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电热针和激光照射方法对穴区温度的影响

2010-04-25 11:12马惠敏宋晓晶李顺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陕西中医 2010年10期
关键词:穴区大肠经曲池

马惠敏 张 栋 宋晓晶 李顺月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现代针灸保健和临床治疗中,许多新兴技术与传统中医理论结合形成如电针、电热针、穴位激光等刺激方法,疗效显著。研究表明针刺可以改变穴区温度[1],不同针刺手法影响穴区温度的趋势也存在差异[2]。为比较不同刺激方法的穴位温度效应关系,本实验采用红外热像技术观察了针刺、电热针和激光在大肠经上四个穴位分别施刺激后产生的温度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仪器 使用 V ARIOSCAN 3021-ST型红外热像仪 (德国 InfraTec公司产)进行体表热像图采集观察,温度分辨率为 0.03℃,空间分辨角为 1.5mrad,图像分辨率为 360×240,IRBIS2.2热像图处理程序进行热像图的存储、数据提取及图像处理。

1.2 受试对象 健康受试者 12例(女 4例,男 8例),年龄范围在 25~ 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28.5岁。

1.3 实验分组及针刺、电热针和激光照射方法 实验分为针刺,电热针和激光照射和自然对照 4组,刺激穴位为曲池穴。

针刺方法:40×0.25mm毫针刺入穴位 1cm后,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 10min。电热针方法:用 DRZ-1型电热针治疗仪(北京华针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调节频率 2次 /sec,电压 6V进行刺激穴位。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时间 10min。激光穴位照射方法:利用激光针灸仪(浙江平阳激光仪器厂),距离穴位 0.5cm照射,时间 10min。以上三组,每隔 5min记录一次,共记录7次至 30min结束。

1.4 检测过程 受试者暴露左臂的被观察部位,在检测环境下静坐 20 min,适应室温,安定情绪,并待呼吸(约 20次 /min)、心率(约 70~ 90次 /min)平稳、无出汗状态下开始检测。检测开始时,受试者左臂距红外热像机镜头 1.2 m处,用红外热像仪记录自然状态 25min内上肢热像图,此外分别进行电热针、激光、普通针刺三种方法对曲池穴的刺激治疗,并记录此过程前后上肢红外热像图。

1.5 检测环境 在室温 25℃左右,相对湿度在 35~ 68%范围内完成。检测是在无阳光直射、无红外辐射存在、室内外通风隔绝的检查室内进行。

1.6 热像图分析的方法和部位 采集上肢热像图,分析自然状态的温度分布特点。采集针刺、电热针、激光照射曲池穴过程中的上肢红外热像图。提取大肠经上的曲池、温溜、手三里、肘四个穴区的温度值,做出自然对照和针刺、电热针、激光照射前后各穴位的温度变化/时间曲线图,对不同刺激后穴区温度变化数值进行统计学比较。

2 结果 2.1 自然波动下不同穴位的温度变化 在自然状态下,上肢温度分布较均匀,各穴区温度值较接近。在自然波动 25min内,各穴区的温度值均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其中手三里温度下降值最大,肘的温度下降值最小(见图 1)。各穴区同时段温度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同一穴区各时段温度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图1 自然波动过程大肠经穴区温度变化

2.2 电热针后不同穴位的温度变化 电热针刺激曲池穴后,曲池和肘 穴温度开始升高,在针刺 10min时,两个穴区温度值均升至最高,其中曲池穴温度升高幅度最大,达 0.7℃;且在停针 10min时两个穴区温度均仍高于刺激前水平。在针刺曲池即刻,温溜穴温度略有升高 ,随后缓慢下降,停针 10min时低于前对照 0.2℃。手三里穴温度在针刺即刻稍有下降,而在刺激 5min后又升高 0.1℃,但随后温度开始下降,停针 10min时低于前对照 0.4℃(见图 2)。电热针前后各穴区同时段温度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同一穴区各时段温度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图2 电热针刺激曲池穴后对大肠经穴区温度影响比较

2.3 激光后不同穴位的温度变化 激光刺激曲池穴后,曲池及大肠经上相邻的三个穴区的温度均有升高。其中,肘穴温度升高幅度最大,在刺激 10min时升高达 1.1℃;曲池穴升高幅度也较大,在刺激 10min时升高达 0.6℃;温溜和手三里穴温度升高幅度较小,均在刺激 5min时温度升高幅度最大 ,前者升高达 0.2℃,后者达 0.15℃。停止刺激后 ,各穴温度均开始下降,在停止刺激 10min时曲池、手三里穴温度均低于前对照;而肘、温溜穴的温度还略高于前对照(见图3)。激光刺激前后各穴区同时段温度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同一穴区各时段温度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图3 激光照射曲池穴后对大肠经穴区温度影响比较

2.4 针刺后不同穴位的温度变化 针刺曲池穴即刻,曲池、温溜、手三里穴的温度均出现下降,直至针刺 10min,温溜、手三里穴的温度均低于针刺前水平;曲池穴在针刺 10min时温度升高,且高于针刺前水平。停针后,曲池穴温度继续回升,停针 5min时升至最高,随后稍有下降,但在停针 10min时温度仍高于针刺前;其余两个穴区在停针 5min时温度继续下降,在停针 10min时均稍有回升。针刺曲池穴即刻,肘穴温度升至最高,随即略有降低,但整个针刺过程穴区温度高于针刺前水平;停针后温度回落,停针 10min时温度低于前对照 0.4度(见图4)。针刺前后各穴区同时段温度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同一穴区各时段温度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图4 针刺曲池穴后对大肠经穴区温度影响比较

3 讨 论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中宝贵的财富,也是最早使用的传统疗法之一。金属针就是一种目前常用的治疗器具,通过针刺手法和强度的改变,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激发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反应,达到自身调节,促进机体的病理状态下的愈合[3]。电热针疗法是一种近代出现的新方法,它兼具针刺和电刺激两种方式,刺激强度较大[4]。激光穴位照射则是应用现代科技进展而派生的新型针灸方式,该方法通过光和热刺激的形式来激发机体的反应[5]。我们运用红外热像技术观察了不同刺激方法作用于经脉穴位后各个穴位的温度变化趋势,为以后经穴理论的研究和针灸临床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本实验的研究中观察到:不同方法刺激曲池穴后,曲池穴温度均出现升高,其中温度升高幅度依次为电热针>激光照射>针刺。然而不同刺激方法刺激曲池穴后,所引起其他大肠经上相邻其他穴位温度变化的趋势却不同。电热针曲池后,使肘穴温度升高,且在停针 10min后温度仍高于刺激前水平;温溜和足三里穴温度均出现波动,但在刺激 10min时穴区温度低于刺激前。激光刺激曲池穴后,大肠经上相邻的三个穴区的温度均有升高,肘穴温度升高幅度最大;停止刺激 10min时各穴温度均回落,其中曲池、手三里穴温度低于前对照。针刺曲池穴 10min后,肘穴区温度高于针前,停针 10min时温度均有下降;温溜、手三里穴区温度均出现下降,在停针 10min时均稍有回升,但仍低于针前。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各种刺激方法作用于穴位后,对同名经上的相邻穴位而言,远隔穴位的升温效应较好。穴位具有特异性[6],穴位的形态结构、理化特性不同等因素综合作用影响着穴区的温度变化,因此不同刺激方法引起穴位温度效应存在穴位差异。

温度变化是机体为了适应内外环境而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比较复杂的生物反应。体温的调节包括了很多租入中枢系统,递质,植物圣经以及机体自身的代谢机制[7]。体表温度的调节和体温的调节比较起来较为简单,但是影响因素却更加的繁多。诸如体表循环的好坏,外界温度的交换影响,局部组织的代谢状态,外周神经的功能之类的都对体表的温度变化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为什么经脉上的穴位温度会有特异性的升高呢?甚至出现循经的高温带现象。我们并不好用现有的知识来做出解释。这个我们估计就是经络的生物物理特性之一。刺激特定的穴位后引起经脉上包括穴位所在处的血管扩张,代谢增强,。而对于表浅血液循环产热因素的皮肤血管神经调节 ,主要是受控于交感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调节。因而我们在针刺后会有体表温度升高[8]。然而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电热针组时出现手三里穴和温溜穴组的温度在刺激后出现降低。这种情况的形成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初步估计是针灸刺激了植物神经,机体应激反应增强,引起局部血管的收缩,代谢相对减少而造成的,但其更深层次的机制还有待下一步深入研究。

实验证明针灸可引起穴区温度变化的效应与中医理论中所提出的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热补凉泻的功效相对应,这对于验证传统针灸理论具有一定意义。同时,不同刺激手段引起穴位温度变化的差异,为临床优化选取治疗方法和穴位提供了参考依据。

[1] 屈箫箫,张 栋,李顺月,等.正常人面部穴位温度和血流灌注量观察[J].陕西中医,2009,8(05):142-145.

[2] 王艳军,蔡 辉,胡朝阳.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16(1):42-44.

[3] 朱 兵.针灸的科学基础[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87-128.

[4] 杨华元.现代针灸治疗仪器的临床应用 [J].中国中医药年鉴,2004,1(01):172-173.

[5] 王先菊,曾常春,刘汉平,等.激光针灸对穴位组织温度和血流灌注率的影响 [J].激光生物学报,2005,14(04):260-264.

[6] 林文注,王 佩.实验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65.

[7] 张镜如.生理学 [M].第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28-230.

[8] 张 栋,马惠敏,王淑友,等.血液循环在体表温度形成中作用的红外热像图观察 [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9(02):140-142.

猜你喜欢
穴区大肠经曲池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基于《针灸大成》的曲池穴穴位本意及临床应用探微
漫画中医之十二经络的值班表———(4)卯时:5:00—7:00大肠经当令
小穴位 大健康
天时、穴位、药物、地球磁场穴区全息对应
搓筷子可防病
敲打出秀美颈部
大肠经畅通,人变美
不同频率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大鼠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血流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