

□天津中医药大学 王芬

当前高校的竞争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竞争力的决定因素,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管理已成为当代青年教师的必备素质。本文主要探讨了知识管理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的应用,包括其主要内容、关键点及难点问题和重点应该做好的工作等方面。

知识管理;青年教师;培养

当前高校的竞争就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邓小平说过:“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承担了高校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已逐步成为高校师资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决定高校未来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知识就是一切人类总结归纳,并认为正确真实,可以指导解决实践问题的观点、经验、程序等信息。它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知识,以及面临问题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因此,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得以积累和发展。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而大学是知识的汇聚地,正如弗莱克斯所定义的那样,“大学是这样一种机构:它自觉地献身于对知识的追求,力争解决难题,用挑剔的眼光去评价人们的成就,并用真正的高水平去教育人”。青年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他们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知识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知识管理在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知识管理概述

知识管理一词在上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1998年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在《迎接知识经济》一文中正式提出了“知识管理”概念,并引起了广泛关注。知识管理最早产生于企业界,但其迅速为社会各界所接受,现已成为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尤其在知识资产管理、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化等四个方面不断进行深化和突破。

目前,知识管理尚未形成一个标准的定义,不同领域的研究有不同的侧重点。综合各学派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即:知识管理是建立在信息管理基础之上的,是对知识的获取、选择、保存、更新、应用、创新等流程的管理,是将组织内的各种知识与相关的人员、资产、活动进行有效的整合,透过知识的共享、转化、扩散等方式,管理和提升组织内部知识,以增加组织资产的过程,目的是使组织的知识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创新。[1]

二、知识管理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的应用

知识管理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的应用主要应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青年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

知识之所以需要管理,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海量的、飞速更新的知识面前,每个人想要更好地去获取、保存、使用这些知识,进而创造出新的知识,就需要对知识进行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一般指个人通过工具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到青年教师而言,个人知识管理就是指青年教师个人有意识、有目的地不断学习、积累、反思、创新和分享知识的过程。

良好的个人知识管理,能够帮助青年教师开拓视野,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提高专业水平;能够帮助他们快速地查找到所需的知识,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及时地记录下他们的创意和经验;能够清晰地反映他们的知识结构,根据未来发展目标进行结构调整,最终促进个人的快速成长。了解和掌握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是新时代青年教师必备的素养。

青年教师要做好个人知识管理,关键是要选择好方便、实用的工具,养成良好的个人知识管理习惯,并持之以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管理是一件长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尽管在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效果,但只要坚持必有收获。

2.学校层面的知识管理

学校的知识管理在于挖掘和整合学校各方面的知识,建立学校的知识库;营造知识管理的氛围;搭建校内知识管理的交流平台,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建立学校知识管理的激励考核等管理制度,发挥知识的最大效用,达到提高师资水平,提高学校创新能力,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在学校层面实施知识管理,能够帮助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学习学校中优秀教师的经验,使青年教师的起点就在“巨人的肩膀”上,使其较快地把角色从学生转换为教师。现在高校的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基本上都具有硕士学位,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博士学位,但他们大部分人在工作前并没有接受过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通过学校的知识管理,还能让青年教师找到一种归属感,乐于把自己的知识与学校其他教师共同分享或是传授给学生,提高青年教师的品德修养。

三、实施知识管理的关键点及难点问题

1.隐性知识的管理

知识按其表述方式可划分为两大类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典型显性知识主要是指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的知识,存在于书刊、计算机数据库、CD-ROM等载体上。所谓隐性知识,是指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语言表达,往往不可能传播给别人或传播起来非常困难。知识管理理论认为,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能创造价值。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是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2]隐性知识管理的难点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隐性知识是人们头脑中的知识,大多是个人的经验总结,根植于个体的行动本身,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使得隐性知识很难以一种显性的方式加以提炼,并将其记录并保存下来,从而导致隐性知识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失。第二,在高校中,往往是老教师掌握更多的隐性知识,这是他们多年工作的积累和总结,而有些老教师并不愿意将自己的这些宝贵经验拿出来与青年教师分享,认为不能让青年教师坐享其成,教会了他们,自己便失去了竞争优势。

2.知识管理的平台建设

“皮之不存,毛将蔫附”,便捷、可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平台是进行高效知识管理的硬件基础。大学的青年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工作时间紧、压力大,且上班时间不固定,教师之间相聚的时间少。而知识管理是一项需要日积月累,全员参与的工作,这就需要管理者提供一个便捷、高效、可行的平台,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能够确有收益,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坚持知识管理。而目前,尚没有一个工具或平台能全面满足以上的要求。

四、实施知识管理应该重点做好的工作

1.加强青年教师知识管理理论教育

知识管理是一个较新的管理理念,在青年教师个人成长及学校的长远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青年教师都对知识管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大部分青年教师对知识管理知之甚少,可能有些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已经在实施某些知识管理的具体做法,但对知识管理的内涵、目标、特点、方法等了解不多,这就需要学校对青年教师进行必要的知识管理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校领导要重视知识管理工作

知识管理要求学校每个成员的知识供集体共享,并尽量满足每个成员的需要。实施知识管理在软件上需要每个人的重视和参与,需要全校形成知识管理的氛围,需要建立协调这些工作的机制,需要有管理这项工作的有效制度。在硬件上需要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沟通途径,需要经费投入。这些要求的满足都必须得到校领导的重视,只有如此,才能在全校全面、持久地开展这项工作。

3.建立知识管理的相关制度

知识管理是一个涉及面广的长期工作,需要建立一套较完备的管理制度,这套制度应包含以下内容。

(1)成立专门机构

知识管理工作涉及学校的每一个人、众多的职能部门和海量的知识,因此,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对这项工作进行协调和管理,并为每位教师提供服务。

(2)建立检查监督制度

知识管理是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的工作,短期之内难见显效,这就要求在日常管理上,必须有一套合理的检查监督体系,以避免青年教师由于惰性而使知识管理工作半途而废。

(3)建立激励机制

知识管理是一个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的工作,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对做得好的教师应予以奖励,尤其是在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方面,不能让提供知识的人有“吃亏”的感觉。

(4)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对知识管理的评价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可定期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考核、绩效工资、甚至是职称晋升等挂勾。

4.知识管理平台的建设

知识管理是一个对知识从获得、整理、分享、更新、利用、创新,再到获得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螺旋形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知识本身得到不断的积累,而这个过程的每一步都需要有一个平台。

高校知识管理平台建设的第一步应该先建立起数字化的知识库,为青年教师获得知识提供来源。知识库的建设应遵循从易到难,先显性再隐性,先获得再E化,逐步建设的原则,可以先将已掌握的显性知识数字化,比如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图书馆已经做到了期刊的数字化)、数字化档案馆等。建立知识库是基础,对于学校来说,知识管理平台建设中更为重要的是交流平台的建设,随着当前高校OA的逐步使用,若能将知识管理平台与OA平台相对接,相融合,将能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个人及高校知识管理的效率。

[1]易凌峰.知识管理及其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05(4):57.

[2]徐兆英.论知识管理的内容、特征及其对管理科学的贡献[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6).

G647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青年教师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