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常见的护理纠纷与防范对策

2010-02-17 09:58066100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刘欢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纠纷家属病情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刘欢

急危重症常见的护理纠纷与防范对策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刘欢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及家属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在不断加强,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意外情况发生多,护士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当之处,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如何预防、妥善处理和减少纠纷的发生,我们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提出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范对策。

1 纠纷发生的原因

1.1 患者及家属因素 急危重症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十分敏感,对严格的探视制度不理解,担心无陪护得不到良好的护理。当病情不见好转时,对护理人员无理取闹或刁难,导致护理纠纷的产生。

1.2 经济因素 随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患者越来越关注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1]。急危重症患者医疗费用高昂,家属对抢救的期望值过高,对医疗护理高风险性缺乏了解,当不能达到期望值时,会对高额的医疗费用产生怀疑,导致纠纷的发生。

1.3 过度维权 社会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活动的普遍开展,使患者利用法律维护个人消费合法权益的思想也日益成熟。少数患者及家属不顾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只强调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利益,以及新闻媒体维护弱者的报道,使他们抓住一些轻微过失纠缠不休,在经济赔偿上做文章。

1.4 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沟通在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往往被忽视,常认为对危重患者只是救命而已,不利于调动患者自身与疾病斗争的能力[2]。忽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要求和感情要求,由于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缺乏认识,导致某些特殊操作会引起他们的不配合和抵抗情绪。抢救时,不能及时的将病情变化情况告知家属,当抢救失败或出现不良后果时,容易导致纠纷的发生。

1.5 急救药品、设备准备不充分 急救药品使用后未能及时补充,或仪器出现意外情况,导致抢救时间的延误或护理工作受阻,由此引发护理纠纷。

1.6 护理记录有缺陷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任务繁重,回忆性记录极易出现护理内容与病情不符等现象。抢救时护士多偏重抢救措施的落实,易出现与医生的病程记录不一致的现象,在抢救失败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这些有缺陷的护理文书将使家属对治疗措施产生怀疑,从而引起护理纠纷,但又不能得到法律保护。

1.7 操作技术不熟练 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对患者的突发状况惊慌失措,使用仪器操作不熟练,不能默契地配合医生抢救,对潜在的护理问题认识不足,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一旦病情恶化则认为是医疗护理出差错。

1.8 法律意识淡漠,缺乏自我保护 护士对临床存在的法律问题认识不足,缺乏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如护理文书书写不及时,不能客观反映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随便议论患者病情,或回答家属询问时与医生口径不一致。

2 防范措施

2.1 提高收费透明度 保证患者对医疗费用的知情权,严格执行统一的收费标准,避免多收、漏收费。做到“每日清单”的按时发放,“每日清单”应由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让家属能及时明确地了解各种费用的使用情况,使患者及家属对抢救治疗有信任感和安全感。对于非医保范围药品、材料的应用,应在医师与患者签署“非医保范围药品、材料使用同意书”后再使用,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应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清楚,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再行检查和治疗,以避免因此产生不必要纠纷。

2.2 掌握沟通技巧,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在向家属介绍病情的时候,语言一定要严谨,和医生口径一致,对于不懂或不知道的问题不能随意发言,切忌使用“正常”、“没事”之类的语言。要求护士具备充分认同患者和理解患者家属心情的素质,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宣教探视制度,病情变化时及时与患者家属联系,使家属客观对待治疗结果,通过沟通建立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意识,贯彻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时刻注意保持面部表情平和,忙而不乱,语言亲切温柔,用词准确,护士语言的艺术性和不厌其烦的服务态度是减少护理纠纷的保证[3]。经常举办语言规范、沟通技巧的讲座和培训以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沟通能力。优化护患关系,有效的沟通极为重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防止产生纠纷的重要措施之一。

2.3 加强急救物资的管理 急救药品、物品、设备随时处于应急状态,每天安排专人负责、专人检查、专人管理,保证急救设备、药品、器材齐全、完好,使用完毕的仪器应及时清洁处理,消毒放回原处。耗材要及时补充领取,认真交接,以便使护士在急救时能够得心应手、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保证抢救的及时性和连续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要求护士熟悉抢救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能排除一般故障,避免因物品不足、设备故障等,导致抢救时间的延误或护理工作受阻引发医疗护理事故。

2.4 强调护理记录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记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护理记录。护理记录单是重要的法律文件,是举证倒置的重要依据。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完整地记录抢救过程,并与医师病程记录吻合。在抢救时无法及时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据实补记,如因笔误,则应保留原始记录,以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规范化的护理文件是患者获得救治的真实反映,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同时又是医疗纠纷处理中的法律证据[4]。

2.5 强化专业技术培训 加强护士培训,通过晨会提问、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定期培训和考试,使护士掌握危重症病例的观察要点、护理要点及相应的处理对策,培养护士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护士独立工作的能力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以便准确熟练地应对医生不在场时的患者病情突变,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信赖感、安全感,从而赢得他们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危重症患者的监护及各种急救器材的正确应用等内容的培训,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及预见性,具有良好的应急能力及高度的责任心,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果断采取应对措施,才能配合医生分秒必争的进行抢救。

2.6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在加强护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丰富法律知识,增强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认真、有效地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条例》,明确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安全管理,将掌握的法律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尊重和维护患者利益的同时又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1]徐旭娟.新形势下常见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2):113-114.

[2]王雅丽.ICU护士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现代护理,2002,8(7):550-551.

[3]朱春萍,唐国英.ICU护理纠纷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J].天津护理杂志,2003,5(11):261-262.

[4]郑聪霞.浅谈护理纠纷的防范[J].护理研究,2006,20(1):162-163.

2009-06-19)

1005-619X(2010)03-0234-02

猜你喜欢
纠纷家属病情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从一件农资纠纷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