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命运

2010-05-16 12:37沈其斌
中国艺术 2010年2期
关键词:封闭性命运群体

沈其斌/文

普通人的命运与群体的历史相比,永远是微不足道的,但它有可能成为群体历史的最独特的注解。通常,命运坎坷的人很难遗忘自己的历史,因而延续到当下的生活就变得异常沉重,这个历史的阴影在其内心深处似乎永远都不会消解,它需要某种醒悟与认识,从而使其现在与将来的生活逐渐走出个人历史的焦虑。集体主义时代终结之后的人们很容易变得集体健忘,这使得他们在面对过去的历史时表现出某种古怪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还造成了情感上的麻木状态,而让人感到沉重与压抑的,是掺杂其中的那种物质狂热与精神冷漠。如果一个艺术家能通过自己的行动触及到这样的交叉领域,并引发人们复杂微妙的心痛感触甚至是多种反思,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给予其相应的关注。

真正意义上对个体命运与历史的关切,是会有切肤之痛的。尽管在面对那些冗长无比的煽情电视连续剧的时候,一般国人仍旧表现得敏感而容易动情,并对那种虚构的他人的命运有着无比的关切。但事实上,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对他人命运的漠视甚至无视,当然最终也将是对自己的生活的无视。我们不难发现的是,通常人们一定要借助那种大众化的传播媒介才能完成众人雷同的情感宣泄,而无法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个人命运与历史背后的东西。而何成瑶的艺术创作的意义,就在于她以其女性特有的敏锐找到了可以触动个人乃至集体命运与历史的某个始终都在的伤口。尽管何成瑶出道以来的那些作品经常被人们归入“身体艺术”的行列,但其实她的真正主题是疼痛,与个人命运被群体历史所遮蔽有关的那种内心的疼痛。这种疼痛是从内向外的,最终才弥散在身体的表面。而这种对内心痛感的表述,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人所缺乏的一种能力。

从行为艺术到纪录片,从对个人家庭史的专注到对其他同类型家庭史的关注,何成瑶的创作视野越来越开阔,并且形成了既向内又向外的互映式多重视角。她从个人的回忆情境中走出来,以一种历史的方式进入到现实情境中,去关注并反思边缘状态下被社会遗弃的少数“非正常”人的生活。她用她的眼睛、她的镜头,去呈现并承受那些被社会忽略不计的人们的痛苦。实际上她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没有哪个个人的历史与命运能与时代社会相脱离,任何一种不公正的遭遇都有可能意味着某个特殊的边缘群体的命运。这种个人对社会的介入,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过程。

(本文作者为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馆长)

99针-3 2002年 何成瑶(中国展览现场)

99针-2 2002年 何成瑶(中国展览现场)

开放长城 2001年 何成瑶(中国展览现场)

见证 2001年-2002年 何成瑶(中国展览现场)

拍卖头发 2006年 何成瑶(英国展览现场)

拍卖头发 2006年 何成瑶(英国展览现场)

猜你喜欢
封闭性命运群体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封闭性
命运的更迭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命运秀
断层封闭性定量表征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