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国内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分析

2010-03-23 03:15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财务资产部冶金价格信息中心
中国钢铁业 2010年9期
关键词:钢材价格价格指数钢材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财务资产部 冶金价格信息中心

7月份,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由于粗钢产量明显下降,国内市场供需矛盾有所缓解,钢材市场价格从7月下旬开始出现小幅回升态势;国际市场受需求不旺等因素影响,钢材价格继续回落。

一、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总体下降,降幅较上月明显收窄

7月末,CSPI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13.49点,比上月末下降2.40点,降幅2.07%,较上月收窄1.6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综合价格指数上升了3.34点,升幅3.03%。

1.长、板材价格环比均有所下降

7月末,CSPI长材价格指数为116.41点,环比下降1.01点,降幅0.86%,较上月收窄2.51个百分点;板材价格指数为113.32点,环比下降3.51点,降幅3.00%,较上月收窄0.81个百分点。板材降幅比长材高2.6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长材指数下降0.27点,降幅0.23%;板材指数上升3.85点,升幅3.52%。(见表1)

2.绝大多数钢材品种价格继续下降

7月份,除螺纹钢价格由降转升外,其他品种钢材价格继续下降。其中:螺纹钢价格环比上升0.28%;普线下降0.63%;中厚板、热轧薄板、热卷板和热轧无缝管分别下降1.72%、1.74%、0.90%和1.98%,降幅较上月均有所收窄;冷轧薄板、镀锌板分别环比下降5.24%和3.16%,降幅较上月有所扩大。(见表2)

3.钢材价格出现回升态势

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自4月第4周下降以来,至7月中旬,已连续12周环比下降。7月16日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10.61点,比4月峰值126.40点下降了15.79点,降幅12.49%。其中长材下降13.70%,板材下降12.57%;7月中旬后,钢材市场价格呈现回升走势,至7月末,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回升至113.49点,比7月中旬回升2.88点,升幅2.60%;进入8月份以来,钢价指数继续呈现回升走势,至8月第2周,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升至116.40点,比7月最低点上升5.79点,升幅5.23%。(见表3)

表1 7月份CSPI国内钢材价格指数变化表

表2 7月份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及指数变化情况 元/吨,%

二、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7月份,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尽管各项经济指标增速环比下降,但投资、消费和出口继续保持增长;钢铁生产增速明显回落,市场供需矛盾有所缓解,致使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出现回升态势。

1.用钢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增速回落幅度趋于平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9866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7.2%,比上半年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仍是较高增长水平;7月份,全国制造业PMI指数51.9%,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连续第17个月保持在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比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降幅较上月减小2.5个百分点。在与钢铁行业联系较紧密的下游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速分别环比上升了1.3和0.6个百分点;其他主要用钢行业增速回落幅度均小于上月,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8%。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拉动钢材消费保持增长。

2.钢铁产量环比下降,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7月份,全国生铁产量4758万吨,环比下降219万吨,降幅4.4%;粗钢产量5174万吨,环比下降202万吨,降幅3.8%;钢材产量(含重复材)6767万吨,环比下降376万吨,降幅5.3%。7月份平均日产粗钢166.9万吨,连续第3个月环比下降,环比减少12.3万吨,降幅为6.9%。在投资和消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情况下,钢铁产品供给量减少对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3.原燃材料价格仍居高位,对钢材价格形成支撑

据海关统计,7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为141.38美元/吨,环比每吨上涨1.53美元,涨幅1.09%;国产铁精粉、冶金焦、废钢等价格环比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见表4),特别是钢铁生产企业,由于钢材价格的持续下跌,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大部分企业处在亏损边缘。随着钢材市场供需矛盾的改善,钢材贸易商和钢铁生产企业都有提高钢材价格的迫切愿望。

4.钢材库存呈下降趋势

7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5种钢材社会库存量合计为1454万吨,环比减少78万吨,降幅4.95%。从品种上看,长材库存下降比较明显,其中螺纹钢、线材库存环比分别下降9.32%、14.98%;板材中的热轧板卷和冷轧板库存则分别上升了14.39%和1.58%;中厚板库存下降6.71%。从总体上看,尽管钢材社会库存环比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见表5。)

三、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继续大幅回落

在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日益明显和通缩风险抬头的背景下,国际市场钢材需求不旺;尽管全球粗钢产量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了较高增长,国际市场仍表现为供大于求,钢材价格继续大幅回落。截止7月末,CRU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78.8点,环比下降16点,降幅8.2%,比上月扩大3.3个百分点。

1.长、板材价格均继续回落,长材降幅超过板材

7月末,CRU国际长材价格指数为188.3点,环比下降21.6点,降幅10.3%,比上月扩大7.5个百分点;板材价格指数为174.0点,环比下降13.2点,降幅7.1%,比上月扩大了1个百分点。长材价格降幅超过板材3.2个百分点。(见表6)

表3 各周CSPI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表4 7月份国内钢铁原燃材料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表5 1-7月国内钢材市场库存变化情况 万吨,%

2.亚洲、欧洲市场降幅较大,北美降幅相对较小

(1)北美市场

7月末,北美市场钢材价格指数为164.0点,环比下降10.7点,降幅6.1%,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7月份,美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5.5%,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是去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新订单指数下降5.0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下降4.4个百分点;非农部门就业岗位减少13.1万个,就业岗位连续两个月负增长,消费增长乏力;7月末,美国国内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0.5%,比7月初的72.4%,下降1.9个百分点;截止6月末,美国服务中心钢材库存连续7个月环比增长。美国市场钢材资源供大于求,在废钢价格下跌、成本支撑因素减弱的条件下,钢材价格呈持续下降走势。(见表7)

(2)欧洲市场

7月末,欧洲市场钢材价格指数为185.7点,环比下降16.1点,降幅8.0%,比上月扩大5.6个百分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季度欧元区GDP较上一季度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1.7%。德国经济一枝独秀,但英、法、意、西以及希腊等国经济增长乏力,凸显整个欧元区经济良莠不齐、两极分化的现状。7月份,受德国工业强劲增长推动,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达到56.7%,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除德国外,英、法等国PMI指数仍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中:德国PMI为61.2%,环比提高2.8个百分点;英国PMI为57.3%,环比下滑了0.3个百分点;法国PMI为53.9%,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英国市场线材、钢筋价格跌幅较大,小型材和型钢保持平稳,板材价格明显回落,特别是热轧带卷、冷轧带卷和热浸镀锌卷跌幅较大。(见表8)

(3)亚洲市场

表6 7月末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变化

表7 7月份美国中西部钢厂钢材出厂价格表 美元/吨

7月末,亚洲市场钢材价格指数为183.6点,环比下降19.1点,降幅9.4%,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7月份,日本制造业PMI指数为52.8%,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产出指数53.8%,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为13个月来最低水平;新出口订单指数55.4%,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为5个月来最低水平;韩国PMI指数53.2%,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已连续第3个月下滑,是去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台湾地区PMI为50.5%,环比下降3.3个百分点,为去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亚洲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制造业活力持续下降,钢材需求持续疲软状态。远东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且降幅比上月明显扩大。(见表9)

四、后期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下半年,国家宏观调控主基调是保持政策稳定,核心是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钢材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国家不断加大淘汰落后工作力度,钢材供需矛盾会有所缓解,但由于国内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钢铁产能过剩矛盾突出,钢材价格难以大幅度上涨,预计后期钢材市场仍将呈小幅振荡、波动运行态势。

1.宏观经济持续向好,钢材需求平稳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尽管最近有迹象表明全球经济复苏动力放慢,但全球经济复苏预计将得以延续。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从拉动经济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出口和消费情况都很健康。投资方面,国家正在启动一些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如西部大开发、长三角地区、中部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等都会带动全局增长,投资增长后劲很强;消费也有了快速增长,今年前7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2%,比去年同期增速加快3.2个百分点,而且中国正处在消费升级阶段,交通和住房消费增长潜力很大;出口恢复很快,1-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0.9%。其中,出口增长35.6%,进口增长47.2%。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巩固经济发展良好态势,钢材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2.国家加大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力度,有利于钢材市场的稳定

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如6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例》,对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结构调整、生产经营秩序等提出具体实施意见;8月8日又公布了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其中炼钢28家、炼铁175家,涉及炼铁产能3524.6万吨,炼钢产能876.4万吨。要求这些企业的落后产能必须在今年9月底前关闭;8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印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工业主管部门务必将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县和具体企业。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将有利于钢材市场供需矛盾的缓解。

表8 7月份英国钢材市场交易价格表 美元/吨

表9 7月份亚洲地区远东市场到岸价格表 美元/吨

3.钢材出口明显下降,将加大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

据海关统计数据,7月份,我国出口钢材455万吨,环比减少107万吨,下降19.04%;钢坯环比减少6万吨。目前国际钢材市场也表现为供大于求,且价格大幅回落,需求增势趋缓;国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挤压我国钢材出口继续增长的空间;从7月15日起开始执行取消热轧板卷、中厚板、大型型钢等品种出口退税政策,涉及当前钢材出口总量的45%左右。上述因素将抑制后期钢材出口数量,对国内市场供需平衡形成较大压力。

后期市场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密切关注钢材市场变化,正确把握钢材价格走势。7月下旬以来,钢材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钢材价格呈现小幅回升态势,主要是企业减产、市场信心增强的作用。后期市场仍面临国家政策调整、出口减少、库存偏高等不确定因素。钢铁企业必须密切关注钢材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正确把握市场走势,制定合理的出厂价格政策。

二是切实转变增长方式,积极调整品种结构。目前钢铁生产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严重制约了钢铁行业健康发展。钢铁企业应认真研究下游用钢行业发展趋势,对市场、技术进步、品种质量、标准、节能减排等方面发展作出客观评价分析,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适应市场变化。

三是大力降低成本,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今年以来,钢铁企业一直面临原燃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即使目前钢材价格有所回升,企业生产也只是保本微利水平,行业盈利水平明显偏低。钢铁企业要深入开展“对标挖潜”降成本工作,分析企业间的成本差距和效益潜力,研究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猜你喜欢
钢材价格价格指数钢材
2022年11月我国出口钢材559万吨
春市营销环比回升 价格指数环比小涨
钢材集中采购管理思考探究
钢材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16年钢材价格上涨明显
8月百城价格指数环比连续16个月上涨
7月百城价格指数环比连续15个月上涨
各种价格指数
中国首次成钢材净出口国
2012年7月全国钢材分品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