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用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50例临床观察

2010-04-25 09:3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尿蛋白肾病中药

(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中医治疗主要以阴虚燥热立论,采取滋阴清热法。为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50例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50~80岁,平均68岁;对照组50例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55~75岁,平均6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 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B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黏度等5项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全部患者均治疗2个月,进行两组的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指标变化比较。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根据血糖水平选择格列喹酮片(北京万辉双鹤药厂)60~150 mg/d口服;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水平维持在4~6 mmol/L,餐后2 h血糖4~8 mmol/L,血糖控制不理想,给予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血压水平选择盐酸贝那普利片(北京诺华制药厂)10 mg,每日1~2次口服,以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尿蛋白排出。

2.2 治疗组 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即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加减汤剂(组方:制附片15 g,白术20 g,茯芩30 g,淫羊藿20 g, 生姜20 g,黄芪30 g,丹参20 g,川芎15 g,山药15 g,杜仲15 g。将上药加水煎煮浓缩至药液200 mL,分2次早晚温服,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拟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尿蛋白定量降至正常,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尿蛋白定量降至正常或下降≥0.5,肾功能指标下降≥0.25或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尿蛋白定量有所下降,肾功能有所改善,但均不足显效标准;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恶化,实验室指标无变化或升高。

3.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4 小结

本研究方中制附片温阳散寒[3],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附子含乌头碱等多种生物碱,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加尿中17-酮类固醇的排泄,对某些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和强心;淫羊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拮抗氧自由基和组织匀浆产生过氧化脂质的作用,降低过氧化脂质水平,改善组织的自由基代谢平衡机制,可降低家兔全血黏度,降低健康人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加快血液循环,对抗兔血小板聚集作用,抑制红细胞的聚集及体外血栓的形成;黄芪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改善微循环、抗缺氧等作用,对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均有保护作用。全方合用,共奏攻补兼施、标本兼治之功。

[1]周希静.糖尿病肾的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10):559-560.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医科技出版社,2002:236.

[3]贾敏,王明艳.温阳药对环磷酰氨诱发MN的抑制作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1(6):36.

猜你喜欢
尿蛋白肾病中药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