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灌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2010-04-04 07:40薛金香陈鸿福
东北水利水电 2010年2期
关键词:微灌灌溉发展

薛金香,陈鸿福

(包头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内蒙 包头 014020)

1 微灌的发展现状

1.1 国外微灌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在微灌之中,渗灌出现得最早。1860年在德国首次利用排水瓦管进行地下渗灌试验,结果可使种植在贫瘠土壤上的作物产量成倍增加。这项试验连续进行了20多年。1920年在水的出流方面实现了一次突破,研制出了带有微孔的陶瓷管,使水沿管道输送时从孔眼流入土壤。1923年苏联和法国也进行了类似的试验,研究穿孔管系统的灌溉方法,主要是利用地下水位的改变来进行灌溉。

1934年美国研究用多孔帆布管渗灌。自1935年以后着重试验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孔管系统,研究根据土壤水分的张力确定管道中流到土壤里的水量。荷兰、英国首先应用这种灌溉方法灌溉温室中的花卉和蔬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塑料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塑料管。由于它易于穿孔和连接,且价格低廉,使灌溉系统在技术上实现了第二次突破,成为今天所采用的形式。到了50年代后期,以色列研制成功长流道管式滴头,在滴灌技术的发展中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滴灌开始重视,滴灌得到了快速发展,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微喷灌出现的较早,在滴灌出现以前,以色列就重点研究过。1969年首先在南非研制试用,1976年被美国列为专利,70年代在世界上得到了发展,80年代以后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近10年来,微灌作为新兴的灌溉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根据国际灌排委员会的微灌工作组所作的三次调查,1991年世界微灌面积为1768987hm2,比5年前增长了63%,比10年前增长了329%。尽管至今微灌在世界总灌溉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不到0.8%,但其增长率远高于其它灌溉技术。

目前美国的微灌面积最大,为606000hm2从1986年至1991年增加了55%。其它国家微灌面积排序为:西班牙(160000hm2),澳大利亚(147011hm2),南非(144000hm2),以色列(104302hm2)。这些为微灌面积较大的国家,超过4万hm2以上的国家还有意大利、埃及、墨西哥、日本、印度、法国和泰国。以微灌面积占各国总灌溉面积的比重来排序,则塞浦路斯所占比重最大,为71%。以后为以色列(51%),约旦(21%),南非(13%)。美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微灌占总灌溉面积的3%~8%。微灌的应用仍以经济作物为主,各类作物所占比例为:果树为55.4%,蔬菜 (包括大田和温室)为12.5%,大田作物(包括棉花、甘蔗等)为7%,花卉(包括苗圃和温室)1.5%,其它作物(包括玉米、花生、药材等)为23.6%。

1.2 国内微灌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山西省临汾的龙子祠引泉工程、河南省济源的合瓦地灌排工程,是最早的渗灌工程。1975年以后,山西省万荣县、河南省许昌市及江苏省的常熟、睢宁、南通、启东、徐州等地进行了渗灌试点。做法是把透水管埋于地下40~50cm处,间距3~3.5m,灌溉水通过管壁微孔渗出,再利用毛细管作用扩散在管道周围浸润土壤,供作物吸收利用。渗灌优点很多,但由于渗灌管的制造、材质、投资、施工和表土湿润差、堵塞不易及时检修等问题,当时仅限于试验阶段,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现代微灌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在引进、消化技术的基础上,从无到有,逐步被人们认识和接受。首先引进的是滴灌设备,这以后国内对滴灌进行了重点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和经验。随后,微喷灌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83年湖南省零陵柑桔示范园用澳大利亚赠送的全套微灌设备,发展了20hm2柑桔喷灌。1984年国内几家科研机构制造了几种微喷头,投入批量生产,使我国的微喷灌技术有了很好的起步。1985年福建省龙溪地区引进安装了当时达世界先进水平的美国整套微喷灌设备,大大促进了我国微喷灌技术和设备的发展。随着制造水平的提高和材料的改进,渗灌管的性能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正在逐步推广应用中。

到1991年,我国微灌使用面积已有2万多hm2,在过去的20多年里,在设备研制和经验积累等方面都为我国微灌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最近几年,由于国家的重视和实际的需要,各地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微灌在我国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2 微灌的应用前景

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微灌是一种最省水而灌溉效果显著的先进灌溉技术。由于世界上水资源越来越紧张,若干年后,在干旱地区主要依赖于微灌,而在非干旱地区,必须提高水的利用率。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各异,包括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降雨量少的地区急需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在降雨量充沛的地区,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也经常发生季节性春旱、夏旱和秋旱,微灌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1]王留运,叶清平,岳兵.我国微灌技术发展的回顾与预测[J].节水灌溉,2000,(3).

[2]王仁法.微灌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全国农用塑料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研修班论文集[M].北京,1999,(1).

[3]曹红蕾.微灌技术在设施农业中防治土壤盐渍化的研究与探讨[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

[4]杨玉林.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机械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1.

猜你喜欢
微灌灌溉发展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微灌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微压冲洗式沉沙过滤池及磁化水微灌技术推广应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南方多雨区喷微灌发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