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设备质量故障分析及对策

2010-04-04 16:11张惟中
电力安全技术 2010年1期
关键词:调试监督生产

张惟中

(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 100031)

据统计,1999年至2008年的10年间,北京电网35kV及以上输变电设备共计发生设备质量故障367次。其中,制造质量不良239次、施工质量不良53次、检修质量不良75次。

1 设备质量故障原因分析

(1) 质量故障、制造质量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制造质量、材质、工艺和焊接不良,结构不合理、零部件不合格、尺寸超差、原理错误、错装错接、遗留异物。

(2) 施工质量不良的主要原因是遗留尾工、未按设计施工、调试管理不当、尺寸超差、处理和维护不当、施工破坏、裕度不够、工艺和施工质量不良、漏装漏接。

(3) 检修质量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封堵不严、漏装漏接、错装错接、错用材料、调试错误,误碰误动、误整定、误操作、违章操作、裕度不够,整定计算、调试管理、维护、处理不当,焊接、工艺质量不良。

2 设备质量故障责任分析

(1) 设备制造质量监督和检验存在漏洞;产品采购质量把关不严,造成设备制造质量、材质、工艺和焊接不良;结构不合理、零部件不合格、尺寸超差等问题。

(2) 施工单位大量采用工程分包、劳务分包,大量雇用临时工。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不强。

(3)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存在不到位的现象,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和采取措施的针对性不强或现场落实不到位。

(4) 施工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或执行不到位。施工现场安全措施不落实、组织分工不合理、工作流程不清晰及施工标准化作业工作开展力度不够等问题。

3 加强设备质量管理对策

3.1 提高标准化设计水平

大力推进电网设计标准化工作,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认真贯彻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组织开展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和关键点识别活动,确保各项技术规范、标准、反事故措施在工程设计中有效落实。同时,在规划、设计阶段重点监督:规划设计可行性论证中劳动安全与卫生部分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初步设计中《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以往同类工程的设计质量事故对策在本工程中的落实。

3.2 强化设备入网管理

坚持设备质量事故通报制度,加强设备厂家资质审核、信誉评价,完善评标办法,强化监造环节责任。在招标采购定货中不仅要按指定的生产厂家选型,而且还要严格要求厂家对产品质量控制程序进行过程控制和出厂试验,对一些生产厂家的产品进行必要的监督,避免由于制造、材质质量不良给设备的安全运行留下缺陷和隐患。同时,在设备制造阶段重点监督:与所制造产品及配套防护装置(包括引进技术和引进设备)有关的国标、部标(含其他部的相关标准)及合同的贯彻落实;同类设备已发生过的制造质量事故的反事故对策的落实。

3.3 狠抓施工和检修安全质量管控

建设单位要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确保“零缺陷”投产发电。实行完善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质量管控机制,综合考虑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环境因素对生产工序的影响,以电网建设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工艺监督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以施工和检修作业现场的危险点分析、作业指导书等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把好安全质量关,减少因施工和检修安全质量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同时,在建筑、安装及调试阶段安全重点监督: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有关项目的“三同时”落实,以及上述项目设计变更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设备调试前调试方案和安全措施的制订;分项承包基建工程的所有施工单位承包资格的审查监督和承包合同中有关安全、质量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扩建、改建工程中,保证生产单位安全运行的安全措施的制订和落实。

3.4 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工作质量

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工作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适合工作的要求;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工作前要认真分析危险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并且要加强“两票三制”现场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发现违章要严格考核,使“两票三制”真正落实在现场、落实在每个人的工作中。各运行管理单位应进一步提高设备质量验收工作的管理,防止因质量不良导致故障的发生。

同时,在生产准备阶段和设备移交生产后安全重点监督:提前配备生产人员和组织培训等有关规定的落实;现场运行规程和其他管理制度与技术管理基础资料的编制、审批工作的落实;试运行前各种安全工器具,起重工器具,以及安全设施的落实;有关生产人员参加新设备投产前安装、调试规定的落实,并按规定培训考试合格。

4 结束语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是电力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生产等部门的共同任务,安全生产是检验电力建设和电力生产等部门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每个部门都必须从电力建设到电力生产,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行业有关规程、规范及反事故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实行全过程的设计、设备(材料)订货、施工、验收以及生产运行维护等质量管理和监督,通过危险点分析、作业指导书等有效措施,前移安全质量关口,减少因安全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确保人身、电网、设备安全。

猜你喜欢
调试监督生产
用旧的生产新的!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基于航拍无人机的设计与调试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FOCAS功能在机床调试中的开发与应用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