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罐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2010-04-25 09:3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曲池后遗夹脊

(1.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称为“蛇丹”“缠腰火丹”“蛇串疮”。累及感觉神经及相应皮区集簇性皮疹和神经痛,易留后遗神经痛。笔者采用针罐结合穴位注射中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吉林省人民医院门诊病人,男45例,女75例;年龄36~71岁;病发部位:头面部7例,胸背部62例,腰肋部51例。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各6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发部位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带状疱疹诊断标准。(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泡,簇集成群,呈带状。严重者皮损为出血性、坏疽性损害;(2)出皮疹前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3)有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痛。

1.3 排除标准 合并有恶性肿瘤、艾滋病、血液病以及特殊性炎症者;患处伴有其他皮肤病者;治疗过程中不能坚持治疗者等。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针刺治疗 取穴:合谷、曲池、支沟、血海、三阴交、太冲。头面部加下关、风池、太阳;胸腹部加病变节段华佗夹脊穴。操作:取适当体位,进针深1~1.5寸,夹脊穴斜刺,采用泻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结束休息2 d。

2.1.2 穴位注射 取穴:足三里、曲池,病变节段夹脊穴。每次选择2~3个穴位,每穴注射柴胡注射液2 mL。操作:取适当体位,常规消毒,以齿科5号针垂直进针,深1~1.5寸,待局部有酸、麻、胀感,回抽无血,缓慢注入药液。隔日1次,5次(10 d)为1疗程,疗程结束休息2 d。

2.1.3 火罐疗法 疱疹分布区碘伏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以疱疹破损微出血为度,再用火罐拔于叩刺区域,留罐5~10 min,吸出适量瘀血。起罐后局部消毒。隔日1次,5次为1疗程,疗程结束休息2 d。

2.2 对照组 采用针刺治疗(取穴与操作及疗程同治疗组),口服阿昔洛韦0.2 g,每日4次,肌肉注射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120.5 mg,每日1次,10 d为1疗程,疗程结束休息2 d。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疗1疗程后治愈:皮疹及神经痛消失;有效:症状减轻,部分皮疹消退或结痂,神经痛减轻;无效:连续治疗2疗程后,皮疹及神经痛无改变。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4 讨论

带状疱疹外因是外感毒邪(病毒),邪气稽留体内,与气血搏结阻于经络,而发疼痛;内因是肝郁化火或脾湿蕴结致毒邪化火、血瘀气滞,引发疼痛。西医治疗以止痛、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为原则;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止痛为原则。

笔者采用远近取穴相结合的方法。远道取穴:太冲、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支沟和血海,可通经调腑,祛瘀止痛,达治本之功;近端取穴:华佗夹脊、风池、太阳,以通局部气血,引邪发散,为治标之法。远近同取,可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穴位注射可增强针刺效能和发挥药物作用。柴胡具有清肝火、祛热毒之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疗效显著。梅花针叩刺将热毒之邪由表而解,直泄于外,拔罐将局部瘀滞邪毒随血尽出,促使皮疹干涸,消除神经痛。结果显示:治疗组水泡结痂和疼痛缓解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无不良反应。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8.

猜你喜欢
曲池后遗夹脊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夹脊”与“夹脊穴”探析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基于《针灸大成》的曲池穴穴位本意及临床应用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