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居民明瑟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

2010-03-13 02:08倪清燃
当代经济 2010年8期
关键词:个人收入年限收益率

○倪清燃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浙江 宁波 31501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在个人分配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教育对个人收入分配影响力的大小主要体现在教育收益率的高低上。教育收益率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精确法(又称代数法,是基于精确法的内部收益率)和收入函数法(又称明瑟收入函数)两种,其中运用收入函数法计算的教育收益率使用较多,并且把该方法计算出来的收益率称为明瑟教育收益率。明瑟教育收益率是美国经济学家明瑟(Mincer)1958年提出来的,他在论文《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研究》中首次将个人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用受教育年限来代替)以及工作经验(用工作年限来代替)联系起来,并于1974年提出了明瑟教育收入函数,而且运用此函数计算了居民的教育收益率。此后,很多研究者开始尝试用这一方法估算世界各地的居民教育收益率。

一、文献综述

最早对中国明瑟教育收益率进行研究的学者都是外国学者。Jamison和Gaag(1987)1985年3月根据甘肃徽县的家户调查资料计算了城乡的明瑟教育收益率。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徽县80年代中期城镇居民的明瑟教育收益率,男性为4.5%,女性为5.6%。在农村,户主受教育年限和家庭成年人均受教育年限对农业产值的贡献相当小,农村居民的明瑟教育收益率分别为0.4%和2%。Byron和Manaloto(1990)利用1986年国际羊毛秘书处对南京市民的一次调查,在考虑了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年限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估算了明瑟教育收益率,得出明瑟教育收益率为3.74%。

李实和李文彬(1994)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集的1988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估算了私人的明瑟教育收益率。城镇职工的平均明瑟教育收益率为3.84%。农村住户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为2%。赖德胜(1998)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1995年的调查数据,估算了城市职工的明瑟教育收益率,男性为5.14%,女性为5.99%。并结合李实和李文彬的有关数据,指出中国城市的明瑟教育收益率整体上偏低,但是1995年的明瑟教育收益率较1988年有较明显的提高,并且女性职工的明瑟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职工的明瑟教育收益率。

陈晓宇、陈良焜和夏晨(2003)使用国家统计局年度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别估算了1991年、1995年和2000年的明瑟教育收益率,分别为2.953%、4.655%和8.534%。刘泽云(2008)运用2005年国家统计局的城市住户调查数据,估算了2004年中国城镇职工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为10.9%,其中女性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为11.6%,男性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为9.6%,女性的教育收益比男性显著地高出2个百分点。王云多(2008)利用2005年个人问卷调查的数据,估算出2005年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为11.3%。何亦名(2009)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根据1991—2006年各年份的家户调查资料,估算了1991年、1993年、1997年、2000年、2004年和2006年的明瑟教育收益率,其中1991年为3.46%,2006年为9.1%。以上是许多学者对我国教育收益率的分析结果,由于不同学者采用的分析数据不同,使得各自估算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也不尽相同,但从上述学者的估算结果来看,我国的明瑟教育收益率在逐年上升。

从以上分析可知,对于全国的明瑟教育收益率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对于某个省份的明瑟教育收益率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浙江省明瑟教育收益率的研究更少。对浙江省明瑟教育收益率进行研究的学者有JunsenZhang等人和南亮进等人。Junsen Zhang和 YaohuiZhao等 (2005) 在 《Economicreturnsto schoolinginUrbanChina》一文中运用 USO(TheUrbanSurveyOrganization)的数据分析了北京、辽宁、浙江、广东、陕西和四川六个省份城镇居民的明瑟教育收益率,其中浙江从1988年到2001年明瑟教育收益率分别为3.2%、3.6%、3.0%、3.7%、3.8%、3.8%、6.5%、4.4%、6.1%、7.1%、7.4%、8.4%、9.0%和 10.9%。南亮进和罗欢镇(2006)使用2003年浙江省农村调查数据,推算出明瑟教育收益率为4.5%—5.5%。以上两次研究分别估算了浙江省城镇的明瑟教育收益率和农村的明瑟教育收益率,没有将整个浙江省城镇和农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也在迅速增加,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之间的具体关系如何,浙江省居民的明瑟教育收益率目前为多少,还不得而知,因此有必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数据来源和模型的选择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09年国庆期间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该次问卷调查是通过宁波教育学院学生“国庆”回家探亲期间开展的。被调查对象为2008年参加工作的浙江居民(包括务农的居民),年龄要求到2008年12月31日为止,女性年龄小于等于55周岁,男性年龄小于等于60周岁。本次问卷调查的选项比较简洁,涉及到出身年月、到2008年12月31日为止的实际年龄、性别、工作单位所属类型、文化程度(代表受教育年限)、初次参加工作的年月、到2008年12月31日为止的工龄(代表工作年限)、2008年全年的税后收入(代表个人收入)、2008年的工作地址共9项内容,共发出500份问卷,被调查人员涉及到浙江省宁波、绍兴、杭州、湖州、嘉兴、台州、金华、舟山、温州、丽水、衢州11个地区,初次收回500份问卷,经过分析和回访,实际完全有效的调查问卷共352份,本文以下数据都是对这352份问卷资料进行处理的结果。

本文在计算浙江省居民明瑟教育收益率的时候,分三步进行,选用两个回归模型。

首先,不考虑性别差异,计算浙江省居民明瑟教育收益率,运用明瑟教育收入函数的基本公式(根据lnYt=α+b1S+b2t+b3t2+υ转换而来):

在公式(1)中,lnY、S、EX、EX2、υ分别代表个人收入的对数、受教育年限、工作年限(即工龄)、工作年限的平方和误差项,α0为常数项,α1、α2、α3分别代表受教育年限、工作年限和工作年限平方项的系数估计值。其中α1是明瑟教育收益率,表示受教育年限(S)的变化引起收入对数(lnY)的相应变化。

其次,考虑性别差异,在明瑟教育收入函数基本公式中加入性别这一虚拟变量,计算浙江省居民明瑟教育收益率,运用明瑟教育收入函数的扩展公式:

在公式(2)中,SE表示性别的虚拟变量(女性为0,男性为1),β0为常数项,β1、β2、β3、β4分别代表受教育年限、性别、工作年限和工作年限平方项的系数估计值。β1仍然是教育收益率,与公式(1)中的α1的含义一致。β2表示在其他影响收入的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性别差异,男性的收入对数比女性的收入对数高出的比率。

最后,运用公式(1),分别计算浙江省男性和女性居民明瑟教育收益率,进行比较。

三、实证分析

根据以上思路,运用EXCEL软件中的数据分析工具将352人的具体数据资料代入公式(1)和公式(2)中,整理出来的资料见表1。

表1 受教育年限、工作年限和工作年限平方与居民个人收入之间关系的系数估计值(α=0.05)

从回归模型计算的结果可知:第一,尽管回归方程模型的可决系数R2并不太高,但是各个解释变量的系数估计值分别通过了 t检验(α=0.05,n=352,双尾检验:对于公式(1)自由度df=352-3-1=328,运用公式(2)自由度 df=352-4-1=327,通过查统计用表可知t120=1.980,以上t检验值都大于1.980,因此运用公式(1)和(2)进行计算,均通过t检验。参照J.M.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一书,第82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总体也通过了 F检验(α=0.05,n=352,对于公式(1)F(3,328)=34.280788,对于公式(2)F(4,327)=30.677640,通过查统计用表可知 F(3,120)=2.68,F(4,120)=2.45,查表的数据均小于实际计算的数据,因此运用公式(1)和(2)进行计算,均通过F检验。参照J.M.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一书,第82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说明无论性别因素考虑与否,居民的个人收入与居民的受教育年限、居民的工作年限和居民的工作年限平方关系较密切。第二,受教育年限的系数估计值都是正的,说明无论性别因素考虑与否,受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都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居民收入水平随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只是考虑性别因素计算的明瑟教育收益率比不考虑性别因素计算的明瑟教育收益率有所下降。不考虑性别因素,2008年浙江省居民明瑟教育收益率为8.8972%,意味着浙江省居民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个人收入水平平均增加比率(收入水平平均增加比率根据eα1-1求得,即9.31%=e8.8972%-1,参照刘泽云的《教育经济学》一书,第96—9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为9.31%;考虑性别因素,2008年浙江省居民明瑟教育收益率为8.7664%,意味着浙江省居民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收入水平平均增加比率(收入水平平均增加比率根据eβ1-1求得,即 9.16%=e8.7664%-1,参照同上)为9.16%。第三,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工作年限与个人收入的函数关系应表现为倒U型,也就是说收入随工作年限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在以上计算的收入函数中,工作年限和个人收入的函数均表现出倒U型,即个人收入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先上升后下降,这与一般的人力资本理论观点相一致。根据回归模型的结果可知,不考虑性别因素,居民收入的拐点工作年限为24.77年,即居民的工作年限达到24.77年,居民收入开始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考虑性别因素,居民收入的拐点工作年限为23.81年,收入的工作年限拐点比不考虑性别因素的工作年限拐点降低0.96年。第四,根据回归模型计算的结果可知,在同等条件下,男性的收入水平比女性的收入水平高,收入对数高出的比率为26.6049%,或者说收入水平平均高出的比率(收入水平平均增加比率根据eβ2-1求得,即30.48%=e26.6049%-1,参照刘泽云的《教育经济学》一书,第96—9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为30.48%,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男性的个人收入比女性的个人收入平均高出30.48%。

最后,将352名被调查者按照性别分组,分为男性和女性各一组,分别将190名男性和162名女性的受教育年限、工作年限和工作年限的平方代入公式(1)中,整理出来的资料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受教育年限、工龄和工龄平方与居民个人收入之间关系的系数估计值(α=0.05)

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可知:第一,各个解释变量的系数估计值同样都通过了t检验,总体也通过了F检验,说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居民的收入与居民的受教育年限、居民的工作年限和居民的工作年限的平方关系较密切。第二,男性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低于女性,两者分别为8.6051%和9.0964%。在上面计算的收入函数中,工作年限和收入的函数表现出倒U型,这与一般的人力资本理论观点仍然相一致。并且根据回归模型的结果可知,男性居民收入的拐点工作年限为25.55年;女性居民收入的拐点工作年限为20.02年。男性收入的工作年限拐点比女性收入的工作年限拐点高5.53年,也就是说在浙江省,男性的收入开始下降的工作年限比女性晚5.53年。

四、结论

通过对问卷调查得到的352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浙江省2008年居民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为8.8972%,其中男性为8.6051%,女性为9.0964%。这说明对于浙江省居民来说,受教育年限越长,平均收入水平就越高,因此增加受教育年限从总体上是有利的。并且在浙江省,居民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个人收入水平平均增加比率为9.31%,接近10%。同时2008年浙江省女性的明瑟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的明瑟教育收益率,这一结论仍然与Jamison和Gaag(1987)、李实和李文彬(1994)、赖德胜(1998)、刘泽云(2008)等学者的观点相一致。但是目前在浙江省,男性和女性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之间的差距只有0.4913%,比以上学者估算的差距都小,这说明男性和女性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第二,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分析,这352人的工作年限和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都与一般的人力资本理论观点相一致,呈现倒“U”型,没有出现特殊情况。并且男性的个人收入拐点工作年限比女性要来得迟些,大概迟5—6年。这与女性整体工作年龄比男性小5年有关,因为在浙江省(参照国家的标准),女性的正常退休年龄为55岁,而男性的正常退休年龄为60岁,两者相差5年。第三,尽管女性的明瑟教育收益率比男性高,但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女性的平均收入水平比男性低30.48%,说明在浙江省,收入分配仍存在着较严重的性别差异。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在浙江省,女主内男主外的整体格局并没完全改变,因此男性在事业上有更多发展机会,比如说有更多升迁的机会等,与此相对应,受教育年限相同的情况下,男性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女性的平均收入水平。

本文对浙江省居民的明瑟教育收益率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资料,但是本文仍存在着很多不足。由于目前缺少能全面反映浙江省居民受教育年限和个人收入的数据(目前只有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所获得的浙江省居民受教育年限的数据,但是那是接近10年前的数据,与2008年的数据可比性较弱),因此无法得知本次抽样调查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误差大小。此外本次调查所获得的有效样本容量也较小。因此有必要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后,对浙江省城镇和农村居民进行分别调查研究,然后进行整体分析,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浙江省居民明瑟教育收益率的实际情况。

[1]Jacob Mincer: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8(8).

[2]Jamison,D.、Gaag,J.:Education and Earn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87(2).

[3]Byron,R、Manaloto,E.:Return to Education in China[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1990(7).

[4]李实、李文彬:中国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的估计[A].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 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和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8(5).

[6]陈晓宇、陈良焜、夏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2).

[7]刘泽云: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8(3).

[8]王云多:城镇居民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

[9]何亦名:教育扩张下教育收益率变化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9(2).

[10]孙百才: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Junsen Zhang、Yaohui Zhao、Albert Park、Xiaoqing Song:Economic Returns to schooling in urban China,1988—2001[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5(33).

[12]南亮进、罗欢镇:中国农村的教育收益率与农民工子弟的教育——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经济研究(日文),2006(4).

猜你喜欢
个人收入年限收益率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用手习惯对个人收入有影响吗?
我国遗产税的制度设计——基于法理和税收双益原则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2016年10月债券平均久期、凸性及到期收益率
2016年10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9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9月债券平均久期、凸性及到期收益率
计划生育是否提高了子代收入?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