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毕业科研考评分析

2010-04-12 18:59仇瑶琴袁长蓉陈晓英沈园园郁晓路
上海护理 2010年4期
关键词:体裁毕业论文本科生

仇瑶琴,袁长蓉,陈晓英,沈园园,郁晓路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433)

开展毕业科研课题实践是培养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集中训练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而且毕业论文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全面检验。近年来,随着对护理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逐步明晰,同时也为了更有效地检验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我院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本科生的毕业科研考评工作,并对考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护理本科 2004级学员 48名,护理本科 2005级学员 21名,均为女性,21~24岁。学制均为 4年,在校期间已修完《护理科研》、《医学统计学》、《文献检索》等相关课程,完成 1年的临床实习。实习阶段均安排专门的时间用于科研实践,时间 1个月,且指定临床导师进行科研指导。

1.2 方法

1.2.1 考评内容 ①书面考评:于答辩前提交科研记录手册 1本及论文 1篇(2004级学员未限制论文体裁,2005级学员则限制不能撰写综述体裁的论文);②论文答辩:制作答辩幻灯,答辩时间 8m in,回答问题 2m in。考评组人员为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硕士以上学历且长期从事护理科研教育和编辑工作者。

1.2.2 考评标准 ①选题 (40分):要求选题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②科研设计 (20分):要求研究思路明确、清晰,设计合理,研究方法和手段科学;③论文写作(20分):要求写作规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表达准确,图表规范,数据可靠;④答辩情况(20分):要求语言表达流畅、条理清晰,回答问题正确,辅助手段应用恰当。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输入 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个年级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考评成绩 两个级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考评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 (82.1±5.01)分;其中 70~80分 25名,80~90分 39名,90分以上 5名。

2.2 各模块得分情况 两个年级在选题(折算成20分制)、科研设计、论文写作和答辩情况 4个模块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6.4±1.58)分、(15.8±1.44)分、(16.8±1.19)分和(17.3±1.17)分,经统计学检验,各模块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116,P<0.01)。进一步采用 LSD进行两两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论文体裁 在 69篇论文中,体裁以综述和调查性研究为主,其中综述 44篇 (占 63.9%),调查性研究 16篇 (占23.2%),文献研究 3篇 (占 3.4%),质性研究 2篇(占2.9%),临床试验1篇(占1.4%),经验报道2篇(占2.9%),技术革新 1篇(占1.4%),其他类型2篇(占2.9%)。

3 讨论

3.1 两届护理本科生的总体科研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护理科研选题、设计和写作的一般程序、常用方法和基本理论,具备初步的护理科研能力,能够以较敏锐的目光和意识选择科研课题、完成初步设计和掌握常见体裁论文的写作规范。通过我校 2届护理本科生毕业科研考评结果来看,69名学生经过学习、实践和导师的指导,具备了初步的护理科研能力,表现在:①选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一定的创新性;②涉及了多种体裁论文的科研设计及写作,如文献研究、质性研究、技术革新等;③研究思路比较清晰,能运用基本的科研设计方法;④论文写作规范,文字表达能力较强,讨论分析较为清楚;⑤幻灯制作得体,语言表达流畅。

3.2 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2届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模块成绩显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研设计和选题,前者还包括统计学处理方面的问题。

3.2.1 部分研究的选题欠严谨 ①研究目的不够明确,表现为对于所研究主题的概念界定不够清晰,导致研究设计缺乏严谨性;②选题过大,在具体设计和论证过程中难以准确驾驭,从而出现以偏盖全的错误;③研究的内容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表现为选择的命题缺乏论证的必要或研究结果的指导意义较弱;④研究中观察指标的设定与研究目的有一定的偏离,文献论证的强度不够。

3.2.2 论文体裁分布欠均衡 在完成的 69篇毕业论文中,综述体裁占 63.9%,均为 2004级学员的论文;调查性研究占23.2%,其中 2004级学员仅 1篇,而调查性研究占 2005级学员论文总数的 71.4%。这一方面与对 2004级学员的毕业论文体裁无限制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在课题实践过程中对自己的科研能力和临床经验等缺乏足够的信心,倾向于选择文献归纳和总结类的研究方法[1]。而 2005级学员由于受到了论文体裁的限制,多数学生选择了较容易掌握的调查研究。这可能是因为调查性研究类的文章在各类杂志上刊出较多,护生多能找到类似的文章进行模仿,使论文完成更加容易[2]。此外,本组毕业论文中干预性研究较少,仅1篇临床试验论文,无实验性研究,与杨秀木等[3]报道的结果有较大差距。

3.2.3 科研设计欠规范 ①在研究对象的选择方面,首先缺乏样本量的估计,其次缺少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导致样本量不够或样本的选择存在偏倚;②文献分析时,对于检索路径和关键词交代不清,导致检索结果缺乏可信性;③调查性研究中,调查工具的制作和选择不够严谨,尤其是自制调查问卷条目的科学性不够。尽管自行设计调查表的出现提示学生的课题研究可能涉及了一个较新的领域,体现了科研思路的创新和开拓;但也有部分研究存在对选题未能进行广泛文献检索的问题。而即使有必要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也应建立在文献检索、专家咨询等反复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科学性。④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在所有论文中均显得有些薄弱,表现为描述欠准确、方法存在混用或错用、研究设计不够严谨等。

3.2.4 其他 ①部分学生在讨论分析时偏离了研究结果,或者提炼论文的观点不够明确;②学生的总体表达能力较好,但有个别学生在论文汇报时节奏掌握不佳,面面俱到,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辩,或者语速过快,内容阐述欠清晰,影响答辩效果。

3.3 影响科研考评效果的部分因素及对策 尽管学生自身原因对其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但本文仅就影响科研考评的部分外在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3.3.1 指导教师 护理本科生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和科研实践能力,因此在科研课题实践过程中需要指导教师在选题、科研设计和论文写作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引导[4]。一方面须严格要求指导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熟悉科研实践的各个环节,具备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和论文撰写的能力;或者可以考虑实行双导师制[5-6],使两个导师既分工明确,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如本次调查发现尽管两个年级的学员均有临床导师进行科研指导,但 2005级学员在选题和论文写作阶段能主动寻求护理学院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有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另一方面,要严格规范教师的指导行为,贯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本着教书育人、授之以渔的原则,使学生能够掌握真正的知识和技能。

3.3.2 支撑平台及时间安排 多数学生觉得对完成毕业论文有较大的压力,主要是缺乏足够的资料、经费和时间。刘晓芹等[7]也报道,影响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因素依次为科研知识缺乏、无经费、无足够的时间、可借鉴的资料太少。尽管有个别学生想开展一些干预性研究,但考虑到样本的选择较有难度、设计时间相对较长、研究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而护生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在不同的科室进行轮转,对于干预研究的控制相对困难,最终还是选择了调查性研究。因此,鉴于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繁重的工作压力及就业压力对撰写毕业论文的影响,可在临床见习阶段 (大学三年级)就着手安排毕业论文的相关事宜,如进行动员、学生选指导老师、选题立项等,导师也可根据进程及时介入科研和课题方面的指导。

3.3.3 课程及考务 学生的科研基本功有待加强,有必要在选题、研究方法等方面增加学生的实践指导和练习。如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有关章节的比重,适当扩充相关的统计学概念;在教学方法上,可应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或安排学生小组完成 1份开题报告;在考核方式上,逐渐从掌握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过渡,充分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和个体化[8-10]。此外,对毕业论文的体裁是否予以限制对考评成绩也有影响。提示在进行考务准备时,应联系实际认真考量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既要给学生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又要给予适当的限定和引导。

[1]何贵蓉.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家庭护士,2007,5(6下旬版):83-85.

[2]李晓敏,金爽,姚秀钦.护理本科实习生毕业论文回顾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09,6(2):89-91.

[3]杨秀木,徐淑秀.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 716篇回顾分析[J].中国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5):1354-1355.

[4]赵小玉,易涛.我院护理本科生论文答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7(5):452-453.

[5]陈玉平,李漓,李林鲜.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08,5(4):168-170.

[6]邵文利,俞洁,高丽,等.护理本科生科研实习模式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1):48-50.

[7]刘晓芹,杨瑞贞.在校护生科研现状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 2005,19(3A):408-409.

[8]郝玉芳,韩丽沙.《护理科研》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08,5(4):180-182.

[9]曹宝花,储静,张银玲,等.不同教育层次《护理科研》课程设计实践的比较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3):68-69.

[10]储静,曹宝花.培养护理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途径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70.

猜你喜欢
体裁毕业论文本科生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