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洁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 3则

2010-04-13 04:02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唐山063000
陕西中医 2010年8期
关键词:汤化裁复脉心阳

赵 卫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唐山 063000)

刘玉洁主任医师为华北煤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名中医,河北省第二、三批中医药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学科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全国第一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老师从医 30载,长期致力于心系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诊疗特色,尤善用经方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笔者有幸侍诊,获益匪浅,现将老师运用经方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方法总结如下。

1 气阴两虚型 症见胸闷,心悸,每因劳累后加重,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头晕,口干,舌红,少苔,脉细弱而缓。方以生脉饮合桂枝甘草汤化裁。

例 1李某,女,56岁,2009年 3月 6日就诊。 患者述平素操劳家务甚是劳累,1个月前开始出现胸闷,心悸,气短,未曾用药症状逐渐加重,刻下除上述症状外,且感头晕,乏力,夜寐欠安,时有憋醒,口干,舌红,少苔,脉细弱而缓。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 48次 /min,T波轻度改变。西医诊断: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中医诊断:胸痹(气阴两虚型)。病机为气阴两虚,心脉痹阻,心失所养,脉道不利而致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乏力诸症。治宜益气养阴,温阳复脉。方用生脉饮合桂枝甘草汤化裁:西洋参 8g,五味子 6g,麦冬、桂枝、炙甘草、龙眼肉、当归、白芍、羌活各 10g,山萸肉 20g,丹参 15g,葛根 24g。7剂 ,每日 1剂 ,水煎 ,分 2次服。7d后患者症状减轻,守方再服 50余剂,诸症消失。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 62次 /min,大致正常心电图。

按:《景岳全书》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在此启发下,刘老师主张在益气养阴之中,加用温阳复脉之品。方中西洋参补气养营,麦冬甘益心阴,五味子酸收宗气敛心阴,三药合用,酸甘化阴为主要;桂枝甘草汤温阳复脉为君药;两方合用,气阴得补 ,阴得阳升 ,心脉通达[1、2]。再佐以当归、白芍、龙眼肉、山萸肉补气养血益阴;丹参、葛根养血活血通脉,升发阳气;使以羌活辛温升散,使诸药直达病所。如是,遣药精当,诸症得平。

2 心肾阳虚型 症见心中悸动不安,胸闷气短,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迟缓。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甘草汤化裁。

例 2张某,男,69岁,2009年 1月 16日就诊。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史 5年,近来因天气寒冷,自觉心悸,气短,心前区闷窒不舒,自服复方丹参滴丸效果欠佳,前来就诊。症见:心悸,气短,心前区闷窒不舒,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腰膝酸软,怕冷,舌质淡暗,苔白,脉迟缓无力。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 46次ㄍmin,STT改变。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中医诊断:心悸(心肾阳虚型)。辨证为心肾阳虚,心脉痹阻。治宜温肾助阳,行血复脉。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甘草汤化裁:炙麻黄 8g,制附子 (先煎 45min)、桂枝、当归、郁金、熟地黄各 10g,炙甘草 15g,丹参 24g,细辛 4g,红参粉(冲服)6g。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20剂后患者心悸、胸闷症状减轻,腰膝酸软,怕冷好转,脉搏较前有力,守方继服 30余剂,诸症消失。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 66次 /min,ST段轻度下移。

按:《素问◦五脏生成论》云:“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素问◦刺禁论》云:“心部于表,肾部于里。”说明心肾有表里、制约关系。又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内寄元阴元阳,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因此,根据古人之旨,刘老师在治疗心肾阳虚所致窦性心动过缓时,采用温肾阳以助心阳之法,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甘草汤化裁。前方善治少阴阳虚,方中炮附子辛热,专温少阴振心阳;细辛辛温,专入心经;麻黄辛甘大热,善发阳气,行于脉道。三药相合,补肾阳以助心阳[3]。后方取桂枝辛甘性温,入心而助阳;甘草甘温,甘缓补中益气,二药相配,辛甘相合,阳气乃生,心阳得复而悸动可止。为防燥热太过,再加当归、丹参、郁金、熟地黄以益阴养血活血,除脉迟血滞之弊。如是 ,肾阳得复,心阳得煦,心血运行通畅,心律恢复正常。

3 大气下陷型 症见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动则症状加重,有似乎喘,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沉缓。方以升陷汤合桂枝甘草汤化裁。

例 3李某,女,61岁,2009年 4月 10日就诊。近两年来患者胸闷、心悸、气短反复发作,曾多次查心电图,均提示窦性心动过缓,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在 45次~50次 /min。给予心宝丸口服,症状有改善。但近来患者感觉症状较前加重,就诊前曾出现一过性晕厥 1次。 刻下症见: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动甚症状加重,有似乎喘,怕冷,纳差,夜寐欠安,舌淡,苔薄白,脉沉缓。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 42次 /min,II度房室传导阻滞。西医诊断: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 II度房室传导阻滞。中医诊断:胸痹(大气下陷型)。辨证为大气下陷,心阳不振。治宜升提大气,温阳复脉。方用升陷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味:黄芪 30g,知母、桂枝、炙甘草、当归、白芍、龙眼肉、桔梗、羌活各 10g,柴胡、升麻各 6g,党参 18g,山萸肉 20g,葛根 24g,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连服 7剂 ,患者胸闷,心悸,气短明显好转,晕厥未作,纳寐均改善,又守方服药 2个月,患者精神佳,已无明显不适,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8次 /min,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按:升陷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 ,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据张锡纯之论,刘老师认为本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表现与之相似,因此临证之时,拟与升陷汤合桂枝甘草汤化裁治疗。前方“以黄芪为主者,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且其质轻松,中含氧气,与胸中大气有同气相求之妙用。惟其气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至其气分虚极者,酌加人参,所以培气之本也,或更加萸肉,所以防气之涣也。”两方合用,相得益彰,共奏升提大气,温阳复脉之功[4、5]。再佐以当归、白芍、龙眼肉益气养血益阴,使以葛根、羌活辛温升散,活血通脉,使诸药直达病所。药证合拍,诸症可却。

[1]苗灵娟,唐静雯.益气温阳滋阴复脉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3):93-94.

[2]林 楠.温阳益气养心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观察 [J].中医药学刊,2006,24(9):1766-1767.

[3]王 伟.崔玉衡主任医师治疗心动过缓经验拾萃[J].中医药学刊,2003,21(6):851-852.

[4]冯 玲.曹洪欣益气升陷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J].中医杂志,2009,50(4):302-303.

[5]严序之.《医学衷中参西录》大气下陷用药初探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5):1734.

猜你喜欢
汤化裁复脉心阳
标点符号
疏风清热汤化裁联合天竺雾化液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独活寄生汤化裁治疗气血两虚型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和分析
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胺碘酮联合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复脉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及Cx43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茯苓导水汤化裁治疗悬饮疗效观察
稳心复脉汤联合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45例
白虎人参汤合增液汤化裁治疗2型糖尿病79例※
前桃后杏终归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