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陆一体化的产业基础与运行机制研究*

2010-04-13 02:44王明舜韩立民
关键词:海岛区域经济

王明舜 韩立民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3)

一、岛陆一体化概述

(一)岛陆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我国关于岛陆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1990年,徐质斌教授首先提出了海岛经济发展具有区域经济的特征,并提出了海岛区域管理工作的重点。[1]2003年,盖美从治理近岸海域污染问题角度,提出了将近岸海域水环境与陆源社会经济作为一个系统,通过海陆一体化调控来改善近岸海域水环境。[2]同年,王忠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提出了应该参照西部大开发政策,沿海陆域地区应给予海岛相应的补偿和扶持,推动海岛经济发展。[3]2004年,王海壮把无岛陆桥的长山群岛作为研究对象,[4]分析了长山群岛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与驱动机制,提出了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调控长山群岛的空间结构、构建大长山岛的发展思路。2005年,栾维新等从海岛区域陆海面积比较、海岛生态系统组成特点、群岛区域基础设施共享可能性、群岛区域产业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群岛区域差异的特殊地理基础,把区域发展的理论应用到群岛这类特殊区域的研究上。[5]2007年,韩立民、卢宁在界定海陆一体化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海陆一体化与海陆统筹的区别,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海陆一体化的层次内容和发生机理,并提出了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原则和重点。[6]上述理论的提出为我国海岛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

(二)岛陆一体化的界定

岛陆一体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岛陆一体化是指发挥岛陆优势,实施岛陆统一规划,实现岛陆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但包括岛陆经济的协调全面发展,还包括岛陆意识的培育、岛陆文化的融合、岛陆交通的衔接,以及岛陆管理的协调统一等。狭义的岛陆一体化是指岛陆经济的一体化,即根据区域内岛、陆两个系统的各自特点和内在联系,通过统一规划、联动开发、产业链接和综合管理等方式,把本来相对独立的岛陆两个系统整合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合理配置岛陆资源,实现岛陆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岛陆一体化的关键是岛陆资源的互补和岛陆经济的联动,因此,现有针对岛陆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岛陆区域经济统一协调发展方面,即把岛陆一体化与它的狭义形式——岛陆经济一体化等同起来理解。[6]本文对岛陆一体化的研究,主要也是从经济层面来考虑,即岛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三)岛陆一体化的内容

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岛陆一体化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海岛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和优化岛陆产业布局,实现岛陆产业联动,实现经济协调发展;二是海岛区域与内陆区域如何通过点、轴、面等空间要素的有效组合,将海岛地区的产业优势,特别是海岛经济优势向内陆地区扩散和转移,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这两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逐层推进的。海岛地区的发展和海岛经济的壮大是岛陆一体化的初级阶段,依靠资源、技术、区位等优势,发展海岛经济和海岸带区域经济,使海岛综合经济优势得以发挥,还可以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海岛产业的发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在海岛的集聚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成为海岛经济的增长极。在岛陆一体化的高级阶段,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要素和产品在海岛与内陆之间流动,逐步实现经济技术的梯度转移,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6]

从涉及的具体环节来说,岛陆一体化包含的内容很多,诸如岛陆资源持续开发利用一体化、岛陆产业发展一体化、岛陆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和岛陆管理体制一体化等。从岛陆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岛陆一体化是对岛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系统集成,把资源优势由海岛向陆域转移和扩展;从岛陆产业发展角度,岛陆一体化是陆域产业向海岛转移和延伸,具体体现为通过临海产业的发展带到海岛相关产业的发展,并给予相应的技术与资金支持;从岛陆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海陆一体化是实现岛陆生态环境污染联动治理,严格控制和治理陆源污染,加强海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从岛陆管理体制角度,岛陆一体化是实现岛陆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将海岛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到区域经济同一体中,实现区域的统一规划、一体化整合和海岸带综合管理。其中,岛陆产业发展一体化是岛陆一体化的核心,岛陆资源持续开发利用一体化和岛陆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是岛陆经济一体化顺利实施的前提,岛陆管理体制一体化是实现岛陆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二、岛陆一体化的发生机理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平衡推进、全面发展,总是在某一优势区域或重要领域先行取得突破,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依据非均衡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适当将人力资本和技术向某些具有优势条件的区域或产业集中,形成增长极,依靠增长极的扩散和回波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是实施岛陆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依据,沿海城市由于其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往往容易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13%的国土面积养活了全国40%以上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增长极形成以后,通过岛陆产业的关联和岛陆地域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辐射作用,促进海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岛陆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而言之,“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利大于弊,企业应牢牢抓住政策优待,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做好税务筹划,并最终合理、合法的实现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为社会经济发展助力。

国内外实践表明,单纯的海岛资源开发对经济的贡献是有限的。随着海岛开发的深入,岛陆关系越来越密切,岛陆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的互动性、经济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一方面,海岛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开发,需要有强大的陆地经济作支撑,海岛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只有在与陆地经济的互补、互助中才能逐步消除。另一方面,陆域经济发展战略优势的提升和战略空间的拓展,必须依托海岛的区位优势向海洋进军。只有坚持岛陆一体化开发,逐步提高海岛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地发展海岛经济。

岛陆一体化,要求人们从岛陆互动的视角认识开发海岛的重要性,突破按海岛自然规律或海岛经济规律办事的局限,扩展到统筹人与海岛的和谐发展,统筹海岛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统筹海岛与陆地的和谐发展,将海岛的发展纳入整个区域经济计划系统,发挥海岛在地区经济和资源平衡中的作用。

三、岛陆一体化的产业基础

(一)中国海岛产业结构发展的特殊性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茨涅兹的研究成果,某国或某个区域产业结构演变都遵循这样的规律:第一产业有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一般呈上升的趋势(但企业的平均劳动力数却在减少),第三产业的就业劳动力上升趋势更加明显。这是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根据张耀光教授对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特点的研究,[7]中国12个海岛县的产业结构有两种演进模式:一种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即右旋模式(见图1),此类海岛县包括崇明、定海、玉环、东山、普陀等;而长海、长岛、嵊泗、岱山、平潭、南澳等却遵照另外一种演进模式,即左旋模式(图2)。

图1 右旋模式

图2 左旋模式

随着海洋与岛陆资源(海岛资源主要是渔、港、景)不断开发,中国12个海岛区县三次产业结构不同阶段发生了变化(见图3)。其产业结构总的趋势是第一产业(主要是渔收)比重逐年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从国际通行模式下 GDP、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看,当人均GDP为2000美元时,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合理比例应该是15.4∶43.4∶41.2。从目前中国海岛地区的整体统计数据来看,2006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0:43:37,而当年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了2000美元。与国际通用标准相比,中国海岛产业中第一产农业所占的比重略高,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略低。

图3 我国海岛区县产业结构总体变化趋势

(二)中国海岛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性

就中国而言,地域辽阔与基础条件差异使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问题比较突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由此而生。然而,同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海岛地区与邻近的区市相比,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以海岛大省浙江省为例,2006年,舟山市(海岛市)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临近地区宁波市的11.8%,而离大陆较远的海岛县,如嵊泗县、岱山县、洞头县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临近大陆市县的七分之一到二十二分之一左右(见表1)。[3]舟山市海岛县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邻近大陆的市县,例如,舟山市占12.5%,岱山县占22.9%,嵊泗县占20.2%,洞头县占14.2%;而临近大陆市县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低,一般在10%以下,例如宁波市占4.8%,邓县占35.1%,慈溪市占5.1%,乐清县占4.0%,瑞安市占3.9%(见表1)。

表1 2006年海岛区县与邻近的区县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亿元)

通过上述中国海岛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判断,中国海岛经济发展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均衡阶段。均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需要对中国海岛产业发展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目前,中国海岛产业的空间结构为一种多维立体结构。其基本构架包括:(1)连通各岛、大陆和岛上公路等运输网络;(2)岛陆能源、水源和信息的传送网络;(3)运输网和传送网圈成的区域空间(海岛+水域)。

海岛网络空间具有以下特征:(1)岛民迁移已达到动态平衡,小岛向大岛的人口迁移基本停滞,可能出现缓慢增长或回流现象;(2)尽管渔业仍是海岛的主要产业,但其地位已逐渐被海岛旅游和信息服务所取代,单一的海岛经济结构已被打破;(3)在架构海岛空间网络的轴线中,能源、水源和信息的传送作用等同于承担海岛物质流通和人员往来的船舶运输;(4)尽管仍有产业分工和社会职能差异,但各海岛依靠自身特点发展特色经济,海岛空间呈现非均衡发展和多样化的海岛发展道路。[4]

然而,海岛网络不是单纯的区域(海岛+水域)空间,它与主要陆岸登陆点相连并形成一体的岛陆网络空间,海岛经济融入了统一的区域经济系统之中,海岛区域与临近陆地区域的整合发展也是岛陆一体化建设的最好体现。网络空间结构是海岛区域从生长轴经历较长时间发展而来的,尽管那时的海岛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不大,但网络轴线的功能与等级差别仍然存在,并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四、岛陆一体化的运作机制

技术、区位、资源和政策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样,它们也是岛陆一体化运作的主要机制(见图4),但并不是某个或某几个发挥着绝对作用,而是共同承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任务。区位和自然资源是海岛本身所固有的,但也会因为临近陆域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变得优化或“失宠”;技术需要内部创新和外部辐射;海岛区域发展政策是海岛区位、资源条件发挥和技术加快革新的有力杠杆。

(一)技术

图4 岛陆一体化运作机制

一是海岛交通运输技术。海岛交通技术进步对海岛区域空间变化意义重大。海岛区域内部或岛与岛外陆地的物质和人员往来主要通过海上运输完成,在海岛区域允许通过最大船型一定的前提下,船舶运输技术的革新,特别是小岛码头的建设可以大大提高海上运输效率、优化空间布局、降低了时间距离和运输费用,海岛区域运输网络的形成将使岛岛和岛陆的联系更加便捷。二是信息通信技术。凭借计算机应用技术、互联网及电子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推广,人们获得和处理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信息通讯技术日益成为社会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海岛区域分散的人口、狭小的陆地面积及其隔绝性的空间特点增大了海岛教育、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健康医疗、交通通讯等服务成本,并限制了渔业、农业和旅游业等重要产业的增长。信息通信技术是改变各岛分散、基础设施不能共享、岛岛联系滞后局面的最佳应用技术,因而改善无线电通讯和信息技术服务是克服这些不利环境、为海岛提供发展机会的重要方面。不仅如此,信息通讯技术对海岛的区域整合和海岛网络空间的构建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以教育为例,在信息通讯技术应用于海岛区域的成熟阶段,学生可以坐在家里学习,不必到大岛或中心岛屿上学,学生上网并通过可视设备就能与老师沟通,进行信息反馈,所以教育在海岛区域空间中表现为网络化发展模式。

(二)区位

海岛的自然隔绝性特点赋予其更加重大的区位意义:一是距离大陆岸线越近,海岛的发展机会也越多;二是离中心海岛或行政中心越近,海岛越有优先机会得到发展;反之,离大陆岸线、中心海岛或行政中心越远的海岛在资金引入、技术转移和开放时序等方面就相对较晚,结果造成了海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时空上的差异。所以,区位也是影响岛陆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索。

(1)近陆海岛有更好的发展机遇。近陆海岛必然会得到优先开发和资金支持,主要得益于引资项目所在海岛临近大陆、靠近陆地市场的缘故,当然这些海岛拥有比较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2)近中心海岛或行政中心的效应。在陆地区域,邻近中心城市或行政中心的城镇并不都能从它们那里获得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与辐射,反而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使周围较小城镇失去某些优势,结果中心城市更加繁荣而边缘地区却相对衰落,形成中心—边缘的区域经济二元空间结构。在群岛内部,尽管人口有从小岛向中心海岛迁移的趋势,但并没有促使其他生产要素的同向集聚;相反,随着中心海岛附近的村级小岛码头的建设,它们之间的往来更加便捷,运输成本的降低使得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随着产业扩散向这些区位优越的小岛辐射。

(三)资源

一是渔业资源。尽管当前市场经济时代人才、技术、资金、知识和创新环境成为决定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但在单一渔业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群岛区域,资源仍是海岛经济发展主导因素。从中国海岛的农村经济收益分配中渔业收入与总收入的对比情况来看,目前,渔业仍是中国海岛主要的经济来源,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二是旅游资源。中国海岛的旅游资源不仅内容丰富广泛,而且功能众多、吸引力大,但是开发利用的难度大于陆地,主要是交通不便,活动范围有限,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较差,综合接待能力弱。在开发海岛旅游资源时,应根据上述特点、难点,将中国分散的海岛按地域性规律,就近纳入沿海开放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规划之中。三是淡水资源。中国海岛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主要由地表水控制水量的多少。与陆域相比,海岛降水量偏低,蒸发量皆大于降水量,一般相差1/3左右,有甚者为1/2。海岛人均水源量一般仅为陆地1/2-1/3。由于中国海岛蓄水能力差,绿化程度低,水土流失严重,普遍造成水资源不足。四是电力资源。海岛电力建设是海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海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长期以来,由于海岛经济发展水平低,海岛电厂基本没有稳定的大用电负荷,供电峰谷悬殊造成大量的发电能力闲置,高投入低效益已成为各岛电厂经营的通病。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海岛发电过程中的各种能源,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制冰、冷藏仓储、海产加工等海岛特色产业,通过电力这根纽带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使之形成产业链,那么,就可能把原来刻板的、死气沉沉的电力经营搞活。各行业通过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从而促进整个海岛经济的良性发展。[4]

(四)区域发展政策

海岛的空间分布,尤其是群岛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点状的特征。通过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来加强海岛间的联系,特别是中心海岛与边缘海岛的联系,海岛区域与陆地区域的联系;增加岛民的就业机会和服务供给,提高岛民的生活质量等等:这些都应是制定区域政策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但是特殊的自然特点、有限的环境容量与资源禀赋决定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之路在海岛区域空间并不适合,中心城市或大城市的增长战略不应成为海岛区域政策的核心。

海岛区域经济是一种外向型的经济,在产品销售上对外部空间有很大的市场依赖;同时,岛民的生产生活有赖于外部空间的原料和能源供给。因而,海岛和陆地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主要体现在海岛对外部空间的依存关系上。以象山为例,随着杭州湾大桥的建成,以及同三线浙江沿海复线中的象山港大桥和象山高速公路的建设,象山将进入“宁波半小时、杭州两小时、上海三小时”交通圈,推动象山实现了三个转变:由陆域开发为主向海陆并举转变;由偏僻半岛向都市近郊转变;由交通末端向沿海通道转变。“九五”、“十五”期间,象山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12%,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以渔业为主的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初步形成了沿海养殖、低山缓坡林特水果种植、滨海平原经济作物多种经营的发展格局;生态型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汽配、文教用品和模具、手电筒和铝制品、衬衫制造、金融箱柜、灯具等为特色的区块经济体系;以海岛旅游、休闲渔业和现代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8]

[1]徐质斌.海岛区域经济的特点和管理的重点[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0,5(2):34-37.

[2]盖美.近岸海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海陆一体化调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3.

[3]王忠.国家推进海岛经济建设政策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3, (4):89-96.

[4]王海壮.长山群岛空间结构演变规律、驱动机制与调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5]栾维新,王海壮.长山群岛区域发展的地理基础与差异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5):544-550.

[6]韩立民,卢宁.关于海陆一体化的理论思考[J].太平洋学报, 2007,(8):82-87.

[7]张耀光,王国力,肇博等.中国海岛县际经济差异与今后产业布局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2):222-230.

[8]大丰市滩涂海洋与渔业局.构建海陆一体化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陆域、海洋经济联动发展[N].江苏经济报,2008-09-01(A04).

猜你喜欢
海岛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在海岛度假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区域发展篇
区域
神奇的海岛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