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岭“哽咽报警”能惊动谁?

2010-05-14 13:37
杂文选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应急

黎 明

10月25日上午,“中国应急管理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当天上午,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发言时几度哽咽,不少与会者为之动容,有在场者表示受到极大震撼。

首届中国应急管理高峰论坛,其指导单位为中国地震局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从主办者在会前发出的邀请书中可见,论坛的首要目的是宣传“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展示中国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对公共安全高度负责的良好形象”。

在这种较隆重的场合,应邀发言者如此“失态”极为罕见。显然,并不是任何人都有哽咽资格的,若换成了不够分量的“资浅人士”,由衷的悲声不管出自何种缘由,都可能招致当场冷眼和事后的警示。而作为前地方官员、资深国务参事、七十多岁的任玉岭先生,正是具有哽咽资格而不至于公开招致指责的人之一。

任玉岭当时所说的内容,凡存良知者当为之一恸。

——从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全国群体事件发生率平均每年递增17%。

——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吉林通化钢厂事件反映的是政治、经济上的激烈矛盾。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国家机器的投入,以某地为例,每人增加了四千元经费,却挤占了三农和教育开支。

——国外大学生创业率为20%,我国不到1%;国外万人创办企业数量是四十五个,我国才九个;我们看守所关押人员的75%是青年,其中75%又是盗窃、抢劫罪,这很不正常。

任玉岭可谓体制内脱俗之英才。多年的官场磨砺令其心理素质堪称一流,累年的基层调研使他经多见广、见识超群。他算得上一位忧国忧民的思想者,并不是一个容易伤情的人,更不是为一己私情而轻易失态的人。正所谓“英雄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这位老人的伤心之处与个人利害无关,他当时是为社会隐患而忧,为中国大众而动情。

几年前我就研究过任玉岭先生的活动和意见。他的话题与政策建议,涉及义务教育、农民增收、医药腐败、抑止房价、垄断经营、国资管理、环境保护、男女比例,建言素材丰富、贴进民生,行文创意与科学素养的功力确实非同小可。

“从1978年至2003年的二十五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八十七倍”;“我国机构之臃肿世界罕见”;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后,任玉岭公开批评“没有如实向社会和老百姓公布事情真相,严重低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还有那组关于“我国历代民与官的比例”的著名数据。由于他所提出的几乎都是关乎民生、民权的大问题,批评之锋芒公然指向一个个权力跋扈的敏感地带,所以大家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有些网友称其为“难得的好官”。

这位老人每年跑二十多个省,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基层,回家后再写调研情况,忙到“没有时间干其他的”。沉心想想,比任参事更谙熟中国特色和社会真相的能有几人呢?而就是这样一位沉稳睿智的老人,在报喜会上不仅报了忧,还几度欲放悲声。此情此景之背后,该有多少潜台词无以言表!

比任先生建言更多的没几个人,比他话语权更强势的人也不多。该说的都说了,说得越多越到位反而失望越重,于是失望积累成悲情难抑——我们不希望任参事的哽咽出于这种原因,但谁又能妄断真的不是出于这个原因呢?不管怎么说,任老的哽咽不是报喜、不是吉兆、不是高兴和满怀希望的表示,这个基本判断总是可以成立的。

促进应急管理队伍恪守职责,避免矛盾的累积和事态的发展与壮大;切忌以管代替一切,更防以暴易暴,堵截上访只能愈演愈烈;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均衡发展,是减少应急事件的重要条件——这是任玉岭先生于哽咽间再次开出的药方。我对这位老人的“不恰当哽咽”表示由衷钦佩,这至少说明了他个人情怀的高尚。但同时也要明白:老人的“哽咽式警钟”若非影响到有影响力的人群,恐怕再深切的感情也是要白白浪费了的。

【选自《搜狐·博客》】

题图 / 我们的政府 / 佚名

猜你喜欢
应急
污水处理厂应急响应与措施
船舶碰撞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措施
中小学应急救护专题教育路径及策略探析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应急救护现状调查
应急管理部即将举行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
中小学应急救护专题教育路径及策略探析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准备好应急包
科学定位应急管理专家角色 充分发挥应急管理专家专业能力
应急通信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