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井点降水在潘庄闸施工中的应用

2010-03-05 02:59常少林虞城县水务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年6期
关键词:滤管集水井点

□常少林(虞城县水务局)

□丁 杰(商丘市金龙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王献玲(虞城县水务局)

一、工程概况

潘庄闸是商丘市三义寨灌区2005年度节水改造项目虞城县重点工程,位于虞城县文明沟,桩号17+477处潘庄村。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级别为4级,基本地震烈度为Ⅳ度。水闸以上流域面积为87km2,按10年一遇除涝标准设计,设计流量为90m3/s。水闸闸址处河床为细砂和粉细砂层,砂层厚为8.67m,分布高程为42.87~34.20m,渗透系数为8m/d。地面高程为42.87m,河底高程39.87m,地下水高程39.50m。水闸主底板齿墙高程为36.70m。为保证主底板基础混凝土干场作业,本工程采用了射流泵井点降低地下水。

二、轻型井点布置及设计

(一)轻型井点降水原理

轻型井点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一种方法,它是沿基坑四周或一侧将直径较细的井管沉入深于基底的含水层内,井管上部与总管连接。通过总管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管内不断抽出,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底以下。

(二)轻型井点布置及主要设备

根据工程地质特性和平面尺寸,井点布置成矩形。长(A):16.4m,宽(B):11.0m。如图1

井点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轻型井点系统由井点管、集水总管及抽水设备等组成。本工程集水总管采用φ100mm钢管,每节长6000mm,井点管采用φ48mm无缝钢管。连接管采用φ50mm橡胶管。抽水设备选用离心泵和射流泵。本工程采用5套抽水设备,4套工作,1套备用。动力为农网电源,另自备50kW发电机组作备用动力。

(三)井点管的埋置深度H

式中:H为井点管的埋深(m);H1为井点管布置场地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m);△h为降水后地下水至基坑地面的距离(m),一般取为0.5~1.0m;r为基坑假想半径(m),对于矩形井群r=η(A+B)/4,其中A与B分别为矩形的长与宽,η系数见表1;i为降水曲线坡度,对于环型井点群或方排井点可取1/10~1/15;h为滤管长度(m),滤管一般为φ40~φ50mm无缝钢管制成,长约1.0m~2.0m,本工程采用φ50mm,长1.0m规格尺寸滤管。

表1 η系数表

根据本工程地形及开挖深度等情况,井点布置场地高程39.87m,基坑地面(即主底板齿墙)高程36.70m。

上式中H1=39.87-36.7=3.17m

代入上式:H≥3.17+0.5+1/10×8.08+1.0=5.48m

选定埋深5.48m,外露0.52m,井点管全长6.0m。

(四)涌水量计算

按无压非完整井计算涌水量,公式为:

式中:Q为井点系统总涌水量(m3/d);K为渗透系数(m/d);H0为含水层有效带深度(m);S为水位降低值(m);R为抽水影响半径(m);r为基坑假想半径(m)。

上式中:K为8;H0按表2计算;

表2 无压非完全有效层厚度H0

根据井点管埋深,滤管顶高程为39.87-(5.48-1.0)=35.39m

H0=1.85(S'+h)=1.85(4.11+1.0)=9.45m,因含水层厚度为8.67m,取H0=8.67m

式中:q为单根井点出水量m3/d;d为滤管外径m;h为滤管长度m;K为渗透系数m/d;

(六)确定井点数n与间距a

式中:n为井点管数(根);Q为井点系统总涌水量m3/d;q为单根井点出水量m3/d;L为集水总管长度m。

井点管数 n=1.1×610/20.41≈33(根)

集水总管长度 L=2(A+B)=2×(16.4+11)=54.8(m)

井距 a=L/n=54.8/33=1.66(m)

取井距为1.5m,实际总根数为54.8/1.5≈37(根)

(七)泵型选择

射流泵选用JSJ—60型,排气量为1440m3/d,大于涌水量610m3/d。配套离心泵选3BL-9型,流量45m3/d,扬程32.5m。

三、轻型井点系统安装与应用

(一)准备工作

在基坑围堰及导流完成后,先开挖至39.87m高程,进行基坑明排水。开挖排水沟、平整井点管施工场地、测放井点管的平面位置、架设供电线路、调试备用发电机组、准备井点设备及材料。

(二)井点系统安装

井点系统安装程序是:放线定位→铺设总管→冲孔→安装井点管、填砂滤料、上部填粘土密封→用弯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安装调试机组→检査密封情况→正常运转。

(三)井点管埋设

井点管埋设采用水冲法,它分为冲孔与埋管两个过程。冲孔时,将枪头直径为100mm的水枪插在井点位置上,然后开动高压水泵,将土冲松。冲孔时将水枪垂直插入土中,并做上下左右摆动,以加剧土体松动,边冲边沉。冲孔深度应大于井点管埋深0.5m,以防止水枪拔出后部分土砂粒沉于孔底而影响井点管的埋深。井点管埋深高低相差不应大于10cm,以免影响降水效果。井孔冲孔后,立即拔出冲枪,插入井点管且使井点管在井孔中间,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迅速填冲滤料,以防孔壁坍塌。填砂至滤管顶1.5m以上,以保证水流畅通。井孔填砂后,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为充分利用泵的抽吸能力,集水总管标高宜近量接近地下水位线,并沿抽水水流方向有0.25%~0.5%的上仰坡度,且使水泵轴心与总管齐平。

(四)井点系统的使用与拆除

1.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试抽,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混,或出现清后又混等情况,应立即检查纠正。真空度是判断井点系统是否良好的尺度,一般应不低于55.3~66.7KPa,如真空度不够,表明管道漏气或离心水泵、“文丘里”组合等磨损,不能满足其应有尺寸,或电压低水泵转速不够,应及时检查维修。另井点管淤塞,可通过听管内水流声,手扶管壁有无振动,及夏冬季手摸管子冷热、潮干等简便方法检查。如井点管淤塞太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应逐个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井点管或拔出重新埋设。

2.井点使用时,应保持连续不断抽水。施工电源为双电源,且二者能互相切换。一般抽水3~5d后,水位降落漏斗基本趋于稳定。

3.基础和地下构筑物完成并回填后,方可拆除井点系统。拔出可借助倒链或起重机。所留孔洞用砂或土堵塞。

4.井点降水时应对水位降低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发现沉降或水平位移过大时,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5.各机电设备应有专人看管,电气必须一机一闸,严格接地接零和安装漏电保护器。水泵和部件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严禁带电作业。

四、结论

由于轻型井点降水的成功实施,潘庄闸得以基础开挖、主体工程混凝土浇注等均做到了干场作业,为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提供了有力保证。实践证明,对于细砂、粉细砂层的地层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是一种好方法。

猜你喜欢
滤管集水井点
玻璃行业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的比较分析
纤维素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上海第⑨层承压水的短滤管减压井试验研究
板栗树下打坑集水技术
集水明排与深井井点联合降水工程应用
刚性过滤器脉冲反吹过程中滤管内动态压力特性
楚商电排站基坑降水井点的设计及其应用
轻型井点降水技术在给排水工程深基坑中应用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技术
不要小瞧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