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60例临床观察

2010-04-13 05:26
世界中医药 2010年2期
关键词:症见方用无力

张 维 颖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医科,广东省珠海市梅华东路 52号,519000)

近年来,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心理压力日益增大,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也逐年增多。2003年 1月 -2007年 4月,笔者以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6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参照 1994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修订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具有临床评定的不能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疲劳,持续时间超过 6个月;同时具有下述症状中的4项或以上:1)短期记忆力或集中注意力明显下降;2)咽痛;3)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4)肌肉痛;5)没有红肿的多关节疼痛;6)一种类型新、程度重的头痛;7)不能消除疲劳的睡眠;8)运动后疲劳持续超过 24h。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临床术语证候分类◦证候分册》,以内科脏腑辨证为基础进行辨证。

1.2 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共 60例,均为我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患者,其中男性 32例,女性 28例;年龄最小 24岁,最大 61岁,平均 32.4±7.8岁;病程最短 6个月,最长 5年,平均 2.1±0.5年;辨证属肺脾气虚型 6例,心脾两虚型 11例,脾虚湿盛型 5例,气虚血瘀型 8例,肝郁脾虚型 14例,脾肾阳虚型 7例,肝肾阴虚型 6例,痰扰心神型 3例。

1.3 治疗所用中药均为江苏省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剂量相当于饮片量。

2 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

2.1 肺脾气虚型 症见神疲乏力,动辄自汗,气短懒言,纳差腹胀,易于外感。或便溏便秘,腰酸背痛,脏器下垂。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治以补脾益肺,方用《医学统旨》补气运脾汤(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曲、砂仁、甘草、生姜、大枣)或补中益气汤加减。

2.2 心脾两虚型 症见疲乏无力,形倦肢软,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疲倦,气短懒言,面色少华。妇女或见月经量多,色淡,淋漓不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治以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

2.3 脾虚湿盛型 症见疲乏无力,身体困重,头重如裹,胸闷不舒,纳呆泛恶,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嗜睡多寐,形体肥胖,甚或下肢水肿,小便短少。性欲低下,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质淡、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缓。治以健脾温阳,化湿祛浊。佐以利水消肿,方用胃苓汤加石菖蒲、郁金。

2.4 气虚血瘀型 症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骨节疼痛,胸闷不舒或刺痛,颈肩酸痛或手臂麻木,头昏失眠,面色青滞,舌质暗或淡紫,脉细涩。治以益气活血,散瘀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黄芪、五加皮,疼痛严重者加活络效灵丹化裁。

2.5 肝郁脾虚型 症见疲乏无力,形倦肢软,周身不适,懒惰少言,不思饮食,脘痞胁胀,抑郁寡欢,长嘘短叹,甚则悲伤欲哭,心烦易躁,失眠多梦。妇女多有月经失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或弦细。方用逍遥散加减。

2.6 脾肾阳虚型 症见神疲乏力,精神萎靡,肢软无力,腰膝冷痛,畏寒怕冷,困倦嗜睡,懒言少语,动辄出汗,易于感冒,纳呆便溏,脘腹胀满,性欲低下。男子阳痿或遗精,小便淋漓。女子月经迟至,经量稀少,甚或闭经。面色苍白,舌质暗淡、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治以温肾健脾,方用黄芪建中汤和右归饮化裁。

2.7 肝肾阴虚型 症见疲乏无力,头晕目眩,耳鸣耳聋、五心烦热,夜间盗汗、腰膝疲软,心烦易躁,失眠多梦,咽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滋养肝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阴虚火旺者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2.8 痰扰心神型 症见神疲乏力,头昏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焦虑不安,胸闷痰多,口苦咽干,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以化痰散结,行气解郁,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3 疗效标准

1)治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工作和学习能力恢复;2)显效: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其余症状有 6个以上消失或改善,工作和学习能力基本恢复;3)进步:主要症状有改善,其余症状有 4个以上消失或改善,但工作和学习仍有困难;4)无效:经 3个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

4 结果

治愈 23例 ,占 38.3%;显效 24例,占 40%;进步 9例,占 15%;无效 4例,占 6.7%。总有效率 93.3%。

5 体会

慢性疲劳综合征属中医“虚劳”范畴,据笔者临床观察,该病系多种病因致病,病机复杂,症候多样,病程迁延。临床治疗应突出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优势,对患者进行全面调整和个体化治疗。医患双方都要树立打持久战的信心,一旦认准病机,守方颇为重要,切忌法无定数。另外,该病属身心疾病,患者往往不同程度地具有抑郁、焦虑、恐惧、疑病等心理问题。因此,应遵循中医“身心并治”的原则,注重心理疏导和中药调理这两种治疗手段并施,相辅为用,使患者在躯体症状好转的同时,心理障碍也得到纠正,从而消除心身劳损,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症见方用无力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治疗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养咽止咳桑叶方
三方加味辨证治盗汗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药止咳药水你选对了吗
瑞风车加速无力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争论,有力的和无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