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安全性问题浅析

2010-04-03 16:29田韫智
重庆建筑 2010年8期
关键词:安全性道路设置

田韫智

(1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河南郑州4500012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河南驻马店463000)

居住区安全性问题浅析

田韫智1、2

(1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河南郑州4500012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河南驻马店463000)

居住区安全是住宅商品化高速发展的产物,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居住区中存在的空间层次、建筑构件、交通流线、住宅内部设计等安全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居住区安全性;公共空间;私密空间;视域范围

1 居住区安全性问题来由

在住宅商品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成为构建社区平安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的安全性便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根据调查统计,高达87%的小区住户对所居住小区安全性存在意见,越来越多的居住区安全隐患被摆放在我们的面前。

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人的需求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交往、心理、自我实现”,安全性的需求仅次于最基本的生理性需求,这成为我们研究居住区安全性的理论基础。从安全层次理论需求不难看出人们期望居住环境的安全、方便、舒适,并总是把安全放在重要位置。

2 居住区安全性问题分析

总体归纳,居住区所存在的安全性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室外空间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相关建筑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住宅设计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引发居住区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在建筑设计中存在弊病外,房产开发商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1 空间层次错乱缺乏安全性

(1)空间层次错乱导致安全感流失。许多居住区分批次建成,在设计上进行空间整体规划设计,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会发现空间序列上存在着问题。在大力提倡设计以人为本的今天,居住区空间设计上却存在着公共空间内邻里交往空间界定不明确、私密半私密空间过少而导致住区居民在进行室外活动时安全感的流失的尴尬。主要问题是虽然使用空间上有主次关系,但是关于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没有准确的定性,在减少邻里间相互交流的同时,使住区居民缺乏领域感。

公共交往空间缺少明确限定区域和界限,活动区域没有明显标识,居民难以真正融入其中;私密、半私密空间开放化设计,造成空间使用上的浪费;同时,组团绿地、相邻庭院之间的隐蔽空隙所形成的剩余空间无人利用,安全性较低,是犯罪活动的高发点,相关绿化设施也经常遭到破坏。

(2)小区交通组织上的安全缺陷。部分居住区内道路设计不够合理,住区内道路不符合居住区内部道路等级划分标准最低值。为了最大限度地建设住区,居住区内道路的转弯半径过小,视线范围狭窄,容易引起居住区内部交通事故。部分停车场位于小区二级道路边上,毗邻组团绿地,儿童经常在附近活动,行人的通行量也很大,在车行进时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居住区道路设计过窄,导致紧急疏散困难,消防车难以通过,不符合消防需求。

(3)视域不通透,不利于形成自然监视。居住区内部景观为了营造浓厚的自然气息,在中心区域选择高大树木或灌木密植,影响视线的开阔性,造成不可达的视觉范围。不利于住区用户在该区域内对活动的老人、儿童进行看护,同时也会影响低层住户的室内视线,陌生人的入侵也不易被发现,存在不利于安全防范的因素。

2.2 建筑构件安全性不高

建筑构件除了起到作为建筑辅助功能实施者的作用外,在居住区设计中更要起到合理围合私密空间、阻止不安全因素进入的作用。空调支架、阳台等建筑构件普遍安全性不高。犯罪分子可以轻易地沿着阳台或者空调支架,剪断用户自行安装的防护网进入室内,对住户的自身及财物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2.3 小区内部设备安全性较差

(1)变电设备设计。住区内部变电室应该设置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位置,有明显的标识,周围有阻隔进入的措施,防止造成意外。在实际施工中,部分住区内部的变电设备室的位置不合理,处于小区主要绿地附近,儿童能轻易攀爬进入,并且附近无明显标识或警示符号,容易造成意外的伤害。

(2)活动场地材质选择不注重安全性。小区内部的活动场地使用频率最高的人群为老人和儿童,这两种人群都属于弱势群体,活动场地在材质和器材上应该达到最高的安全性设置,保证使用人群的安全。在设计施工中,活动场地的材质在防滑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可以经常看到儿童玩耍时在光滑的场地上跌倒。

2.4 建筑空间内部

居住空间内部单元内楼梯在设计上大都存在着安全缺陷,缺少防滑措施,楼道过于狭窄,不利于安全逃生。部分住区单元门为单侧开启,遇到突发性事故时不利于实施救助措施。单元内暖气表箱位置不合适,位于楼梯平台间,在并不宽敞的空间内再次阻碍了人流交通。

在户型设计中,没有过多考虑儿童和老人的安全问题,户型内经常见到突出的墙角,卫生间和厨房内也缺少辅助设施。室内利用台阶抬升空间,但是并未对台阶做安全处理,很容易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3 居住区安全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3.1 合理进行居住区环境规划

(1)明确定义公共活动区域。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中明确的公共活动区域界限的设定有利于加强邻里之间的相互交往,形成边界明确的公共场所,使住区居民相互之间信息传递加大。在公共活动区域的界定中,应提供整洁的环境、便利的休息设施及简易的休闲设备。这种空间层次明确的场所,可以吸引居民参与其中,增加住户间亲密度。

(2)增加私密空间的设置。通过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知道,人在封闭性强的空间有更强的安全感。人在居住区环境中过大的公共开放性空间活动,会觉得没有私密性。在公共空间的边缘、组团、院落之间应设置部分私密空间,以满足居民私密交流活动的需要。私密空间设置在公共空间清晰的边缘,便于形成可防卫空间,减少由于私密空间过于封闭而产生的犯罪活动发生。

(3)营造合适的视觉范围。在居住区室外环境规划中,应合理布置小区景观的高度及密度,减少高大树木的种植,营造开阔的视域空间,提供便于低层住户通风、采光的地貌条件,并满足住户在室内对儿童、老人在室外空间活动的监控。通过良好的视线范围对入侵者形成自然监视,预防和制止犯罪的发生。

3.2 增加小区道路交通安全性

(1)增加住区道路的层次。在必须满足住区道路交通规范设置的同时,形成住区内多层次空间领域划分,可以强调住区——组团——院落三级道路层次,空间由开放转入封闭的层次感便于住区管理和监视系统的安装,增加安全感、私密性及邻里交往。

(2)确保道路宽度符合规范。在居住区道路的设计上,首先需要满足住区道路设计规范要求的宽度,设计合适的转弯半径,这样才能提供给使用者合适的视线范围,保证道路的安全性和畅通性。二级道路必须满足消防防火规范需要,方便灾情发生时救火车及时进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3 提高建筑构件设计的安全性

在建筑平面设计中,加强对住区安全性的理性分析:

(1)相邻近的窗户要保持合适的距离,大于人的臂长和腿长;减少飘窗等悬挑构筑物的设置;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减少遮阳板的设置,若需要,在设置位置、挑出宽度、高度上需精确计算;排水管设置不宜外露、空调架设置位置要恰当;这样才能防止罪犯进行室外攀爬。

(2)多层住宅低层院落应配置院墙,在顶层设置上考虑变平顶为坡顶,防止屋顶间的连通,这样才能减少犯罪分子作案侵入和逃脱。

3.4 提升建筑空间安全性能

在居住空间内部的设计中,应加入安全性的考虑。除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上充分考虑采光、朝向、空间大小等因素对人的心理安全性影响外,还应该避免居住空间内部的不安全因素出现。减少室内凸凹角的出现,加强室内楼梯、台阶的安全性能,注重室内窗户的安全性,防止儿童或进行清扫时发生意外。在单元内部,拓宽楼梯间的平台,合理加宽楼梯宽度,创造安全逃生的必要条件。

4 结语

居住空间安全性设计研究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的、持久发展的领域,是安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需要安全学者、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以及哲学家等共同研究和探索下去。

责任编辑:余咏梅

A Brief Analysis of Security Issues in Residential Areas

The security issues within residential areas,a result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ized housing communities,cannot be neglected in the present society.The paper,by analyzing some security issues related to special level,components of building,traffic stream line and the inner part of residential design,offers som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populated area security;public space;private space;field of vision

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07(2010)08-0017-02

10.3969/j.issn.1671-9107.2010.8.017

2010-4-29

田韫智(1983-),女,助教,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与理论。

猜你喜欢
安全性道路设置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