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 X线诊断分析

2010-04-08 15:48孙华威王曼曼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钡剂腹压疝的

徐 涛,孙华威,王曼曼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分为两类,一类是嵌顿型,另一类是滑动型。本组属于后一类,临床检查难以发现,X线钡剂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最佳手段。现将我院经钡剂检查后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病例13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2003— 10~ 2008— 12间典型病例 13例。男 8例 ,女5例 ;年龄 43~ 72岁 ,平均 59.5岁。患病时间 3个月至 5年。

1.2 临床症状

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心前区不适。上腹部胀痛和灼痛4例,吞咽异物感和轻度受阻 9例,胃内容物返流5例,胃酸增多 3例。

1.3 X线检查方法

本组病例均是采用常规钡餐透视和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方法完成的。为使滑动疝显示更好,我们多采用平卧位,反复吞钡,低头弯腰加大钡剂量增加胃内容物,加大腹压,俯卧位等方法。具体操作:采取俯卧位,胃内充以100~ 300mL中等稠钡,变换左右斜位,再经过吸管连续吸入钡剂和气体,上腹部加用垫子增加腹压,在透视下反复观察显示满意后连续点片,选择最佳图像。

2 结果

滑动疝的典型征象:(1)膈上疝囊13例,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轮廓光滑整齐囊状影,其下界为膈食管裂孔所形成的环状狭窄,该狭窄区在充盈和舒张状态下常宽于2cm,可见上界直接与食管相连。(2)膈上出现黏膜像 9例 ,膈上管腔内出现粗大的黏膜纹,有时呈迂曲状或颗粒状。在膈食管裂孔增宽时,粗大的黏膜纹达贲门处,呈幕状,直接与胃底黏膜纹相连。在食管裂孔呈聚拢状态时,表现为疝囊内呈扇形充盈缺损。(3)下食管括约肌上升或收缩7例;正常在钡剂检查时不显示收缩,只要发现它有较长时间的收缩并上升到膈上2~3cm以上,就可诊断滑动疝。(4)食管 /胃环 4例,显示在膈上切迹,可出现于膈上疝囊的一侧壁或两侧壁,也可出现于呈管状的胃-食管前庭的管壁上。在 X线检查中出现上述一种征象就可以诊断为滑动疝。

3 讨论

食管裂孔疝多数病例都是后天性,主要病因是膈食管膜的松弛,逐渐失去保护食管裂孔和固定食管下端及贲门的作用,致使部分胃腔疝入胸腔。也有的当膈肌及其周围组织萎缩,使食管裂孔开大,从而使胃向上疝出。也见于食管胃角加大,容易发生胃食管返流,当腹腔压力增加使胃挤压向 ,时常发生剧咳、呕吐、频繁呃逆等病人。滑动疝在检查中,由于疝囊不固定,对体位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们在工作中,采用三种特殊检查法[1],(1)仰卧头低足高位,服多量钡剂,使胃过度充盈,然后从右前斜转至左前斜位或让病人直腿高举做深呼吸,压迫上腹部均能出现囊状滑动疝。(2)俯卧位(左后斜位)上腹部垫上垫子,当胃充满钡剂后,令病人通过导管继续吞服钡剂,这样也能很好显示滑动疝。(3)胃充盈后,侧立位弯腰,加大腹压,这样也可显示滑动疝。在鉴别诊断中,对滑动疝的诊断要区别于:(1)食管膈壶腹 ,后者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狭窄 ,出现在膈上4~ 5cm一段食管,管腔扩大呈椭圆形,边缘光滑,随上方食管蠕动而收缩变小,当缩小排空后,出现纤细平行的黏膜纹 ,与食管相连,一般无收缩环存在。(2)膈上憩室,即食管下端的憩室,其扩大的囊呈圆形,有一狭窄的颈部与食管相通,憩室腔内无黏膜皱襞[2]。(3)胃黏膜脱入食管,这种影像比较少见,表现食管下段管腔较宽,黏膜增粗,甚至伞状或圆形充盈缺损,但此黏膜改变不固定,特别站立位食管排空后消失,此外,食管下段扩张也不显著。总之,在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并不困难,只要选用好检查方法和体位,显示出典型影像,就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1]上海第一医学院(X线诊断学)编写组.X线诊断学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69-973

[2]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 [M].第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19-421

猜你喜欢
钡剂腹压疝的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腰不好 打喷嚏时 先“直腰”
浅谈腹压传感器校准方法的研究
腹压升高危害不容小觑
一种钡剂灌肠筒的改进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一产程使用腹压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2种钡剂灌肠方式在学龄前儿童便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一例犬胸膈疝的治疗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小儿肠套叠钡剂灌肠整复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