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消烦暑

2010-04-08 12:36Article周若霖
河南电力 2010年8期
关键词:酷夏消夏避暑山庄

文 Article_张 继 周若霖

“暑景方徂,时惟六月。大火飘光,炎气酷烈。”盛夏时节,酷热难挨,午后的热浪无情地翻滚,考验着人们的耐性。这阳光、这大地、这酷夏,热烈、持久地包围着你的世界,静静地等待着你的屈服。酷夏虽不致厌恶,但因常与闷、热、烦、郁联系在一起,让人不自觉地想躲避。躲避,便是消夏了。

古往今来,人们各自享受着消夏的乐趣。

古人深明“烦夏不如赏夏”的深刻含义,于是会调整好心态面对炎炎夏日,防止心烦意乱造成“情绪中暑”,这便是“养心”,通俗地说就是“心静自然凉”。白居易曾在一首诗里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坐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室空、心静,由表及里,便能渐入清凉的佳境。对于生活节奏太快、极容易浮躁焦虑的现代人来说,很是值得仿效。古人消夏赏夏,不去度假村,没有空调,没有电扇,顶多一把扇子,或坐于水榭亭台之上,茅庵草舍、瓜棚豆架之下,吟诗作文,境界高旷开阔,情趣深雅素洁。其化苦为美、化苦为乐的精神,今人是无法企及的。

夏日炎炎,“上山下海”,去避暑山庄,是现代人消夏赏夏的首选,也是现代人“烦夏不如赏夏”的写照。在山顶树下纳凉、呼吸新鲜空气,或带包茶叶到山上泡茶,与朋友聊天品茗,不仅能得到清凉,还可收获一份心旷神怡的快感,实乃人生一大快事。下海,便是到海边游泳,海水的清凉冲去酷热的气息,傍晚信步海边沙滩,闲看星辰幽微闪烁,静观落霞与孤鹜齐飞,感世间万事如行云流水。晚风徐来,眼前的景象会使我们的心灵顿时轻松,纯净如初。而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使都市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在炎热的夏季,尽享一份清凉与恬静。

或邀三五好友于大排档里小坐,冰镇啤酒助兴,一盆油闷大虾,一碟水煮花生,一碟凉拌黄瓜,几杯酒下肚后,话匣子也就打开了,于是就有了“前三皇,后五帝,王母娘娘招女婿”之类的话题;诗兴也大发了,于是就有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高声吟咏。如此这般,一个炎热的晚上便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实在不愿出门,也可在灵魂热得快要被蒸发之际,躲进空调房中“猫夏”,从冰箱里取一杯透心凉的酸梅汤,灌进冒烟的喉咙里,立刻会感到如一根冰柱骤然刺入,一股激爽分成两路,一条直冲脑门,一条飞灌胃肠。浑身一颤,火一样的空气衬托得就是这样一个千金难买的激灵!或将睡床置于南窗之下,铺上竹凉席和枕席,冲个淋浴,消除心中杂念,除却心头烦恼,备上一盘红瓤薄皮西瓜,南风微微袭来,那般的清爽,远比开着空调舒服百倍!而且,还节省了电费,减少了噪音,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作了一点儿微薄的贡献。自觉与古人同乐,不亦美哉!

读清凉之诗,观奇异之书,听街谈巷议,品冰镇小食,炎炎夏日,何足惧哉?炎夏酷暑,当你情绪烦躁的时候,想一想消夏赏夏的乐趣和奥妙,还有什么理由再心烦呢?请记住“烦夏不如赏夏”,忘却酷暑逼人的烦恼,整个夏天你都会开心无比!

猜你喜欢
酷夏消夏避暑山庄
画堂春·酷夏下乡记
糖尿病患者消夏必备小指南
北京 避暑山庄里的烟波致爽
撞色
消夏谨防啤酒病
冰爽夏日派对
康乾盛景避暑山庄
清凉消夏魅力十渡
少年的夏天
古代楚人如何防暑消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