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四月去茶乡

2010-05-18 08:54■徐
茶博览 2010年4期
关键词:唱山歌茶乡醇香

■徐 霞

紫阳在陕西南部汉江边,一座很小的县城。那里地处大巴山北麓,坐火车过去,要穿过数不清的山洞,途经的小站都有古老而清雅的名字。

茶山上建有家庭旅馆。听说,常有远道而来的文人雅士一住数月,读书、写作、喝茶、唱山歌,惬意得很。

在茶山风情园小憩,盛情的主人端来一杯“紫阳翠峰”,绿芽生动、清新,在杯中缓缓旋转,直到一叶一叶朝上优雅地直立。不一会儿,茶水变得嫩绿清亮,喝一口,醇香甘甜,神清气爽。被茶神陆羽鉴为“天下名水”的汉江江心水正好在紫阳地段,这许是紫阳茶好的原因之一吧。

坐在竹椅上,品着香茗,望着满山的青青茶树,听唱山歌……

——《清明去茶乡听山歌品香茗》

这几年品着醇香、浓郁的陕西省平利县三阳茶,就一直酝酿着去茶乡走走看看。翌日,天公还是很作美的,一行人迎着朝露、披着彩霞踏上了行程。一路上密密匝匝的森林给心情一个激灵,——好久没有这样的亲近自然了。

我们所去的目的地平利是女娲故里和女娲文化的发祥地,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积蕴。一地如歌的山水,一处梦里的故乡,古村老树,鸡鸣狗吠,小桥流水;徽派白色人家,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中。那份依河而居、枕水而眠的恬静,分明就是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临坝河,可赏“龙潭映月”,观“四桥飞架”;出西城,可览“长桥卧波”,饮“五峰龙泉”;出北门,可登顶五峰,感悟“五峰凌汉”;向南穿女娲广场,过景观桥,登烈士陵园,既可凭吊先烈英灵,又可俯瞰县城全貌,万千气象尽收眼底。

——《行走在茶乡》 云 霓

四月肆意绽放,把自己所有的颜色毫不吝啬的摆出、摊开、流淌。是的,四月是流淌的,她有那么丰富的色彩、声音,她无法抑制,她必须流淌,满山,满野。

——《四月流淌》

只是为了那一缕新茶的清香,便循性前往离我最近的茶源——桃源茶它产于湖南省桃源县庵铺镇。一路的风景堪比寻常,但既是为产于茶香而来,这些就都可忽略不计。走过满街杂乱的店铺商肆,往北折入一小道,凭感觉我便知道,这是通往横跨沅水支流夷望溪之三元潭桥的必经之路了。四月不是丰水季,夷望溪的河道并没有我想象中的碧波轻漾的景象,三元潭桥更是一座上了年岁的危桥。从这里望出去,溪中沙洲裸露,岸旁植被稀疏,谈不上风情养眼,只觉得满目疮痍。倒是三三两两斜挎茶篓从桥上走过的女子提醒我:茶场应该就在附近。

松阳坪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个种茶专业村的名字,从桥上下来以后,道路分成两岔,正在犹豫间,一个摩托骑手热心地告诉我:松阳坪就在下桥后的道旁,径直往里走就是。偏巧这条小路又在施工,一路的泥泞和满脚的草屑在考验着我的耐心。

远山含黛,似一幅晕染的水墨铺开在路的尽头,脑海里倏忽闪过的却是一句:望山跑死马。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在清明的风里摇摆,骑着破旧自行车的孩子从身旁风一般掠过,响一串清脆的铃声渐远,四周沉寂下来,只听见自己的呼吸。

幸好还有茶,茶园不在山上,就在路旁一大片的田地里。远远就望见散布于园中采茶人的身影,草帽和小篓几乎是人人必备的行头。“十指尖尖采茶忙”,那是影视剧和歌儿里惯见的场景,类似于特定的摆拍;在这里,却是一家老小齐上阵,不见忙乱,只觉悠闲。偶尔会有父母隔着茶园呼唤道路另一端家里的孩子泡杯茶送来解渴,既采茶且品茶,怕是茶乡人独一无二的生活享受吧!

——《茶乡问茶》 强 强

猜你喜欢
唱山歌茶乡醇香
我唱山歌给党听
赣酒
小河弯弯唱山歌
茶乡飞歌
请到布依茶乡来
余海燕:茶乡飞出的“领头雁”
阿妹唱山歌
BAMbOOZE
和你唱山歌
聚焦寿宁 打造生态新茶乡