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茄子早熟高效栽培技术

2010-04-12 23:23苏华林
上海蔬菜 2010年1期
关键词:门茄棚温小棚

苏华林

(江苏省姜堰市张甸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225527)

近年来,我镇菜农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茄子春提早反季节栽培,10月上旬播种,翌年3月中下旬上市 (比常规生产提早上市1个月左右),7月上旬拉秧,667m2产量5500kg左右,批发价1.5~6.0元/kg,按平均价2.5元/kg计算,产值1.3万元以上,纯收入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培育壮苗

1.1 种子处理

选择适合本地早熟栽培的耐低温、寡照,又符合本地消费习惯(小型紫长茄)的品种,如苏长茄、苏崎茄等。播前晒种1~2d,在55℃温水中搅拌浸种15min,然后立即放入凉水中冷却,继续浸种3~4h,捞起晾干,用干净粗棉布包好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1.2 适期播种

在10月10日前后播种,11月上中旬分苗。采用营养钵移苗,1钵1苗。苗床采用大棚内套小棚、小棚上加盖草帘的覆盖方式。遇寒流天气可用电热线、加热管道等设施加温,以防发生冻害。壮苗标准:株高18~20cm,开展度大于株高,真叶12~15片,叶大而厚、叶色深绿,带即将开放的大花蕾。

2 定植

翌年2月上旬,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45%复合肥50kg,施后深翻25cm左右。6m宽标准棚,内设两个跨度2.5m宽的小棚,排水沟及操作走道宽0.5m,两侧各留25cm间隙防寒。小棚内筑畦宽1m,沟宽0.5m、沟深0.3m,并加盖地膜。2月中旬,抢晴天定植,每畦栽2行,行距75cm、株距30~35cm,每 667m2栽 2500~3000株。定植后浇 1次定根水,夜间小棚加盖草帘保温防冻。

3 大棚管理

3.1 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1周内小棚不通风,草帘日揭夜盖,促进缓苗。活棵后,每天揭帘、揭小棚膜通风透气。晴暖天气大棚加强通风,低温阴雨天也应适当通风见光。一般上午棚温达到25℃时开始通风,通风口由小到大,下午降至22℃时关闭通风口,棚温白天控制在25~32℃、夜间 15~20℃,湿度在 50%~60%。 5月上旬、气温高于20℃时,留顶膜撤下裙膜,可有效避免因连续阴雨、田间湿度过大而诱发的多种病害。

3.2 肥水管理

门茄采收后进行第1次浇水追肥,667m2随水施尿素5kg;生长中后期挂果多,需大量肥水,应摘1次果浇1次水;摘2次果667m2追施磷酸二铵5~8kg。此外,可结合用药进行叶面施肥,667m2喷施0.3%尿素与0.2%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50~75kg。每次浇水追肥时都要加强通风,以防气害。

3.3 整枝打叶

及时整枝打杈摘除老叶,清洁田园。打掉第1果以下的侧枝,留主干与第1次分枝,及时摘除其余的腋芽、衰老叶片,形成双秆整枝。植株长势旺盛的可再留1枝,每株3个枝条,这样既可集中养料,促进早熟,又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增加产量。

3.4 保花保果

早春低温寡照,少有昆虫授粉,茄子不能自然结果。5月份前,可用30mg/kg 2,4-D点花、或用40mg/kg防落素喷花,保证坐果率达85%以上。

4 病虫害防治

大棚茄子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黄萎病、根腐病、红蜘蛛、蚜虫等,应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化学防治可用烟熏剂、70%甲基托布津及70%克螨特、10%吡虫啉等药剂防治。

5 及时采收

3月中下旬可陆续采收上市。其中门茄应早摘,防止果实赘秧;对茄、四门茄要勤摘,间隔2~3d采收1次,既可抢市场价格,又可促进后续果实的发育,保证获得高产高效。

猜你喜欢
门茄棚温小棚
环保风暴下,如东小棚模式北上之路该如何走?
日光温室茄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工厂化、小棚、大汪子…… 400精英齐聚山东,探讨北方养虾新思路
吉茄5号
疫情当下,上半年华东地区小棚、工厂化、土塘白虾如何应对?
南方塑料大棚“棚温逆差”特征及其预报*
茄子定植后田间管理技术
如东外塘惨淡收官,小棚养殖增速将减缓,料企逐鹿5.5万吨虾料市场
吐鲁番市秋延晚设施茄子栽培技术
大棚黄瓜病害几种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