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回乡养野猪 50万撬动千万市场

2010-05-14 14:54郭佳蓓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0年8期
关键词:印刷厂猪场野猪

郭佳蓓

生意惨淡无意发现野猪商机

27岁的万小涛始终是个话题人物:高中还没读完就参军;2002年从流水线上的小工做起,3年就有了自己的小型印刷厂,赚了100多万元。

2007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万小涛的小印刷厂每况愈下。一次,他在印菜单时发现,很多餐馆都用野猪肉做菜,而且价格很高。他察觉到了商机:自己的老家地处丘陵地带,很多人搞养殖,却没有养野猪的。他决定回乡养野猪,躲过金融危机再回广州开厂。

发现繁殖规律

资源得到最合理利用

2007年10月,万小涛到湖南引种。从没养过野猪的他发现,很多农户图便宜,喜欢买小猪崽,而等它们长大再产崽至少要一年以上;如果直接买大种猪,一头近万元,价格又难承受。怎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赚最多的钱呢?细心观察,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买100斤的野猪,回去就可以配种;一个月后,80斤的野猪长到了100斤了,也可以配种了;两个月后,60斤的猪也可以配种了,这样,公野猪就可以被充分利用了。于是,他按照60斤、80斤、100斤的规格挑选,用了6万元买回33头野猪。不到一年,大大小小的野猪卖了100多头,一头小野猪都能赚1000多元钱,他赚了近40万。好多人很羡慕,这个从没养过野猪的小伙子了不起!甚至有人主动找到他,想一起养野猪。

小试牛刀,万小涛信心大增。2008年8月,万小涛牵头成立了当地第一家、由6个年轻人组成的野猪养殖合作社。

野猪供不应求扩大养殖规模

2008年9月,万小涛已经养了300多头野猪,这是场地能容纳的极限。可是,要货的人不断增加。能赚的钱却眼睁睁地赚不到;在狭窄的空间,野猪挤得嗷嗷叫,一头性情凶猛的成年种公猪跑了……这些,改变了他“养野猪是权宜之计”的想法。他意识到,扩建养殖场已经迫在眉睫。于是,跑了大半个应城,终于找到一片500亩荒地,一边是水源,一边有树林,是放养野猪的好地方。

2009年7月,万小涛以每年6000元的价格,签下了30年的租地合同。建场开工那天,他的心情格外舒畅。他建围栏、引水源,准备大干一场。可不出一个月,50万就花得差不多了。他没想到,资金问题会来得这么快。他第一次知道,农业开发要这么大的投入。这样花钱,他懵了。如果放弃,那么前期投入就白扔了;要继续,最少还要100万。他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况,很多人都在观望他到底怎么收场。合作的社员们也灰心了。

长市长贷款 万头野猪不在是梦

万小涛四处借钱,却没有借到一分钱。一夜之间,他仿佛成了孤家寡人,难道万头猪场的财富计划刚开始就要搁浅,这真的只能是梦?万小涛接下来的举动,再次震惊了观望的人们。

万小涛知道,这样下去,只有死路一条,自己即使是死,也要死得明白,他决定再闯一次!而这最后一闯,闯的是主管农业的袁长祥副市长的办公室。当着市长的面,万小涛首先汇报了养殖场的情况,接着汇报了万头野猪场扩建的情况,在什么地方,周围环境多么好,要建多大,现在资金遇到难题了,请求援助,并递上了详细的计划书。

很少有像万小涛这样,直接到袁市长办公室寻求帮助的。初生的牛犊不怕虎。万小涛在副市长面前没有怯意,大谈他的财富计划。

看万小涛有这股干劲和信心,袁市长考察了养殖场。当地农村信用社正好有一种新型联保方式,很适合万小涛。于是,政府出面,半个月后,万小涛拿到了救命的100万贷款。工程顺利完成。

万小涛采用放养方式,让野猪在自由觅食,同时再补喂青饲料,这样既省钱,又保证了野猪的品质。万小涛花了150万元,完成了投资千万才能干成的事业。

2009年,万小涛在没有卖掉一头猪的情况下,保住了300多头母猪的种群规模,看起来渺茫的万头猪场目标变得日益清晰。

2010年的春节前,万小涛的野猪肉正式上市,并打进武汉各大超市,一斤43元钱。沃尔玛超市的四个店,每天就需要30头左右的野猪。借鉴别人的经验,万小涛也让经销商体验徒手抓猪的刺激。

现在,万小涛的野猪存栏量2000多头。一年后,他将拥有名副其实的“万头野猪场”。

(责编:王文)

猜你喜欢
印刷厂猪场野猪
萌萌的小野猪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南昌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 督促865家规模猪场提升改造
中小型猪场建设与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智慧的野猪
用保鲜膜保护超声扫描仪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性
中小型规模猪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