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化山歌的传承与艺术特点

2010-04-07 08:55周涵杨建农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新化梅山山歌

周涵,杨建农

(1.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湖南娄底 417001)

论新化山歌的传承与艺术特点

周涵1,2,杨建农2

(1.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湖南娄底 417001)

新化山歌作为梅山文化中音乐中的一支,它的繁衍和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区特点,历史情况、生存环境、民生状态,特色文化的积淀是它的灵魂和精华,就新化山歌论述这一区域的地域特色,历史渊源、品种、艺术特色及其在梅山文化中的影响。

新化山歌;传承;艺术特点

一 新化山歌的产生

新化原属少数民族聚居地,古称:“梅山峒蛮”。如今虽经千百年的民族融合,峒民汉化,但仍然保持了爱唱山歌的习俗。新化多深山密林、幽谷和山洞,自秦至宋几乎与外界隔绝,以鱼猎为主,过着洞居野外,游猎无羁,不归王化的生活。梅山文化的形成,正是梅山村落山高水急的地理环境及多民族杂居,1000多年不服王化的结果。新化最初表现一种村落巫教文化,这是新化人们解释、征服大自然及社会生活的生动记录。歌谣是新化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梅山村里的社会变迁、风土人情就是用山歌表现出来的。比如,《清末民谣》、《恶人自有恶人收》等,大革命时期,湘中地域的农民运动轰轰烈烈,闻名全国,民歌也生动的反应了当时的斗争情景,体现出了人们的革命干劲来[1]。

新化作为梅山文化的发源地,其山歌也与梅山文化紧紧相连,梅山文化最初表现为一种村落巫教文化,在新化人家的神龛中,还设有梅山祖先神坐,逢年都要进行祭祀活动,在祭祀活动中巫师往往会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这种形式也是新化山歌兴起中的一个依据。新化山歌是瑶、苗、汉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的艺术结晶。由于多种民族的大融合,给新化人们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语言文化等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 新化山歌的种类

新化县是山歌之乡。劳动之余、喜庆节日、婚娶祭丧,县人常以歌谣抒发感情,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化山歌。

1、新化山歌形式多样。在句式结构上,有四句头、六句头、八句头和长段子,有七字式、五字式和长短相间式。因地域不同,民歌唱腔亦也差异,有高腔山歌、平腔山歌之分。高腔山歌流传于奉家、上团、天门、长峰、金凤、白岩等山区。这些地方的山歌具有高亢、嘹亮、粗犷、拖音长、节奏自由的特点,唱者用假声抬得山摇水动,具有粗犷、激越、调皮的抒情风格和野性美的特色。平腔山歌流行城区、白溪、洋溪、田坪等地。白溪、琅塘流行溜溜歌,洋溪还有一种独特的波罗山歌。在波罗山歌和滚板山歌中,高潮阶段是中间的滚板句,一般滚板一口气唱 20个字以后,多的一句滚到 50多个字[2]。

2、从内容划分,可分为历史歌、时政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传说歌、儿歌等。历史歌有洞事歌、族歌、宗师歌,《歌本歌》记载了梅山歌谣的起源,《骂歌》表达了梅山人民对宋将田绍斌屠杀梅山峒民的声讨。时政歌有《清末民谣》《民国元年游行歌》。劳动歌有樵歌、猎歌、田歌、秧哥、茶歌、开山歌、拓石歌及各种劳动号子。《资水滩歌》长达 600多行,对资水滩多水险及沿岸山川地理、土产山货、风俗人情、船工生活作了生动描绘。仪式歌有喜堂歌、丧歌、庙堂歌、茶赞、酒赞、神诰和各种仪式歌。歌谣中,数量最多、最脍炙人口的是被称为“陶情歌”的情歌。生活歌有反映封建婚姻制度不合理的《十八姐三岁郎》《世间最苦单身娘》等。传说歌《杨益和潘九娘》叙说了梅州潘九娘相亲选中担柴郎杨益的故事。儿歌、摇篮曲有《月光光》《摇啊摇》等。

三 新化山歌的艺术特点

新化山歌的内容是无所不包,从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闭上眼睛,人们所从事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可用山歌来表达。真的是做到了一年四季山歌不断:喝酒歌、采茶歌、插田歌、扯秧歌、挖图歌、拉纤歌、驾船歌、拜香歌、祭祀歌、诉苦歌、迎客歌、攀花歌、调情歌、当兵歌、丰收歌等等,劳动的快乐、生活的艰辛、做人的道德标准,心中的信仰和对爱情的追求都是用山歌来表达的。这也正是新化山歌最有价值、最具魅力之处。

新化山歌艺术特色鲜明,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除了一般诗歌的赋、比、兴、夸张等手法外,还善于寓情于日常平凡事物之中,化庸俗为神奇,细细咀嚼,就像品味山间的槟榔果,酸、甜、麻、苦、辣五味俱全,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杰出的艺术天赋。浓浓的新化韵味,以及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真挚和诚信,“穿堂之鼓堂壁悬,两头击鼓歌声传。”梅山人用俚俗的山歌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记录了他们在深山老林打猎的惊险,开山劈水的壮举,到资水险滩打鱼捕虾的艰辛,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对朴素爱情的渴求,寄托了他们太多的梦想和期盼。新化山歌的结构形式和旋律,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必然要受到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各自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心里所表现的审美爱好差异性的影响。这种差异性及其影响,反映在民歌上,就构成了其风格上的多元性,包容性,多样性,风格上的独特性,结构上多样性。这些特性便构成了新化山歌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

(一)风格上的独特性

新化山歌是特定社会时空劳动和生活的折射,是一幅幅美丽的民间风俗画。与中国第一部民歌集《诗经》相比,新化山歌更贴近生活的原始,更吻合民间的审美情趣,自然而然代代相传,吟唱不朽[3]。从山歌就能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情况和人物心态,如《十二月忘郎》:

正月里一朵好花

搭信无信叫郎来

接唉,正月里要拜年

二月里发水种秧田

三月清明挂白纸

四月秧老要插田

我哪有功夫看娇莲

……

这首三十余行的情歌大意十:已是情窦初开的山村少女,从正月到十二月搭信给情郎,向心爱的人传递火辣剌的爱情信息,可是,爱调胃口的情哥总是巧妙的回答:八月嗮谷要回仓,我哪有功夫看姑娘。这是个喜剧试的情哥,害相思的村姑大胆而热烈,勤劳的小伙子机智幽默。这从劳动生活中所摄取的情境,抒发了民间男女的爱情,像一副展开民俗生活的画,给人无穷的遐想。

(二)风格上的多元性

新化山歌作为口头传唱的文学拥有了许多专业文人无法达到的纯美境地,他们远离了生活的本真,因而曲高和寡,缺少了新化山歌本有的土味美,不能真正的反应出人们的生活状态,新化山歌做为一种特有的民间音乐形式,他除了一般民歌的特性外,还具一了其他民族没有的独特的多元性特征,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节气歌、陶情歌等,而其中的陶情歌是珍品之中的极品,从这些山歌当中就可以看出新化山歌题材的广泛,内容丰富多彩他深深的溶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有一首歌是这样来形容的:

要我唱歌就唱歌,

要我驾船就下河。

鸭子生毛鸡生蛋,

桩桩件件都有歌,

唱得日头永不落。

这首歌说的是从鸭子生毛鸡生蛋这样的小事都有歌,说明歌的内容无所不包。

还一首痛骂歹毒的封建统治者的《恶人自有恶人收》:

你是水蛇顺水游,

我是蛇鹰鼓眼瞅,

你有毒牙排毒水,

我有解毒一肚油,

恶人自有恶人收。

(三)风格上的包容性

新化山歌是瑶、苗汉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它不受时间、空间、场地的限制,不受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的约束,是一种老少皆宜、睹物作歌、有感而发的即兴创作,并且歌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比如山歌《娘女辩》:

郎在门前唱山歌,姐在九重房内织绫罗。

郎咯山歌是在唱的好。唱得我姐麻麻闭闭,

闭闭麻麻、脚劳手软、手劳脚软、呵罗乒乓、

乒乓呵罗,掉了一把黄牛角弯弯

(几)梳、姐 (乃)绫罗不织听山歌。

这些衬词就把人物的心理感受刻画的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新化先民在他们没有经过任何的音乐教育,语言文化教育的的情况下,他们却能如此好的用人声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描述美好的事物如《金凤子开花》:

金凤子 (那个)开红花

一开开到穷人家

穷人家 (那个)要翻身

世道 (咯)才像话

这首歌就是在大革命时期穷苦的劳动人们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控诉,歌曲中不仅写到了人和物而且也表达了人的一种思想感情,希望自己能早点翻身,过上好的生活。

(四)结构上的多样性

新化山歌的结构多变,曲式丰富。新化山歌在曲式结构上既有简单的一部曲式、二部曲式、简单的三部曲式、还有复二部曲式,回旋曲式和多段变长曲式等等。其中最为特色的是它在句式结构上,有四句头、六句头、八句头和长段,也有七字式、五字式和长短相间式,那既有规律而自由放纵,又添加俚俗的语气衬词的山歌句式,更是趣味无穷。新化山歌以七言多句体 (即四句、五句、六句)为典型格式,讲究押韵,音节匀称、句式整齐。押韵方式一般是一、二、四句必押平脚韵者为多,用新化话来说,不同韵就“不平”,“不平”就无法唱。如《筛子关门眼睛多》:

太阳落山又落坡,

筲箕淘米用手搓。

心想留郎吃晚饭,

筛子关门眼睛多。

四 新化山歌的传承

《新化文史》第三卷《新化山歌考》中记载,新化山歌是从“秦始皇兴起到如今”。据专家考证,新化山歌起源于秦代以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全面地反映了这一民族地区的民俗生活和文化传播,是研究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的“活化石”,是民间音乐的瑰宝。正如马克思评论日耳曼人歌谣那样:“古代的歌谣,是他们的惟一的历史传统和编年史”[4]。一个民族,一个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民族,尤其是交通不便的深山僻壤,无论战争也好,迁徙也好,同化也好,其文化根源是不会消亡的。

正因为它是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期的特殊文化形态,是苗、瑶、侗、土家文化的结晶。也是一种民间的、大众的、地域的文化形式,更加应该做好它的延续和传承工作。1957年著名山歌手伍喜珍进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汇演,她演唱的新化山歌《神仙下凡实难猜》,荣获一等奖。她把新化山歌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多次聆听她演唱山歌。2005年,在武汉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中,新化县选送的《梅山山歌联唱》荣获银奖。2006年,在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研讨会期间,县剧团编导的山歌剧《寻宝》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同年,新化山歌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名录。2007年,新化山歌又在积极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新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成立了“新化县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组建了“民间音乐与民间文学采编小组”。它对这一民族的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以及民间音乐等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

现在面临最突出的矛盾在于山歌词曲大都是口头流传下来的,他们所唱的歌都是留存在她们的头脑中,有的写了歌词无法记谱,因为他们大都是没有读书的农民根本不知道怎么记谱。现在几乎也没有专门的人员对山歌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挖掘工作,最难的是没有固定的传承人,在所调查的乡村中没有发现它的传承人,有的连传承人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我们还发现凡是能唱上几首、十几首的,年纪都是 50岁以上的,大多数只能唱一个调,而且年轻人都不愿意听、更不愿意学,山歌的种类和传承濒临失传。一些山歌调式如波罗山歌、兴隆山歌失传,我们所接触的歌手没有人会唱,大多数锣鼓山歌也面临失传,童子腔也没有人会唱,有些古老的山歌只有歌词没有曲子无人会唱。鉴于这种严重的形式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有一套全面、系统的、扎实有效的保护措施。这一伟大又原始的音乐需要我们更好的去保护和发展,要是人们没有这一意识的话,新化山歌这一奇葩就会慢慢的失去它原有的意义,也许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去然后被彻底的遗忘。

本文不仅仅是对新化山歌的传承与艺术特点探讨,同时也是呼吁现当代人们应该重视这一文化,唤起人们的觉醒,它的发展与传承也是和人们的意识息息相关。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关心。关注新化山歌音乐让更多的年轻音乐爱好者去担负新化山歌音乐的抢救、保存和发展当中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让新化山歌这朵绚丽多彩的民族鲜花永远开放。

[1]清·道光.宝庆府志·摭谈[M].线装本.清·道光 29年:3.

[2]张怡灿.瑰丽多彩的上梅山民间音乐[J].整理本.

[3]新化县志编纂委员会.新化县志 [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904.

[4]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35.

On X inhua Folk Songs Inheritance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ZHOU Han1,2,YANG Jian-long2
(1.Music Institut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2.Music Department,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417001,China)

The Xinhua folk song as one song in the Meishan culture music,its multi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has bright local characteristic,historical situation,living environment,the people living condition,characteristic culture accumulation are its soul and prirne.This region characteristic on the Xinhua folk song,the historical origin,the variety,the artistic feature and influence in theMeishan culture are expounded.

Xinhua folk song;inheritance;artistic characteristic

(责任编校:松仁)

J607

A

1673-0712(2010)01-0039-03

2009-10-12.

周涵(1981-),女,湖南冷水江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助教,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研究;杨建农(1967-),男,湖南邵东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新化梅山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新化三合汤
山歌
新化山歌的传承与开发初探
新化山歌
梅山
游梅山龙宫
苗山歌
梅山情
苗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