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斜纹夜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2010-04-12 23:23张梅燕
上海蔬菜 2010年1期
关键词:群集斜纹毛豆

张梅燕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凤城镇农业站 364100)

我镇种植毛豆历史悠久,年种植面积20~26.7hm2。近年来,由于斜纹夜蛾发生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毛豆的产量和品质。我们经过多年探索研究,摸清了毛豆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并采取了有效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其介绍如下。

1 发生危害特点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分布广、杂食性,主要危害甘薯、大豆、花生等共99个科290多种植物。斜纹夜蛾在我县1年发生6~9代,世代重叠。始发期3月中旬,终见期12月上旬,盛发期在5~10月。斜纹夜蛾幼虫危害毛豆叶片、花及豆荚。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取食,不怕光,稍遇惊扰即四处爬散或吐丝飘散,2龄后开始分散,3龄分散更甚,4龄后进入暴食期,出现背光性,晴天白天躲在阴暗处,傍晚出来取食,黎明又躲起来,但阴雨天也有少数爬上植株取食,一般在晚上9~12时危害最重。3龄前幼虫仅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叶片被害处仅留上表皮及叶脉成灰白色窗纱状,枯死后呈黄色;4龄以后咬食叶片仅留主脉,危害嫩茎、蛀食豆荚,大发生时幼虫密度大,可把整株甚至整块田毛豆吃成光秆并转移到其它田块继续危害。

2 综合防治技术

应采用以综合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方法,以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的危害。

2.1 诱杀成虫

利用斜纹夜蛾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以及对糖、醋、酒味敏感等特性,在斜纹夜蛾各代成虫盛发时,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糖醋液(配方是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和90%敌百虫1份)等进行诱杀。

2.2 人工除卵

在斜纹夜蛾产卵高峰至初孵幼虫期,人工摘除卵块,每采摘1块卵,相当于消灭100~200条幼虫;孵幼虫利用其群集性的特点,摘除带虫叶片集中销毁,可降低田间幼虫基数,减轻斜纹夜蛾发生危害程度;也可人工捕杀大龄幼虫。

2.3 深耕灭蛹

斜纹夜蛾越冬蛹在土下的深度较浅,大部分在耕作层,所以作物收获后于秋冬季及时清园,将残株落叶带出田外处理并及时深耕翻地,灭蛹效果较好。另外,在毛豆生长季节,及时中耕除草,铲除田间及其周围杂草,减少产卵场所。

2.4 以虫治虫

保护斜纹夜蛾的天敌,如蛙类、鸟类、寄生蝇等,合理使用农药,利用自然条件控制斜纹夜蛾的危害;推广喷施生物农药青虫菌粉500~700倍液或每g含孢子100亿以上的杀螟杆菌防治。

2.5 药剂防治

应将毛豆斜纹夜蛾消灭在点片发生阶段。根据斜纹夜蛾成虫消长及昼伏夜出的特点,在卵盛孵期,最好在2龄幼虫始盛期,即每667m2有初孵群集幼虫2~3窝时防治。应选在阴天或晴天午后及傍晚施药,以获得最佳防治效果。可选用10%虫满腈悬浮剂500倍液,或15%茚虫威悬浮剂3500~4500倍液,或0.5%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48%毒死蜱500倍液防治。少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有效控制地使用有机磷药剂,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以延缓斜纹夜蛾产生抗药性。采用低容量喷雾,叶片正反面喷药均匀。除喷施毛豆植株外,毛豆根际附近地面也要喷透,以防滚落地面的幼虫继续危害。毛豆采收前15d内禁止使用农药。

猜你喜欢
群集斜纹毛豆
新衣软又暖
Cecilia Chiang, pioneer of Chinese cuisine
毛豆飘香秋来到
毛豆姐姐的信
我和我唯一的毛豆
在vSphere群集中配置EVC
摘毛豆
基于自组织结对行为的群集机器人分群控制方法
浅谈ODX与动态群集
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生殖行为的干扰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