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

2010-04-13 02:41邬国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24期
关键词:低血压体位剖宫产

邬国英

(江苏省无锡市职业病防治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及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剖宫产在我国被视为生产时间短,母子相对较安全的一种生产方式,分娩这一自然的生理过程,特别是自然分娩困难或有危险性的分娩,常被相对较为安全的剖宫产术所替代,然而剖腹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这一严重合并症也已日益受到重视。其发生急骤,是指妊娠晚期孕妇取仰卧位时,出现心慌、气促、头晕、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加快、脉搏细弱、呼吸困难及不同程度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收缩压可下降4 kPa或下降至10~66 kPa以下,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如不及时发现和积极处理可危及母子生命[1]。当转为侧卧位后上述症状即减轻或消失。为避免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减轻其对母婴的危害,近 2年来,作者对479例行剖宫产术患者采取合理手术体位、快速输液、吸氧及适当用麻黄素等,结果有效地减少了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效果满意[2]。作者通过临床资料分析,结合多年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经验,认为正确有效的处理和配合,能明显地降低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3]。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9月期间来本院进行剖宫产术的479例妇女,年龄21~32岁,平均23.3岁,术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28例,占5.8%,其中巨大儿3例,双胎1例,相对头盆不称8例,横位3例,小骨盆2例,胎膜早破5例,前置胎盘2例,羊水过多2例,过少1例,社会因素1例。全部病例均发生在脊麻后,发生时间为:硬膜外给药3~30 min,其中麻醉后8 min内 19例,8 min以上9例。所有产妇经正确处理和护理后,症状消失,新生儿阿氏评分(8.7±1.2),母婴无1例死亡。

2 护 理

2.1 预防措施

术前访视及孕妇入手术室时,首先应仔细询问了解病史及孕期保健情况如:孕妇妊娠末期卧位,生活习惯,有无本征发病史及其他相关器质性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孕期能否仰卧,是否出现不适、心慌、头晕等症状。同时要介绍术中情况,可能出现的不适,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并取得合作。入室后巡回护士应注意观察产妇的一切变化,麻醉前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

产妇入手术室后在上肢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先输林格氏液,输入液体直接汇流到上腔静脉,增加心排出量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或减少SHS的发生。护士应把握在麻醉后至胎儿娩出前快速滴入林格氏液,输液量为600~1 000 mL。林格氏液可作为预防和纠正术中低血压的首选液体之一。选择在麻醉后快速输液是因随着受阻滞部位血管扩张,血液量相对不足引起的毛细血管内静水压下降。输入的液体可较多地存留血管内起到预防低血压的作用[4]。

将电动手术床向左侧倾斜15°~30°,或术中始终保持患者左侧髋部垫高15~20 cm,以减轻巨大子宫对腹腔大静脉的压迫,避免低血压的发生。避免阻滞平面过高造成血压急剧下降,也可预先给予麻黄素。麻黄素能增加心率和回心血量,而对血管只引起过度和暂时的收缩,它的作用比较缓和,对抗血压下降比较接近生理状态。故作为防止血压下降的首选药[5]。为控制平面的广泛和局麻药反应,降低本病发生率,应采用小剂量低浓度硬膜外分次注入法。

麻醉后医护人员严密观察产妇有无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打呵欠、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先兆现象,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2.2 SHS的处理

若出现SHS,在无心、肺、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即予快速静脉滴注林格氏液500~1 000 mL。同时将手术床左倾15°~30°左旋或用立体三角形软垫将右臀抬高 15°~30°,或用手推向左侧,使胎儿移至腹腔左侧,羊水亦因重力关系流至左侧,减轻对下腔静脉及髂总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解脱子宫对下腔静脉或主动脉压迫的最有效措施[6],并用束带固定,防止坠床,确保产妇的安全。同时注意有无面色苍白、打哈欠等低血压先兆表现,一旦发现立刻给予面罩吸氧。必要时给与静脉注射麻黄素10~15 mg,缓解低血压症状。在抗休克的同时提醒医生快速取出胎儿,给予吸氧吸痰处理,确保胎儿安全。在此同时,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安抚和鼓励,展示亲情般的态度,促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依赖感,缓解其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以良好的平和的心态接受医护人员的手术及护理,顺利完成手术,确保母婴平安。

3 讨 论

作者通过对479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采取合理手术体位、快速输液、吸氧及适当用麻黄素等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减轻了对母婴的危害,研究结果显示仰卧位低血压患者均得到有效预防及控制。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产妇预防性应用麻黄素并在麻醉后取仰卧左倾15°~30°左旋的护理体位,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1]黄东玲.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中仰卧综合症低血压综合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4):23.

[2]丰培莲,顾艳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0):1215.

[3]张勤英.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8):211.

[4]李育红,付丽,樊红.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处理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9):27.

[5]傅筱中.硬膜外腔注入麻黄素预防术中心率和血压下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3):150.

[6]梁建芬,周英.仰卧低血压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0):247.

猜你喜欢
低血压体位剖宫产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