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原理在对照语言学中的应用——日语授受关系句型与汉语的表达

2010-03-21 22:27王雪茹佟利功
外国问题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听话者日语句型

王雪茹 佟利功

(1.大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8; 2.日本东北大学院国际文化研究科,东京仙台SS980-0871)

(一)

早期的语言学大都脱离了语言主体(“人”)对于周遭事物的认识,只是从语言的形式,结构等侧面单纯地对语言本身进行研究。与此相反,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观点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种反映,脱离人的认知能力单纯地研究语言本身是不够的。“语言表达,不是由语言所指示的对象决定的,而是由说话人是如何理解把握这些指示对象而决定的[1]”。这就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语言观。

换句话说,说话人对于语言对象(语言所指示的对象)的认知方式不同,语言表达的方式也会随之不同。那么,在同一种场合下,日本人和中国人对于语言对象的认知方式的区别为本文考察的重点。

本文将以日语授受关系句型与对应的汉语表达为例①之所以以此为例,是因为日语授受关系句型是日语中独有的一个语法项目。也是一直以来困扰日语学习者的一个学习难点。,尝试认知语言学原理(本文使用的认知语言学原理为池上嘉彦提出的事态把握理以及Traugott提出的相互主观化原理。其中,本文对于Traugott的相互主观化原理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重新定义)在对照语言学中的应用。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选取日语授受关系句型中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困难的用法,通过日语授受关系句型和与其对应的汉语表达在语言上的差异来探究两国说话人在事物认知方式上的区别。这种方法也是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2]。

事态把握原理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由日本语言学家池上嘉彦提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人们在发话之时要对面对的事态有个总体把握,把握方式不同,发话内容也会不同;同样道理,发话内容不同,就说明说话人对于事态的把握方式是不一样的[3][4]。

说话人在把握事态上都有哪些把握方式呢?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事态把握方式。

第一种,把自己的视点放在哪里去把握。比如面对同一个坡路,因视点不同,会有如下不同的说话方式:

(1)a这是个上坡路。

b这是个下坡路。

第二种,站在谁的角度上去把握。比如面对母亲和孩子相拥的情景,因说话人的说话立场不同,会造成如下不同的说话方式:

(2)a妈妈抱着孩子。

b孩子被妈妈抱着。

第三种,对于眼前的事物从多大的抽象度去把握。比如面对一只小动物,因说话人的事态把握抽象度不同,会产生如下不同的说话方式:

(3)a这有一只狗。

b这有一只哈士奇。

第四种,是把一种事态当做事情来把握,还是当做事物来把握。比如面对朋友的去世,可能会有下面不同的说话方式:

(4)a他死了,我很伤心。

b他的死,让我很伤心。

第五种,是把一种事态当做跟自己有直接关系的事情来把握,还是间接地去把握。比如下面的说话方式:

(5)a他在这。

b他在我旁边。

不同的事态把握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说话方式。还有另外一种常见的事态把握方式,这种方式明显地体现了日本人和中国人在面对同一事态的不同态度。这就是本文将要引用的重要原理之一:“主观把握”和“客观把握”的原理。

主观把握和客观把握的观点也是由池上嘉彦最先提出的[3][4]。用汉语理解为:

“主观把握”:说话人把自己置身于事态之中,把自己作为事态的当事人——实际上可能自己根本就不在事态当中,但是说话人却把自己投入到事态当中去,仿佛自己置身其中。

“客观把握”:说话人把自己置身于事态之外,把自己作为事态的旁观者——实际上可能自己本来是处于事态之中的,但是说话人却把自己置于事态之外,仿佛自己不在其中。

下面举例来进一步理解。

(6)a小明面对着我坐在桌子对面。

b小明坐在桌子对面。

(a)这种说话方式,说话人仿佛拿着一张照片——上面有小明,有说话人本人,说话人和小明中间是一个桌子——,这张照片就是眼前的事态,而说话人跳出事态之外,眼里映出了小明,也印出了自己。这就是典型的客观把握方式。

而(b)这种说话方式,是说话人坐在小明对面,直接面对小明说话,这时说话人眼里印出的只有小明和眼前的桌子,而没有自己。也就是说,这种说话方式,是说话人把自己置身于事态之中,这就是典型的主观把握方式。

(二)

Traugott在之后的对于语言语法化①语法化是指语言的意思由原来最基本的意思发生变化与扩张,一般会出现由实词向虚词这个方向的引申变化。比如说汉语的“在”这个词,最基本的含义是动词(实词)意义,表示存在。而后来引申为“在学校学习”这种介词(虚词)用法。的研究当中发现,在语言的意思扩张、引申的过程中,随着主观化现象的出现②主观化是指语言主体的主观态度或感情渐渐融入语言的意思当中,使语言的意思发生变化扩张的一个过程。,还会出现相互主观化(intersubjectification)现象[5]。关于Traugott的相互主观化的观点用汉语简单理解为:相互主观化是指,语言主体对于听话者的顾虑在语言变化过程中的体现。也就是说,人们在说话的时候,为了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首先说话人要有这样的意识,即听话者也是一个人,是一个有主观意识的人,因此说话人要顾虑到听话者的主观感情。简单地说,就是说话人顾及听话者的主观感情,因此,称作“相互主观化”。

另外,看一下Traugott提出的主观化和相互主观化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主观化是说话人将自己的主观感情融入语义之中,使语义发生扩张;而相互主观化是将自己对于听话者的顾虑融语义之中,使语义发生扩张。主观化更倾向于说话人自己,而相互主观化更倾向于听话者。

我们再看一个具体的例子。(7)a.Let us go,will you?

b.Let’s go,shall we?

c.Let’s take our pills now,Roger.众所周知,(a)中的let us表示的范围不包括听话者,同时,“go”的主导权在听话者手中;而(b)中的let us表示的范围包括了听话者,并且“go”的主导权由对方转移到了我,这个过程就可以理解为let us的主观化的过程。再看(c)中的let’s的用法,事实上吃药的人是Roger,不包括说话人,而说话人却使用了“our”这个词,这种表达在劝说小孩儿吃药的时候,好像自己也要承受吃药之苦似的,与吃药本人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达到劝药的效果。那么这种用法,就是说话人将对于听话者的顾及融入语言当中,使let us-let’s的用法发生了目前来说最后的扩张,那么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相互主观化的过程了。

综上所述,相互主观化是说话者把听话者也视为有主观感情的存在,并将其体现在语言表达之中,使语言的意义发生了扩张与引申。

(三)

Traugott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的时候,不但将语言主体与语言对象的关系纳入视野,并且考虑到了语言主体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等问题。Traugott所提出的这个相互主观性的概念使意义论的研究与语用论的研究有效地结合了起来。可以说是语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但是Traugott所提出的相互主观化的概念却有着它的缺陷与不足。本文将通过实例,在Traugott的基础之上,尝试将相互主观化概念进一步完善。

首先将Traugott主观化概念作如下整理。

第一,Traugott只着眼于说话人对于听话者主观感情的考虑。

第二,Traugott只考虑到了“顾及”这个角度。

第三,Traugott把相互主观化的概念只是放在了语法化——语言意义的变化与扩张的角度上来考虑。

下面,笔者将针对Traugott的这三点进行重新的审视。

Traugott只考虑了说话人对于“听话者”的顾及,而本文的观点认为,除了听话者之外,还包括说话人对于句中出现的其他人物,乃至事物的主观感情。

众所周知,日语中敬语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语法体系。其中,按照说话人所表达的敬意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对听话者敬语”和“对句中人物敬语”两大类[6]。例如比较下面的例句:

(8)a(先生と話すとき)今から伺います。(对老师说,“现在我去拜访您。”)

b(友人と話すとき)昨日先生の研究室に伺ったよ。(跟朋友说,“昨天我去拜访老师了。”)

很显然,(a)中说话人所表达的敬意针对听话者的老师,而(b)中所表达的敬意则不是针对听话者的朋友,而是针对句中的老师。这样,“伺う(拜访)”这个敬语动词的意义在从(a)到(b)的语义扩张中,就没有遵循Traugott所说的“说话人对于听话者的顾及”,而是“说话人对于文中人物的顾及”。

综上所述,在相互主观化的概念当中,只是着眼于“听话者”是不够的,还应包括文中出现的其他人物,甚至事物。

Traugott只考虑了说话人对于听话者的“顾虑”,而本文的观点认为,除了“顾虑”这种主观感情之外,还包括对于对方的“感激”“歉意”等好意,和“痛恨”“厌恶”等恶意,以及一切的主观感情的语言化现象。例如下面的例句:

(9)a友達が助けてくれた。(朋友帮助了我。)

bよく俺の顔に泥を塗ってくれたね。(你可真能给我丢脸呢!)

这是日语中「てくれる」这个授受补助动词意义扩张的例子。(a)中的「てくれる」是它的基本含义,表示别人为自己做了事,说话人用「てくれる」表示对对方的感激之情。而(b)中的「てくれる」则是它的引申义,表示说话人对给自己丢脸的听话者的“埋怨”“愤怒”之意。这时的引申方式,也是由说话人对于听话者的“非善意”实现的。

综上所述,在相互主观化的概念当中,只是着眼于对于听话者的“顾虑”是不够的,还包括说话人的“善意”、“恶意”等一切主观感情。

Traugott只是从“语法化”,即语言意思的扩张与引申的角度对相互主观化的概念进行了考察,而本文的观点认为,相互主观化的概念可以脱离“语法化”的过程独立存在,也可应用于语言的对比当中。

其实,后来的学者在利用Traugott的相互主观化的观点进行研究的时候,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这种分离。

比如,上原在“形态素的顺序”这一章当中,从相互主观化的观点论述日语中“具有表示说话人对于听话者的某种主观感情的机能”的形态素进行了论述,举出了下面的例子[7]。

(10)大きいですよね。(好大啊。)

上原认为,由于「よ」表示的是说话人对于自己主管感情的主张,而「ね」表示的是说话人对于听话者的主观感情的确认,所以,按照形态素的排序基准①认知语言学以及语言类型论的观点认为,语言的各个要素的排列顺序为“客观事实部分”,“说话人的主观感情部分”,“说话人对于听话者的主管感情部分”。,「ね」走在了「よ」的后面[7]。这个例子就充分说明了,相互主观化的概念是可以脱离语言的语法化而独立存在于个别语言现象当中的。

另外,Kim关于不同语言之间的主观化和相互主观化的进度范围,对日语和韩语进行了比较[8]。根据 Kim的论述得知,“非主观意思②即客观事实。”“主观意思”“相互主观意思”之中,特别是关于“相互主观化”这种现象,在语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日语和韩语之间,与韩语相比日语的“相互主观化”的语法形式更为系统、发达。从Kim的论述中得知,相互主观化的概念还是可以运用在语言中比较的。

综上所述,相互主观化的概念不但可以在语法化过程中理解把握,还可以脱离语法化过程,用在个别语言现象以及语言间的对比当中。

本文对Traugott提出的相互主观化概念做了重新的分析,并作出如下定义:说话人对于听话者以及文中出现的一切人物乃至事物的所有感情用语言体现出来的现象。

本文也将相互主观化原理应用于日语授受关系句型与其对应的汉语表达的比较上。

关于「てもらう」句型

日语「てもらう」句型的基本含义是,“说话人向对方提出请求,然后对方为说话人做事。说话人把对方做的事视一种好意来接受[9]”。比如下面的场景。

(11)私は本がほしいと言って、母に買ってもらった③本文所使用例句以及汉语翻译的模式参照与语料库中搜集的例句,但是并没有使用语料库中的原句,原因有二,第一,语料库中的小说中的例句较长,并且用词生涩,不易理解;第二,由于投稿字数有限,较长的例句会占用很长的篇幅,为了给其他的论述说明留出空间,而没有使用语料库中的原句。这一点也参考了笔者在中日对照语言学学会口头发表时被寄予的建议。。(我说想要书,让妈妈给我买来了。)

这句话是说话人首先向妈妈提出要求,然后妈妈给说话人买了书,说话人把妈妈买书这件事当做一种好意来理解,于是用了上面的说法。是「てもらう」句型最典型的情况,对于学习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但是下面的情况则不同。

(12)先生のお宅に尋ねて、奥さんにお茶を出してもらった。(×我去老师家,让老师的夫人给我倒了一杯茶。)

通过下面括号中直译的汉语可以理解出日语的意思。说话人去老师家,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向老师的夫人要茶喝,而是人家主动给说话人倒了茶。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不是「てもらう」句型的典型用法,但是日本人在这样的时候同样会使用「てもらう」句型。直译成汉语,是不通的。汉语要说成,“我去老师家,老师的夫人给我倒了一杯茶”。

综上所述,面对同一场景,日本人和中国人在事态把握上怎样的特点呢?

首先,客观事态(实际情况)是说话人去了老师家,老师的夫人见说话人来了,给说话人倒了一杯茶,说话人喝了。

本来客观事实是夫人主动倒了一杯茶,而并无说话人的事先请求,也就是说,在夫人倒茶这个事态中并没有说话人的存在。但是日本人却把自己放在了夫人倒茶这一事态当中,仿佛是说话人先请夫人给说话人倒茶,她才给说话人倒的一样。这就是以上所介绍的主观把握的事态把握方式。

相反中国人是实事求是地把自己置身于夫人倒茶这个事态之外,来客观地把握。

另外,本来是没有说话人事先的要求,是对方主动给自己倒的茶。但是,说话人却通过「てもらう」句型的使用,把对方的主动变成了自己的主动,把自己对于对方的礼貌与感激之意体现于言表。这就是所谓的相互主观化。

而与此相对,汉语却是如实地将对方主动给我倒茶的客观事实用语言体现了出来,语言表达中没有体现出相互主观化这一现象。

「てもらう」句型体现了日本人的主观把握事态方式;而与此对应的汉语则体现了中国人客观把握事态把握的方式。另外,相互主观化现象在日语「てもらう」句型中有所体现,而在与其对应汉语表达中却没有体现。

关于「てくれる」句型

日语「てくれる」句型的基本含义是,“对方主动为说话人做某事,说话人把对方做的事作为一种好意来接受,表达了说话人对对方的感激之情”[10]。因此,通常情况下,对方一般为有情物,也就是人。比如下面的场景。

(13)お金を忘れて困っている私を見て、友達がお金を貸してくれた。(朋友见我忘记带钱正在发愁,于是他把钱借给了我。)

这句话的事实是朋友见说话人发愁主动把钱借给了说话人,说话人把朋友借自己钱这件事作为一种好意来接受,用「てくれる」句型表达了说话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这种情况是「てくれる」句型最典型的用法。对于学习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但是下面这种情况则不同。

(14)何ヶ月も雨が降っていなくて、困っているとき、雨が降ってくれた。(×好几个月没下雨了,大家正发愁的时候,雨为我们下了。)

通过下面括号中直译的汉语译文可以理解出日语的意思。好几个月都没下雨了,天气干燥难耐,人们渴望下雨。正在这时,天空转阴,下起了雨。这种情况不是「てくれる」句型的典型用法,但是日本人却经常使用这个句型。一般情况下,汉语要说成,“好几个月没下雨了,大家正发愁的时候,下雨了。”。

这种说话方式的区别,体现了日本人和中国人在事态把握上的什么特点呢?

首先,客观的事态(实际情况)是好几个月没下雨了,人们发愁之时,下了雨。本来客观事实是,雨不是专为哪个人而下,更不是特意为说话人而下。也就是说,说话人事实上并不存在于下雨这个客观事态当中。但是在日语表达上日本人却把自己放在了下雨这一事态当中,好像雨是专程为我而下一样来把握这个事态。这就是方才所介绍的主观把握的事态把握方式。

相反,中国人是实事求是地把自己置身于下雨这个事态之外,来客观地把握这个事态。

另外,本来“雨”不是为说话人所下,但是说话人却把自己的对于“雨”的感激之情用「てくれる」句型表达出来,这就是一种相互主观化的体现。然而与此相反,汉语却是客观地把“下雨”这件事用语言表达出来,没有体现出相互主观化这一现象。

关于「てやる」句型

日语「てやる」句型的基本用法是,“说话人为对方做了某事,并把自己的善意传达给对方”[11]。比如下面的场景。

(15)心配しないで、兄ちゃんがお金を出してやるから。(别着急,哥哥给你钱。)

这是说话人见妹妹没有钱,于是说要给她钱,并用「てやる」句型表达了自己的善意之情。这是「てやる」句型最典型的情况,对于学习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但是下面这种情况则不同。

(16)今度こそ合格してやる!(这次我一定要给你考上!)

这是说话人前几次都没考上,或被别人嘲笑,于是用「てやる」句型表示自己一定要考上的决心。这并不是「てやる」句型的典型用法,但是日本人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会使用。汉语要说成,“这次我一定要考上”。

面对同一场景,日本人和中国人的说话方式形成了如下对比:

(17)a今度こそ合格してやる!(这次我一定要给你考上!)

b这次我一定要考上。

由于此时的「てやる」句型表达的是说话人自己发出的动作,所以说话人本身无论是日语还是汉语都是处于此事态之中。从事态把握的观点看不出两者的区别。因此,此时单从相互主观化的观点来考察。

日语表达中,说话人把自己考上这件事当作对对方的一种炫耀或报复,并把这种主观感情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一种相互主观化的体现。然而与此相反,汉语却是客观地把“我要考上”这件事用语言表达出来,没有体现出相互主观化这一现象。

综上所述,相互主观化现象在日语「てやる」句型中有所体现,而在对应汉语表达中却没有体现。

[1][日]辻幸夫.認知言語学への招待[M].東京:大修館書店,2007:78.

[2][日]中村芳久.認知文法論Ⅱ[M].東京:大修館書店,2004:5.

[3][日]池上嘉彦.言語における<主観性>と <主観性>の言語的指標(1)[A].認知言語学論考[C].2003:1-49.

[4][日]池上嘉彦.言語における<主観性>と <主観性>の言語的指標(2)[A].認知言語学論考[C].2004:1:1-60.

[5]Traugott,Elizabeth Closs.From Subjectification to Intersubjectificatio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n Historical Pragmatics in the Fourteenth[C].Vancouver.1999:1.

[6]庵功雄.新しい日本語学入門[M].スリエーネットワーク.

[7][日]上原聡,熊代文子.音韻·形態のメカニズム:認知音韻·形態論のアプローチ[M].研究社.

[8]Kim Joungmin.Where Japanese Contrasts with Korean and Mandarin Chinese[A].The Pragmatics Society of Japan[C].2007(9):1-16.

[9]佟利功.日语授受关系句型与对应汉语表达的比较(之一)—关于日语「てもらう」句型[J].中国校外教育,2010(3).

[10]佟利功.日语授受关系句型与对应汉语表达的比较(之二)—关于日语「てくれる」句型[J].中国校外教育,2010(4).

[11]佟利功.日语授受关系句型与对应汉语表达的比较(之三)—关于日语「てやる」句型[J].中国校外教育,2010(5).

猜你喜欢
听话者日语句型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典型句型大聚会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谁之误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
看漫画,学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