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原因及预防

2010-04-14 12:59钟小宝
商品混凝土 2010年3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路面水泥

钟小宝

(华润混凝土(厦门)有限公司,厦门 361024)

1 引言

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造价较低、施工方便、快速,且通过相关资料测算显示,机动车在水泥混凝土面上行驶比在沥青路面上节约油耗10%~15%。近几十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被大量投入到道路等基建设施,同时也导致大量的裂缝产生。其实很多裂缝是可以避免的,主要是未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本人根据多年来工作经验,总结导致裂缝原因有:基层、路面自身、天气、养护等,同时也采取一些针对性预防措施,在道路施工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成效。

2 导致裂缝的原因

2.1 基层方面

“水稳层”密实度不够,路基软弱或强度不足,导致沉降不一,形成裂缝。材料拌合不均匀,使基层强度差异较大,导致沉降差异,形成裂缝。设计厚度不够和平整度不够产生荷载时,受力不一,会在薄弱处形成裂缝。不宜采用水泥与石灰混合等稳定材料,因为该种材料水稳定性较差,会造成板底抽空,受力不均,导致裂缝。 排水处理不善,导致基层长期处于积水和雨水的冲洗,导致底部掏空,受力时断裂。

2.2 路面自身方面

2.2.1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不规范,选择材料不合格

砂石含泥量、泥块含量超标,选用水泥水化热较大,安定性不好,配比设计未能满足设计强度、凝结时间及工作性能等,均会导致化学减缩、自收缩、干收缩等裂缝的形成。

2.2.2 施工管理水平较低和施工工艺不合理

设计配比与生产配比差异较大,水灰比失控,忽大忽小,导致强度、凝结时间不一致,从而使得混凝土自身收缩不一致形成裂缝。搅拌时间不足,拌合不均匀,振捣不密实或过振,形成蜂窝、狗洞;或表面一层厚厚浮浆,没有石子形成稳定骨架。导致混凝土疏松,会在薄弱区域断裂。施工工艺顺序不合理,施工过程中不连续易造成收缩冷缝,或连续施工长度、宽度超过允许时,没有设置收缩缝,导致裂缝产生。传力杆安装不正确,切缝时间掌握不好等因素也会导致裂缝的形成。

2.3 天气影响

气温高,风力大,使表面水分蒸发快,形成一层“被子”现象。即表面一层硬壳,下部混凝土未凝。类似“橡皮泥”现象,导致未施工自身先裂,或抹压来不及拉裂。气温低,凝结时间太长,配比没及时调整,导致强度早期太低,低于混凝土自身拉应力,形成断裂。大雨施工时,混凝土被雨水直接冲涮,浆体冲走,甚至过量的水直接进入混凝土内部,导致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强度下降。满足不了设计要求,在允许受力情况下,也会形成断裂。

2.4 养护不到位

混凝土终凝后,没有及时做好保温保湿,导致表面水分蒸发,内外温差不一致,形成表面或贯穿性裂缝。养护期限不够,早期强度达不到要求,在行车使用时,活动荷载也会使路面提前破裂。

2.5 附近或表面排水不通畅

水泥混凝土路面附近的排水不通畅,直接冲涮混凝土路面,会使路基沉降,导致断裂。也会使其表面积水,表面混凝土强度下降,当行车来回摩擦时,加速表面保护层的破坏,从而也加速混凝土内部的破裂。

3 裂缝的预防措施

3.1 加强基层质量的施工及验收

浇捣时,混凝土拌合要均匀,要控制施工配比与设计配比基本一致,要按设计图纸施工,保证足够的厚度和平整度,要做好振捣密实,不出现漏振、过振的现象。基层做好后,要对其相关指标进行验收,以免影响后续工作或因质量引起的材料浪费。

3.2 强化水泥混凝土路面配比的设计和控制

在满足强度、工作性能情况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要选用含泥量、泥块量低的砂石,且石子中针片状、石粉越少越好,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绝对不要投入使用。要降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避免离析。要有合理的初、终凝时间,尽量少掺或不掺早期强度低的活性掺合料。

3.3 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生产混凝土工艺要按顺序投料,设置搅拌时间要不少于40s,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因为其匀质性较好。拉力杆安装要沿路面中心,平行路面。施工配比要与设计配比控制基本一致,浇筑路面时,首先要清扫、润湿基层,避免因杂质混入,导致界面松动。遇到温度高、风力大的恶劣条件时,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一些坍落度,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同时降低砂率,缩短二道工序的间隔时间。施工要有连续性,要安排足够的人员,随时观察混凝土表面的硬化过程,及时进行抹压、压线。施工出现异常间断时,要在合理的地方预置施工缝。终凝时,要用吸水性强的毛毡覆盖、洒水进行保温保湿,防止水分蒸发及内部温度的差异。切割收缩缝时,要掌握好时间,能早切割的尽量早点切割,最好在设计强度的20%~25%范围内切割较好。

3.4 避开恶劣的天气环境下施工

预先观察天气预报,避开高温、风力大、大暴雨、霜冻的天气下施工。若中途遇上了,能停止施工就立即停止施工,设置施工缝。不行时,要立即采取覆盖保温保湿,防止水分蒸发;防止雨水直接冲刷,要做好周边和表面的排水系统,在冬天要做好防霜冻等工作事项。

3.5 要做好“养生”的后续工作

混凝土终凝后,用毛毡洒水养护不得少于14~21d,用砂养护不大好,因为万一车子在面上行驶或其他物体摩擦,造成起砂等现象。不要提前上车行驶,要上车时,一定要进行相关检测,合格后方可上车。

3.6 完善排水系统

路面附近的排水要布置好,避免雨水、排污水等直接冲洗混凝土,导致基层沉降。同时也要防止面上雨水聚集,表面混凝土长期泡水,强度下降,频繁行车过程中,表面摩擦破坏。

4 结论

4.1 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

4.1.1 基层

稳定层密实度不够、厚度不够、平整度不够,材料拌合不均匀、强度不足等。

4.1.2 配合比设计及选材不合理

技术人员未根据图纸,按规范进行,没有选择适宜的合格材料,造成强度不够。

4.1.3 路面自身

施工工艺不合理、生产管理水平偏低导致。

4.1.4 天气

高温、风力大、暴雨、霜冻等恶劣天气导致。

4.1.5 养护

养护不及时、不规范、不够期限等。

4.1.6 排水

排水系统未设置或设置不科学。

4.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预防

首先要处理好基层,配合比设计要合理,选材要择优,要改进施工工艺,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避免恶劣天气施工,加强后期养护,做好科学的排水系统,就可起到预防作用。

[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S].GBJ97-87.

[2]张敬波,刘延群,祝国林.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5):8-9

[3]边玉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信息,2007(89).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路面水泥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探讨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用艺术修补路面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
水泥刨花板
一款透水路面养护车
BFRP连续配筋复合式路面配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