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柴胡汤“寒热往来”谈蒿芩清胆汤

2010-03-21 07:50范国事施伟东
天津中医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表里青蒿小柴胡

范国事,施伟东

(1.越南传统医药学大学;2.天津中医药大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

1 小柴胡汤证之“寒热往来”

小柴胡汤是张仲景《伤寒论》的代表方。《伤寒论》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本方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本方以和解表里,疏调足少阳胆经气机之表里出入为主,兼顾少阳三焦经气机之上下升降。《伤寒论》第230条说:“上焦得通,津夜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这就是用小柴胡汤后,足少阳胆经气机表里出入条达,从而使手少阳三焦经气机上下升降通畅,则上焦宣通,中焦和畅,津液四布,其下行则大便和解,小便通利,其发于腠理则濈然汗出。

少阳主枢,邪在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正邪交争,进退于表里之间,故见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少阳病“寒热往来”,是指忽而怕冷,忽又发热,一日数次发作无定时,这一点和疟疾的忽寒忽热相似但不相同。疟疾是先寒战,后发热如烧,遍体汗出后热退,发作有定时,或1天1次,或间日,或3天1次,不发作则一如常人,少阳病往来寒热的特点是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两者有明显区别。

2 少阳病与蒿芩清胆汤

少阳包括胆、三焦两个腑。胆与肝相连,叫做“脏腑相连”。胆经湿热影响及肝,则肝热犯胃,致使胃气上逆,故而出现热重寒轻的少阳热型以及口苦吐酸(胆主苦,肝主酸),或呕黄黏涎液之症;肝脉布两胁,胁肋又是少阳经脉所过之处,因而见有胸胁胀痛之症。三焦有主持气机、通调水道的作用。《难经》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由于湿热郁阻于少阳胆及三焦,致使三焦气机不利。其中,中焦并于胃,下焦注于膀胱。中焦不利故胃脘痞闷胀满;下焦不利,则小便黄少。上述的种种症状,常常在暑湿、温热病中见到,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数等。“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若受湿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相火乃炽。”少阳为人体气机升降(上、下)出入,足少阳胆经主半表半里,为气机表里之枢。手少阳三焦经贯通上、中、下三焦,为气机上下之枢,它是人体阳气与水液运行的通道,通过三焦的气化功能可以使阳气与水液分布周身,直达腠理,以充养人体。手、足两少阳经虽有所分工,但又密切相关。

蒿芩清胆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由“青蒿脑钱半至二钱、黄芩钱半至三钱、陈皮钱半、仙半夏钱半、赤茯苓三钱、碧玉散(即滑石、甘草、青黛)三钱、生枳壳钱半、淡竹茹三钱”组成。蒿芩清胆汤和解表里法与分消走泄法共用为手、足少阳并治的代表方剂,本方治疗湿热郁阻少阳,热重于湿,病位主要在手少阳,兼有足少阳,临床表现有往来寒热如疟“热重寒轻,胃脘痞满,口苦吐酸,或呕吐黏涎,胸胁胀痛,小便黄少,舌红苔腻,左脉弦数,右脉滑数等”。现代主治湿热郁阻少阳、三焦气化失司之证。脾胃病属于湿热稽留少阳而热重于湿者,出现少阳证,而见舌苔黄腻,胸脘痞满等见症者,均可应用。

3 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汤手、足少阳并重,一方面和解表里,清透胆经湿热,一方面,祛除三焦之邪。蒿芩清胆汤以温胆汤为基础加减组成,但其方中所加青蒿、黄芩两味,却又由小柴胡汤化裁而来。小柴胡汤用于寒邪入足少阳半表半里,故以苦辛之柴胡疏散半表之寒邪,而以黄芩清泄半里之郁热。蒿芩清胆汤是湿热邪气为患,若以柴胡和解少阳,则可能引起湿热升腾弥漫,两病证有相同而病性不同,故用苦寒芳香、轻宣透泄之青蒿代替苦辛燥烈之柴胡,既有苦寒清热之性,又有芳香化湿,轻宣透达之功。黄芩配半夏,苦辛通降,祛除在里之湿热,既有和解足少阳胆之功,又有通利手少阳三焦之效。本方有青蒿、黄芩、半夏三药共用,是不用小柴胡汤之方而又遵守小柴胡汤之法。

总之,蒿芩清胆汤与小柴胡汤均能和解少阳,治疗少阳病。但蒿芩清胆汤能够分消走泄,重在恢复手少阳三焦经气机之上下升降为主,兼顾足少阳胆经气机之表里出入,用于暑湿温热病湿热停留三焦,长于化湿、清热,而以祛邪为主;小柴胡汤和解表里,疏调足少阳胆经气机之表里出入为主,兼顾手少阳三焦经气机之上下升降,用于寒邪人于少阳半表半里证,在和解祛邪中兼有益气扶正之功。

猜你喜欢
表里青蒿小柴胡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白米青蒿社饭香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与青蒿结缘 为人类造福
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乡野里的青蒿
对北洋政府新闻出版立法表里二重性的分析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从肺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