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精神的共性解读和构建策略

2010-04-04 16:21张祖华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年6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

张祖华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206)

建设教育强国、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内许多高校追求的目标。而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这是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和灵魂之所在。当前我国大学精神严重滑坡和缺失,高等教育工具化、功利化倾向严重,属于高等教育共性的价值目标被严重弱化和扭曲,导致大学精神严重缺失。因此,重新认识和建构大学精神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现代大学精神的内涵

一所大学,物质设备是其外壳,大学精神才是其灵魂和核心,只有外壳没有灵魂则是“有形无神”,是极其危险的。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活力的源泉和动因,是一所大学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因[1]。

何谓大学精神?文章认为大学精神是由特定的历史传统、社会习俗、民族精神、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操等凝聚而成的一种文化理念,是藏之于心、弥漫于外的一种独立文化,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对每个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产生难以抗拒的“心理磁场效应”,影响着每个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大学精神是一种与政治和社会保持一定距离、同时又密切关注其演变趋势的探索精神[2]。其基本内容包括独立精神、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3]。

精神是属于人特有的现象,大学精神是大学人的精神追求,是大学人高贵的“精神属性存在物”,是大学人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精神体现,是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的精神特征,是支配大学人工作、学习、生活的共同精神信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之所在。

二、现代大学精神的共性特征

虽然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但其中包含着一些共性东西,这些是每所大学都应当坚持和维护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特征:

(一)独立自治

人有人格,校有“校格”。人之立,首先是人格意义上的独立;校欲立,也必然先是校格意义上的独立。这应该是大学人首要的共性价值理想。大学是一个按自身办学规律发展起来的独立组织,大学的主体地位,不仅表现为独立的法人关系,更表现为独立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首先表现在“校格”独立上。世界名牌大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大学要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以其独立的精神,不断地与来自宗教的、世俗的观念作斗争,保持自己的立场与品性,维护自身的风骨和尊严。1996年11月5日,牛津大学各学院的学监们以259票对214票的表决结果,否决了沙特阿拉伯亿万富翁瓦菲支塞义德的提议。后者建议向牛津捐款340万美元,让牛津建立一所“世界级的工商学院”。牛津人认为,教育是让学生为公众服务,而不是对赚钱有所准备。古老的牛津大学在其八百多年的办学史中始终保持着自己“固执”与“保守”的品格,有着一种不屑尘俗、坚持自己的传统的执著和英格兰绅士般的高贵品质,正是这种高贵的精神品质吸引、熏陶、感染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莘莘学子[4]。许多大学对于创校理念或引以为傲的特色也往往多加坚守,绝不因世俗、环境的变迁而改变。譬如,麻省理工学院自创校以来从来没有颁赠一个荣誉学位,不办医学院,不培养明星式运动队伍,这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三不政策”。由此可见,“校格”独立、营造特色是大学办学的关键所在,即便在社会、世俗的打压下,也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其次,表现在校长人格的独立上。在中国早期的大学中,一些名校依据大学自治原则而组织教育活动[5],取得辉煌成就。比如,改造北京大学,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声誉的蔡元培先生,执掌中国精英人物的摇篮——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的梅贻琦先生,敢于顶撞蒋介石的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敢于向“蒋委员长约法三章”的浙江大学校长竺可祯,坚决不参加国民党使岭南大学成为华南名校的陈序经等。正是由于他们的卓绝努力,中国大学史上出现了辉煌篇章。

(二)求真尚德

求真就是坚持科学精神,善于揭示事物真相,敢于叩问天下真理;尚德就是坚守人文精神,以仁爱之心、慈善之德、宽容之胸对待自然、社会、他人与自我。在大学精神中,这两者是同时兼备的,因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然而,它在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使人类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生态失衡、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臭氧空洞、能源危机、价值扭曲、道德滑坡、精神滑落等。所以,科技越发展,人类社会就越迫切需要高瞻远瞩地指导科学技术的应用,并使之合乎人道,合乎理想的思想精神、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而反过来,如果一味倚重人伦纲常,不顾世界变化、科技进步、经济的发展,又必然会陷入文化复古主义的泥淖而难以自拔。

因此,我们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这两者的结合,将孕育出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和富于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这将是现代大学精神的最好设计。

(三)勇于创新

大学精神,从其整体来考察,无论学校自治还是学术自由,无论人文精神还是科学精神,归根到底就是维护和发展创新意识。一流大学都拥有超强的创新能力,现代大学培育创新能力,首先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鼓励师生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敢于质疑,大胆探索,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叩问青天,敢于挑战权威。同时,行政领导和学术权威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保护个体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全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努力打造勇于创新的校园环境。正如中山大学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所言: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二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教育的主人。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将知识的传授与思维的激发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少传授多激发,少灌输多交流,少批评多激励,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发现学生的特长,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四)理性批判

理性批判与大学应具有的社会关怀精神直接相关。大学应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保持持久的清醒感和判断力,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不随大流,不媚俗,如荷花般高贵,“出淤泥而不染”,永释清香。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不可避免地裹挟其中,我们更有必要倡导一种文化自觉和理性批判精神,勇敢地直面草根阶层,理性地探讨社会突出问题,主动思考中国的未来与使命。美国现代大学的先驱,以创办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而闻名的费莱克斯,在其出版的《美国的、英国的、德国的大学》一书中说:大学的存在,不仅表明人类的历史值得保存,也表明人类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创造文化。大学应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不应“随俗逐流”。大学基于一定的价值体系,对社会风尚保持适当的批判性的抵制,有助于保持社会的清明与理性。大学不是一个温度计,对社会每一种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想要的,而是社会需要的。儒学大师余英时先生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写道:所谓“知识人”,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个人私利的。在西方语系中,知识分子通常被译为具有良知的人,具有独立的判断思考能力与理性的社会批判勇气,将这种精神和勇气带入高层,并扩展到全社会,以期发挥知识分子具有社会良知的作用。将知识分子的理性批判精神与政治家的务实态度有机结合起来,也许最为符合现代的大学理念。

三、现代大学精神的主要功能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精髓,其对于大学的作用,犹如人的精神对于人的存在一样意义重大。这种作用是无形的,却是巨大的。历史告诫人们,有了大学精神,学校可以从坎坷中走向辉煌;没有了大学精神,即使是一流大学也会有形无神,走向衰败。大学精神对于大学发展的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凝聚功能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它是传授、探索高深学问的地方,属于精神生产领域。探讨高深学问的学者有个特点,他们不在乎丰裕的物质财富,而更在乎丰富的精神财富和高远的理想抱负。因此,大学精神如磁场效应般吸引、汇聚着优秀人才。一些名牌大学并没有现代化的硬件设备和丰厚的工资待遇,却有着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使人才“向而往之”、“趋而附之”,从而形成递增效应,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科研实力进一步提升。这就是大学精神凝聚功能。

(二)激励功能

大学精神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境界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能取得多大成就,为人类做多大贡献。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积极上进的激励必不可少,而高校是知识分子汇集的地方,更需要精神鞭策。大学精神,一旦得到大学人的认同,便会提供这种力量,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使大家拥有归属感。这种激励作用对于知识分子规划人生与事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尤其当大学精神内化为个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导向时,就会产生一种价值导向作用,激励着人们尚德求真、勇于创新。有多少学人为了探求真知,废寝忘食,顽强拼搏;有多少学人为了坚持真理和公义,刚正不阿,清心寡欲,奋力抗争,即使牺牲生命亦在所不辞。大学精神始终是学校发展和前进的动力源泉,是大学人内心的精神支柱。

(三)辐射功能

大学是人类文明的辐射源。文明,是人类社会开化和进步的一种标志,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大学是人类社会的思想库,纵观人类历史,可以这样说,大学是社会文明建立、嬗变、变革的辐射源。而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高低,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服务贡献社会的大小,关键在于这所大学的文化软实力,而大学文化的核心在于久经锤炼的大学精神。这种作用虽是无形的,却是巨大的。

(四)规范功能

严格的规范、严肃的态度、严谨的作风正是大学精神的必有之义。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并作为大学人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规范性,表现为学校风气、学校传统以及大学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贯穿于学校的指导思想、战略规划、规章制度、师德师风、教风学风、价值取向、学术规范等等,它对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起着制约和规范作用。这种规约作用,会通过每一个大学人的言谈举止及精神风貌体现出来,并最终汇合、聚集成一所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彰显出来。正是这种精神感染、同化和规范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四、在大学发展中构建现代大学精神

构建大学精神,既不是学者苦思冥想的产物,也不是官员随意勾勒的图画,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理论与实践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需要耗费数代甚至数十代大学人毕生的心血,其间还要经得住社会大浪的冲刷,经过历史积淀才能形成。构建现代大学精神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从历史中积淀

大学的历史就是大学精神不断锤炼、积淀的历史。任何一所大学,其校史无论长短,但都是属于自己的历史。一所大学从其建校之日起,就开始了自己的历史征程,沐雨栉风,筚路蓝缕,无不留下历史的印记。校史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大学精神的成熟度、稳定度。“学术自由、独立自治、真理至上”是中世纪欧洲大学向现代大学转变过程中所积淀的具有稳定生命力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20世纪,美国人把德国大学精神和美国实用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创立了研究型大学,使大学走出“象牙塔”,服务社会,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精神内涵。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建立要追寻到蔡元培先生和梅贻琦先生,其中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兼容并包、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梅贻琦先生提出的“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的清华精神,是早期中国大学精神的典范。他们提倡着这种精神,坚持着这种精神,实践着这种精神,使我国早期的大学有一个较高的起点,而且造就了中国大学史上的“黄金时代”。大学精神使大学有了生命,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基。

当然,在我国,现代大学的历史很短,其间(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还遭受外部力量的巨大打击,高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受到了明显的限制,大学历史的演进也增加了很多复杂因素,更有一些白手起家新建的大学,应如何铸就大学精神呢?第一,从自己的办学思想、目标定位、发展思路、价值取向、内在追求、精神潜质中挖掘,这些因素正是一所大学培育自己精神风范的重要源泉。第二,从更为广泛的中华五千年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其中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为我们今天培育大学精神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如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兼容并包”,上海大学的“自强不息”等等。

(二)从名师中挖掘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于大学来说,名家、名师就是其灵魂和精髓之所在,就是其“仙”和“龙” 之所在。一所大学有一个好的校长、一批好的学者,将铸就出光辉的大学精神。名家、名师对外可以树品牌,立形象,扩空间;对内可以树榜样,立威信,聚人心。他们是一所大学的脊梁、中流砥柱,他们是大学精神的创造者、传承者、践行者,他们更是大学办学的脊梁、精髓和灵魂。例如,一提起北京大学,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马寅初等知名学者。

纵观国内外知名大学,办好一流大学的诸多因素,归根到底,人是第一位和最重要的[6]。“柏林大学精神”之所以永放光芒,是因为柏林大学创办之初就有一个卓越的校长洪堡,并拥有一批能与当时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相媲美的教授队伍。柏林大学之所以在此后一个多世纪中保持世界第一流大学的声望,就在于她在各个时期都拥有一批一流的学者,如历史学家兰克、哲学家谢林和黑格尔、科学家普朗克,等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42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有14人是德国学者,其中柏林大学一校就有8人。一流的师资是柏林大学长盛不衰、遥遥领先的秘诀。

名家、名师的人格、学识、风范经历史的锤炼上升为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又时时体现出其特有的精神风貌,并显现出一种特有的校园精神文化现象,影响着校园文化的特质。因此,铸就大学精神,必须特别重视名师队伍建设。

(三)从制度中规范

制度是道德的沉淀,也是精神的外化[7]。塑造大学精神,建章立制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邓小平同志讲,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8]。学校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特色专业的建立,品牌学科的创建,名师高徒现象的出现,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求真尚德、学术自由、团结协作、平等正义等理念的形成,都要有学校规章制度来保证。制度失范、管理失效的学校绝不会产生良好的大学精神。没有制度做保证,即使一所学校暂时出现一种好的东西,也会如昙花一现,难以形成持久生命力传承下去。为此,学校必须依据自身发展规律,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建立起一整套系统的制度体系。把大学精神清晰地表达在规章制度中,使大学人的思想行动与大学精神相一致,使大学精神的价值理念变成清晰、现实的因素。因此,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是培育当代大学精神的根本保障。

(四)从文化中提炼

从学科概念讲,大学精神隶属于大学文化。大学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大学设施,二是大学制度,三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形成的前提,没有健康良好的大学文化,难以形成高品位的大学精神。因此,营建高雅精神文化家园,努力打造优秀校园文化显得十分重要。校园文化能赋予大学人一种文化意识和精神气息,长期置身于浓郁精神文化氛围中,个体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和同化,于无声处形成一种与之相匹配的文化意识和精神品质。如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以陶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十分引人注目,校园内处处凸现陶元素:学院标志性建筑物巨型紫砂浮雕、专门设计的具有现代气息的陶艺馆和具有传统风格的古龙窑、自行研制的技术性较高的大红琉璃瓦屋顶、紫砂材质的办公室标牌、校园中随处可见的陶瓷作品等。陶文化渗透于校园建筑、景点、雕塑、标语牌等。由陶文化提炼出的“纳陈吐新、精益求精、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陶精神更是于无声处影响着人,规范着人,提升了师生的精神修养和自身素质。

所以,一定要珍惜大学校园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硬件、每一个情景、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让校园处处都散发着幽香。教室里学子求学刻苦,学术厅报告精彩,运动场比赛纷呈,音乐楼琴声悠扬。生活其中,定会被其心旷神怡的气息所感动和熏染,校园文化的这种特有的、无形的、令人感动的气息,就是大学精神的集中外部呈现,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发挥着“精神成人”的功效。

[参考文献]

[1]罗海鸥.大学精神的提升与大学制度的创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1.

[2]解卫东,邓周平,崔景贵.现代大学精神的反思与建构[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0):6-10.

[3]刘焕彬,陈中文.大学精神的塑造及其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16-17.

[4]王勤,韩艳.一流大学与大学精神[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137-141.

[5]王长乐.中国现代大学目的的价值属性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12):1-4.

[6]孔捷.柏林大学精神与特征之探析[J].高教探索,2009(2):72-74.

[7]陈国锋.培育、建设大学精神的若干思考[J].理论月刊,2005(3):147-149.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93.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