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0-02-16 23:19高青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14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件多媒体

高青玲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金沟口中心小学 甘肃白银 730900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高青玲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金沟口中心小学 甘肃白银 730900

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深入课堂教学,并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推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本文从不同层面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探讨。

创设情境 突破难点 优化方案 展示过程 拓宽视野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技术已经慢慢普及。教学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这都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融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它以语言、文字、动画演示、视频信号和声音等新颖独特的方式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善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因年龄小,天生好动,尤其在学习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因素,单纯的讲、读、说和教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相反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和情绪低落,而在教学中善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很容易使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多媒体的引入可以将难以表达,甚至根本不能用语言完整表达的图形、图像的运动信息以及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文字、图形、三维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等多种教学信息,使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设生动直观的原生态情境,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比如《比较角的大小》一课时,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笔者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两个同样大的角,但是角的两条边长短不同,引导学生去比较,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可操作性移动两个角去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得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再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不同但边的长度相同的角,引导学生去比较,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后得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其他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巧用多媒体突破重点难点,发挥主体作用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知识体系中最本质、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距离,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特点,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变不可操作为可操作,使“死”数学概念,变成“活”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且费力费时。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用红色曲线表示圆的周长,用蓝色线段表示半径,用黄色表示面积部分,多层次地将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一个圆分成很多的扇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成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直线,并启发学生想象,分组剪拼操作: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学生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还有的把圆剪拼成梯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探究:(1)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2)它的长、宽与圆的周长、半径是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地概括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在多媒体演示的基础上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又优化了教学过程,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利用多媒体优化组合方案,变抽象为具体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技术则能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进程:(1)探讨体积大小与什么条件有关。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如何解决体积计算方法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改变。(2)探讨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显示:①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②把这样的5个正方体摆成一排;③把这样的正方体4排摆成一层;④同样的共摆3层(最后得到一个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长方体)。(3)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学生以4人为一组,用6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出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派代表上台当“小老师”,用实物投影显示学生的拼法,并对照本组实验报告单说出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总个数的关系,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4)归纳体积公式。(5)验证公式。

以上教学进程,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

四、活用多媒体展示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过程的展开,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数学教学中,活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把多媒体教学作为学生形成概念、掌握原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一种认知要素,不仅有助于揭示数学的本质和规律,而且有助于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法,有的放矢地改进教法。在学习《分数的加减法》一章内容时,同学们利用设计好的教学模拟网,先选择必学知识部分,必学知识部分又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划分为容易、较难、难3个模块,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直至全体学生都能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规律。选学知识部分将分数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规律运用于生活实际,是对必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它主要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我们在选学知识部分设计了这样的题目:“环境污染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大敌,生活垃圾有许多,但并非都对人类无益,像纸张垃圾和金属垃圾都是有用垃圾,只要经过一定的处理,便可以变废为宝。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将垃圾分类处理,这样就能达到降低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请大家看统计图,从中你知道哪些信息?纸张(3/10)和废金属(1/4)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这样的教学模式,所收到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它的教学思想正好符合当今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精神,这样做对教学方法的优化有着积极作用。

五、运用多媒体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常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作业题,如有一次在学完《千米的认识》后,笔者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资料,结果有学生告诉笔者,教科书上说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不全面,他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看到有的汽车每小时可行80千米,还有的车速度更快。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前,笔者布置学生观察在哪儿看过24小时计时法,学生回答通过看电视,了解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是每晚19:00开始;《大风车》节目是 18:00开始,有的甚至将它们列成时间表等等,学生都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了解的,这样做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结束语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变间接为直接,变枯燥为有趣,变静态为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

[1]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EB/OL].萧山区小学教研网:

http://www.xsxxsx.com/Jiaoyan/2009/59.html

[2]王朋娇.现代信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

[3]龚道敏.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探微[J].中国远程教育,2002,8

[4]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EB/OL].小学教育资源网:

http://www.chinaxiaoxue.com/Article/ shuxue/200703/13803.html

book=43,ebook=202

2009-11-09

高青玲,本科,小教一级。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