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及其护理干预措施

2010-04-13 05:52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谵妄因素护理

张 丽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苏州,215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60周岁以上的公民称之为老年人。老年是生命过程的一个阶段,个体进入老年阶段,组织器官开始发生退化,生理功能出现衰退,也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逐渐提高的一个阶段。目前对谵妄的发病机制,致病因素等仍是许多学者所致力研究的课题。

术后谵妄是以思维、注意力、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周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意识障碍,是术后老年患者危害极大的精神并发症之一。根据美国精神病协会的报告,术后谵妄的发病率高达51%,老年人住院期间的患病率为10%~40%。它不仅可导致康复延迟,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而且是术后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早期症状。有研究表明,术后谵妄是一个预后不良的标志[1-3]。作者回顾性分析了本科室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本科2006年5月~2009年12月共行外科手术215例,发生术后谵妄者共11例,发病率为5%。患者年龄56~85岁,平均73岁。其中,55~60岁、61~ 65岁、66~ 70岁各1例(各占9.09%),71~75岁、76~80岁各2例(各占18.18%),81~85岁4例(36.36%)。男 8例(72.72%),女3例(27.28%);城市患者5例(45.46%),农村患者6例(54.54%);配偶健在的4例(36.36%),配偶过世的7例(63.64%)。

1.2 研究场所

观察和交流在自然环境下进行,选取在护患双方交谈方便、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进行。交流氛围轻松,时间充足,所获取的信息为第1手资料,且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1.3 资料整理与收集

11例患者入院时神志均清楚,否认既往精神病史及老年痴呆病史。脑CT检查均提示未见异常。但本组患者一般在术后当日至术后第3天出现精神症状,持续时间6~5 d,临床表现轻重不一,1 d之内亦有波动。表现为患者突然出现的意识模糊,不能分辨白昼和黑夜,烦躁不安,尤其夜间特别兴奋;无目的性的行为;对环境的意识减退且有转移,集中和保持对环境刺激的注意力下降;出现知觉障碍,语句不连贯;定向失调和记忆减退。

1.3 结果

通过分析,寻找出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主要构成因素:65岁以上的男性;药物、环境等诱发因素引起的8例(72.72%);紧张、恐惧的心理因素引起的2例(18.18%);其他因素引起的1例(9.09%)。患者在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及系统的护理干预下,5 d之内谵妄症状缓解,未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

2 护理干预措施

心理护理:因人而异,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做好各项宣教,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术前应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交流,告知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对于丧偶、农民患者要格外关心,鼓励患者倾诉,注意听取患者的不适主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围手术期护理:术前积极治疗患者的各种原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使各项检查指标维持在理想范围之内再进行手术;术后根据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予以对症处理,保持患者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氧疗是预防术后脑缺氧,避免术后谵妄的一项重要措施。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多功能心电、脉氧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定时做血气分析,监测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改变,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

基础护理: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噪音等不良刺激;护士进行各种操作安排集中进行,巡视病房时尽量不影响患者休息;床单、被套如有污染时及时更换,维持床单元处在最佳功能状态。

药物护理: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和防止储药,还应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使用镇静药物治疗谵妄,它具有双重作用,既能有效缓解焦虑、幻觉等症状,也会导致患者智力、理解力下降。因此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在使用氯丙嗪、安定等镇静药后要专人陪护,防止坠床、意外拔管等事件的发生。

3 讨 论

3.1 致病因素

年龄因素:通过本组的研究发现,在术后谵妄患者中,高龄是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大(特别是>75岁者),谵妄发生率越高。对比统计显示,年龄在75岁以上老人谵妄发病率较年龄55~70岁的发生率高2~4倍。老年患者脑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老年人脑血流量减少,葡萄糖代谢功能降低,这些均易导致谵妄的发生[4]。

诱发因素:①低氧血症的存在。血氧饱和度、氧分压的变化是预示谵妄发生与否的敏感指标[5]。本组有9例患者做了血气分析,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老年人往往存在肺泡壁变薄,弹性下降,可造成最大通气量和肺活量的下降,使得动脉血氧含量不足;②药物因素。由于老年患者对药物反应敏感,而且代谢或肾功能异常,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有研究表明,术后谵妄与麻醉方式无关,但与麻醉用药有关,东莨菪碱可使其发生率增加,氯胺酮易发生术后谵妄,咪达唑仑用药过量时可产生精神异常;③手术因素。由于手术创伤引起失血、体液丢失,患者的生理内环境被破坏,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由于老年患者自我调节功能减退,不能及时调节内环境的稳定,可出现异常应激反应,导致谵妄的发生;④环境因素。患者住院后居住环境由熟悉的家庭变为陌生的病房,尤其是术后使用的各种监护仪、输液泵往往给患者造成一种禁锢的感觉;身体上各种管道的存在,造成患者翻身、活动时疼痛、困难;病房中用药、灯光、噪声的干扰,影响患者正常休息,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⑤疾病因素。患者固有疾病的疼痛,手术切口的存在等均会导致患者烦躁不安及意识模糊,诱发谵妄。疼痛是机体对具有伤害性刺激的反应,而疼痛又能轻易打破处于濒临谵妄状态患者的平衡[6-7]。Marcantonio等认为术后疼痛是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8-9]。

心理因素:由于患者的个人经历不同,对于疾病的反应及承受压力的能力也不同。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丧偶、农民患者心灵更加脆弱,对抗各种诱发因素的能力较低,因此术后的谵妄发生率较高。手术带给患者的身体、精神、心理的巨大压力是引发术后谵妄的重要因素。

[1]Lampley-Dalles V T.Anticipating and preventing delirium[J].Jokla MED Assoc,2002,95:71.

[2]Tersa A,Rumman M D,Jonathan M,et al.Delirium in elderly patients:Evalution and management[J].M ayo Clin Proc,1995,70(2):989.

[3]Schor J D,Levkoff S E,Lipsitz L A,et al.Risk factors for delirium in hospitalized elderly[J].JAMA,1992,267(6):827.

[4]Elie M,Cole M G,Primeau F J.Delirium:risk factors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J].General Intem Med,1998,13(3):204.

[5]董剑廷,周 敏.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围术期谵妄综合症临床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8):620.

[6]周朝君,汪凤兰.老年术后谵妄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7):767.

[7]赵丽霞,郭瑞友.老年性谵妄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4):442.

[8]Marcantonio E R.Goldman L,M angione C M,et al.A clinical prediction rule for delirium after elective noncardiac surgery[J].IAMA,1994,271(2):134.

[9]任艳萍,蔡焯基,马 辛,等.老年性谵妄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6(5):268.

猜你喜欢
谵妄因素护理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解石三大因素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谵妄的治疗经验
“谵妄便是清醒者之梦”①——后人类时代的谵妄电影(delirium cinema)指南(上)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观察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