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教育中的新读写能力研究综述

2010-04-10 08:56
关键词:读写能力情境研究

王 朋

(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外国语言教育中的新读写能力研究综述

王 朋

(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影响了人们交流和表达意义的方式,这就要求重新认识社会生活中的读写能力和实践。新读写能力研究理论认为读写能力不仅仅是中性的、技术性的认知技巧,更应该是个体参与社会过程中表达和交流的各种符号资源、知识类型和社会实践的综合运用能力。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基于新读写能力研究的教学实践活动。

新读写能力研究;多元读写能力;综述

今天,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影响了人们交流和表达意义的方式。因为,随着日益增强的多元文化趋势和各种语言变体(尤其是英语变体)的出现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意义的表达和传递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情境之下,人们怎样制造意义和用什么来表达意义的问题变得重要起来。这就要求人们对读写能力(literacy)和实践进行重新构建(reconceptualise)。

一、新读写能力与新读写能力研究

传统认为,读写能力就是读和写的能力(Literacy is the ability to read and write)。它是一种强调阅读策略的认知模式,是一种功能性技巧(functional skill)。而新读写能力研究(New Literacy Studies)理论认为读写活动只有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下才有意义。Street则对新读写能力研究给出了如下定义:新读写能力研究是对读写本质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的一种新的传统(new tradition),它认为读写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技能,更应该是一种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1](P3-12)也就是说,该理论从仅仅关注个体的心智过程转向社会互动和社会实践。

新读写能力研究主要从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出发,将阅读实践解释为作者与读者思想、感情和语言交流的过程。该理论认为,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社会事件,作者与读者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题材与体材等信息,进行着指向意义的沟通。它批评以心理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阅读和阅读教学,因为它们脱离了社会因素而孤立地分析阅读材料和阅读的心理过程,不能揭示阅读的社会本质。

二、读写能力的两种模式:独立模式和意识形态模式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新读写能力研究理论,区分读写能力的两种模式显得十分必要。独立模式(autonomous model)指读写能力本身会独立地影响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和认知实践,即读写能力本身的习得能够促进良好公民素质的提升和认知技能的提高。这种读写能力是中性的和普遍的,能够独立地发挥作用。显然,这种模式掩盖了读写实践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属性,因为在实践中,读写能力随着社会、文化情境的改变而变化着。独立模式只不过是简单地将西方的读写能力概念强加于其它文化或是将一定文化群体的读写概念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一种手段而已。[2]

然而,根据读写能力的独立模式理论而被归类为“文盲”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中却能够显著地应对读写实践。例如,那些被传统读写能力考试确定为无读写能力的人会积极地参与到集体性的读写活动中去。可见,有无读写能力的界限并不像对个体读写能力的测量所表现的那样明显。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无论对于理解世界范围内读写活动的多样性,还是设计实践性读写项目,独立模式都不是一个合适的工具。[3](P17-36)

读写能力的意识形态模式(ideological model)从更加关注文化的角度来看待读写实践。与独立模式相比,该模式以如下假设为基础:读写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和中性的技巧,更是一种社会实践;读写能力总是根植于社会建构性的认识论原理之中。该模式关注的是知识,认为读与写本身扎根于知识、身份和存在的概念之中,根植于诸如特定的职场或特定的教育情境等方面的社会实践之中,因此,读写能力的学习效果取决于那些特定的环境。[2]从此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读写能力抑或是读写实践都是“意识形态性”的。

三、新读写教学研究的新进展

在当今学校传统的读写课程中,即便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阅读考试的策略和技巧,并且在考试中表现优异,但他们对不同的语类(genre)和社会实践却可能一无所知,考试高手成了社会生活中的功能性文盲(functional illterates),他们虽然知晓了文本的字面意义,却难以真正读懂它的社会意义。问题就在于传统的读写评价过于强调对基于语言模态和印刷品媒介那些一般性的、事实性的、词典式的问题进行考量,而忽视了对交际的多模态性(multimodality)和多媒体性(multimediality)以及读写能力的社会实践本质的关注。

当今,人类的知识在快速地变化着,已经高度情境化,并且更为多样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今的学习者能够自主、自立地设计自己的学习,灵活地运用各种媒体和模态提供和表达信息。新伦敦小组认为这些模态包括:语言表象(文本、口头表达等)、视觉表象(颜色、背景等)、听觉表象(音乐、音效等)、空间表象(几何空间、建筑空间等)和姿态表象(肢体控制、肢体动作等)。[4]而成功的学习者应该掌握一套新的基本技巧,灵活运用多模态网络生成和表达意义,亦即形成和具备多元读写能力(multiliteracies)。

基于对学校传统读写课程的批判和对当今社会生活情境的研判,世纪之交,新读写能力研究从理论批判转向为实用的读写课程、评价和教师教育体系的开发提供积极建议。2001年,Hull&Schultz首先将对新读写的研究理论直接运用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中。[5](P26-92)他们以新读写能力研究中对校外读写实践的基础性描述为基础,继而关注课外读写实践与校内读写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2004年,Bloome与他的同事们采用社会语言学互动方式对课堂语言和读写事件进行批评话语分析。[6](P15-49)他们以社会语言学、社会人类学、批评话语分析和新读写能力研究等理论为基础,描述了一种话语分析的微观人种志学方法(microethnographic approach)。同年,Street编著了《不同教育情境中的读写能力:学与教的融合》一书。[7](P38-85)书中探讨了校内外教师对新读写能力研究框架内诸多问题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研究者和实践者所进行的16个创新教育项目的案例研究,在传统的教育制度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考验和挑战了新读写能力研究理论。

Street(2005年)在英国全国英语教师协会(NATE)出版的期刊《英语教学研究》(2005年5月第39期)中详细地列举了这种新读写方式运用于教育实践应该注意的问题:[8]1.读写能力远比当前的课程和评价体系所要求的复杂得多。2.当前的课程和评价体系将读写能力简化为一些机械性的技巧,未能真正地认识到生活中读写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3.为了适应现实中读写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课程和评价体系应作出相应的变革。4.为了设计相应的读写课程和评价体系,首先需要开发能够体现实际读写活动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课堂读写模式和教学模式。5.正确看待学习者的先验知识(prior knowledge)不足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将此归谬于家庭背景,而应视作可以大幅提升学习者新读写能力的良好机遇。

近年来,新读写能力研究更为微观化与具体化了。研究者们针对新读写能力研究中的多元读写能力或者更为具体的交际多种模态和媒介形式进行了丰富的、详细的、富有深度的研究。比如,昆士兰理工大学的Kathy Ann Mills(2010)对新读写能力研究框架内的数字化读写实践(digital practices)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9]她提醒人们关注当今数字化环境中的新读写实践,即从关注以印刷品为基础的阅读转向以融合数字技术为特征的新文本形式的阅读,分析了数字化阅读实践的特征,总结了非正式和正式学习场所数字化阅读实践的优缺点,并对学习者数字化阅读和批判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概括。

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研究机构都对新读写能力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项目,并为此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撑。20世纪80年代末,澳大利亚实施了“教育研究网络中的读写能力”研究项目。[10]英国成立了多个新读写能力研究的委员会或专门的研究小组,其中闻名世界的研究基地当属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兰卡斯特大学读写能力研究中心。2001年,在英国国际发展署(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的支持下,尼泊尔开展了社区多元读写项目(Community Literacies Project)研究。2002年8月,美国教育部成立教育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为美国开展新读写能力研究提供了政策和资源支持。

新读写能力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从关注传统的个体的心智转向互动和社会实践,因为读写只有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下才真正有意义。读写教学不能忽视社会情境而仅仅关注那些纯粹的功能性技巧。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读写能力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1] Street B.Social Literacies[M].London:Longman,1995.

[2] Street B.What's“new”in New Literacy Studies?[J].Current Issue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2003,(2):77-91.

[3] Hornberger N.The continua of biliteracy:a framework for educational policy,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multiple settings[M].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2002.

[4] 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1):60-92.

[5] Hull G,Schultz K.School's Out:Bridging out-ofschool literacies with classroom practice[M].NY: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2.

[6] Bloome D,Carter C B O,Shuatt-Fairs N.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Study of Classroom Language and Literacy Events:A Microethnographic Perspectiv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7] Street B.Literacies Across Educational Contexts:Midiat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M].Toronto,Ontario,Canada:Caslon Publishing and Consulting,2005.

[8] Street B.Recent applications of New Literacy Studies in educational contexts[J].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2005,(4):417-423.

[9] Mills K N.A Review of the“Digital Turn”in the New Literacy Studie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0,(2):246-271.

[10] Cope B,Kalantzis M.Putting“Multiliteracies”to the Test[R].Newsletter of the Australian Literacy Enducators Association,2001.

Abstract:Economic globalization,especially cultural globalization has influenced the ways of people's communicating and expressing meanings.This requires to reconceptualize literacy and practices in social life.The theory of New Literacy Studies holds that literacy is not only a neutral,technical cognitive skill,it should be a comprehensive usage ability of using a variety of symbolic resources,knowledge types and social practices to express and communicate in individuals'participation in society.At present,New Literacy Studies-based teaching practic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by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Key words:New Literacy Studies;multiliteracies;overview

(责任编辑 白 晨)

Overviews of NewLiteracy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WAN G P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uzhou,Jiangsu 221008,China)

H 315

A

1672-9951(2010)06-0031-03

2010-08-16

江苏省社科联2010年度人文江苏外语类研究立项课题(rwjsw10-13);徐州工程学院2009年度高教研究课题(YG J0943)

王朋(1975-),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情境研究
不同情境中的水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英语学科读写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测评衔接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护患情境会话
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